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在空气中的氧化产物并测定CuFeS2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碱石灰的作用___
(2)为检验灼烧黄铜矿产生的气体,B中可选___(填字母)
a.HNO3溶液       b.品红溶液 c.BaCl2溶液 d.溴水 e.KMnO4溶液
(3)C中NaOH的作用__
(4)样品经煅烧后的固体中铜元素以泡铜(Cu、Cu2O)形式存在,其中Cu2O能与稀H2SO4反应生成Cu和CuSO4
①请设计实验验证泡铜中含有Cu2O__
②用泡铜与CO反应来制取粗铜装置如图,实验时依次进行的操作: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装药品→____→…→尾气处理;CO还原Cu2O的化学方程式__
2020-11-26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莫尔盐[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Mr=392]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在空气中比一般的亚铁盐稳定,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少量的莫尔盐并测定其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莫尔盐
i.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将13.2g(NH4)2SO4晶体置于三颈烧瓶B中,将6.0g洁净铁屑加入锥形瓶中。
ii.打开仪器a瓶塞,关闭活塞K3,打开K2、K1,加完55.0mL2mol·L-1稀硫酸后关闭K1
iii.待大部分铁粉溶解后,打开K3、关闭K2,A中浅绿色溶液流入B。
iv.关闭活塞K2、K3,采用100℃水浴蒸发三颈烧瓶中水分,液面产生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晶体。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操作iii中浅绿色溶液会流入B的原因是___
(3)操作iv中洗涤晶体所用试剂是___(填标号)。
A.水B.无水乙醇C.硫酸溶液
Ⅱ.为测定所得莫尔盐晶体纯度,取mg该样品配制成1L溶液,分别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请回答:
方案一:取20.00mL所配硫酸亚铁铵溶液用0.1000mol·L-1的酸性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三次。(已知:Cr2O72-还原产物为Cr3+
(4)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5)滴定时必须选用的仪器是___。(填标号)

方案二:取20.00mL所配硫酸亚铁铵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6)莫尔盐晶体纯度为___。(用含m、w的式子表示)
(7)若实验操作都正确,但方案一的测定结果总是小于方案二,其可能原因为__
2020-05-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次硫酸氢钠甲醛(aNaHSO2•bHCHO•c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如图所示装置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___
(2)步骤2中加入锌粉时有NaHSO2和Zn(OH)2生成。
①写出加入锌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___
(3)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外,还有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次硫酸氢钠甲醛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___
(5)步骤2抽滤所得滤渣的成分为Zn和Zn(OH)2,利用滤渣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为:将滤渣置于烧杯中,___,900℃煅烧。(已知:Zn与铝类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Zn2+开始沉淀的pH为5.9,沉淀完全的pH为8.9,pH>11时,Zn(OH)2能生成ZnO22-。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1.0mol•L-1NaOH溶液、1.0mol•L-1HCl溶液、水)
(6)产物组成测定实验:
准确称取1.5400g样品,溶于水配成l0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经AHMT分光光度法测得溶液吸光度A=0.4000(如图);另取25.00mL样品溶液,加入过量碘水后,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BaSO4固体0.5825g。

①样品溶液HCHO浓度为___mol•L-1
②通过计算确定aNaHSO2·bHCHO•cH2O的化学式为___
2020-06-05更新 | 51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五月质量检查理综化学试题
4 .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M=180g.mol-1)为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用作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探究纯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
(1)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设计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装置B的名称为 ____
②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 →点燃(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③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④C处固体由黑变红,其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____
(2)固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待固体热分解充分后,A处残留黑色固体。黑色固体可能是Fe或FeO,设计实验证明其成分为FeO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
(3)依据(1)和(2)结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实验2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
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FeSO4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流程如下图:

(4)草酸亚铁晶体溶解酸化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 ____(用代数式表示),若配制溶液时Fe2+被氧化,则测定结果将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020-03-15更新 | 88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3月线上质量检查(一)理综化学试题
5 .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I.确定该蛋白质中的某些组成元素
(1)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氮元素,要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能证明铵根存在的离子方程式是__
(2)为确定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采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通入氧气使样品在装置A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其余装置。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③当装置B、C、E、F依次出现下列现象:_____,品红溶液褪色,_____,出现白色浑浊;可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H2O、SO2、CO2,结论:该蛋白质中含碳、氢、硫、氮等元素。
II.为测定该蛋白质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组取蛋白质样品充分燃烧,先用足量碘水吸收二氧化硫,再取吸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已知:2+I2===+2I-
(3)写出二氧化硫与碘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_______
(5)取蛋白质样品m g进行测定,采用c1 mol·L-1的碘水V1 mL进行吸收,滴定过量的碘样时消耗c2 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V2 mL。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若燃烧时过量氧气进入吸收液中,可能会导致该蛋白质中的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测定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0-07-02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3月)化学试题
6 . 为探究Na与CO2反应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CO+2Ag(NH3)2OH=2Ag↓+(NH4)2CO3+2NH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
(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l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填标号);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e.称量硬质玻璃管
f.冷却到室温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4)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①钠块表面变黑,熔融成金属小球;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探究固体产物中元素Na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
假设二:只有Na2O;
假设三:Na2O和Na2CO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操作结论
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假设一成立
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
(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O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
m1m2m3
66.7g69.0g72.1g
7 . 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易溶于水、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制备原理为:H<0,同时利用乙酸丁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0.7℃)及时分离出水,以提高产率。实验装置如图。

(1)过氧乙酸保存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避光B.低温C.密闭D.隔绝空气
(2)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填“乙酸”或“双氧水”)。
(3)为减少反应瓶中乙酸丁酯的损耗,反应开始前,在油水分离器中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反应体系采用减压的目的是____
(5)过氧乙酸(含有少量H2O2杂质)的含量测定流程如图。

①判断H2O2恰好除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过氧乙酸被Fe2+还原,还原产物之一为乙酸,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若样品体积为VomL,加入c1mol·L-1FeSO4溶液V1mL,消耗c2mol·L-1K2Cr2O7溶液V2mL。则过氧乙酸含量为______________g.L-l
2020-05-02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4月)理综化学试题(全国I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Na2O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通常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 ______,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
②加入M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小组两名同学共同设计如下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通入SO2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①甲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检验反应后B中的白色固体含有Na2SO3的方法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反应后的B中有Na2SO3,还会有Na2SO4。乙同学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为检验产物中Na2SO4的存在,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的现象不能证明有Na2SO4生成,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
③请补充完整实验小组测定B中反应完全后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称取样品a g加水溶解,___,烘干,称量沉淀质量为b g,然后计算各物质的含量。
9 . 部分氧化的铁铜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
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
D.
2020-02-05更新 | 120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10 . 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入氮气的目的有;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B.实验中观察到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可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和CO
C.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D.样品完全分解后,取少许装置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