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备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其过程可表示为:

(1)草酸的结构简式为具有五元环结构,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其结构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以在用浓硝酸在硝酸汞催化下氧化乙炔()气体来制备草酸,主要装置如图所示。

①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用电石制得的含有杂质,通过计算平衡常数说明用溶液除去气体的可行性___________;(常温下,)
③装置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生成草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硝酸的质量分数超过或温度高于,草酸的产率开始下降,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
(3)遇水剧烈水解。混合加热制取无水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溶解”和“转化”操作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溶解”时的操作依次为:称取一定质量置于三颈瓶中→___________→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填字母)。

a.注入乙酸乙酯→充入→抽真空
b.抽真空→注入乙酸乙酯→充入
c.抽真空→充入→注入乙酸乙酯
(5)产品()纯度的测定
步骤1:称取样品(假设只含杂质)配制成溶液。(在水中可分解出草酸根,相对分子质量为144)
步骤2:量取所配制的溶液于锥形瓶中,用酸性溶液滴定三次,平均消耗体积为。产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列式即可,不用化简)。
2024-02-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 化学试题
2 . 四氮化四硫(,S为+2价)是重要的硫一氮二元化合物,室温下为橙黄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等有机溶剂,可用(红棕色液体)反应制备,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
(2)四氮化四硫()为双楔形笼状结构,如下图(a)所示。S和N原子交替构成一个假想的八元环,各S-N键长几乎相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的双楔形笼状结构可通过________实验测得。
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完全重合,则为分子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
③已知:多原子分子中相互平行的多条p轨道,连贯重叠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大π键,如苯分子存在型大π键。有研究者提出的另一种平面八元环结构,如上图(b),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请写出平面中的大π键类型________
(3)装置C中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一种常见固体单质和一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证明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
(4)分离产物后测定产品纯度:
i.取0.1000g样品加入三颈烧瓶中,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蒸出
ii.将蒸出的通入含甲基橙的标准溶液中,消耗
根据上述实验,计算样品中的纯度________(列出表达式)。
3 . 溶液常用作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的标准液,由于的强氧化性,它的溶液很容易被空气中或水中某些少量还原性物质还原,生成难溶性物质
Ⅰ.配制标准溶液的操作是:
a.称取稍多于所需量的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h;
b.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除去难溶的
c.过滤得到的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放在暗处;
d.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在70°C-80°C条件下用基准试剂(纯度高、式量较大、稳定性较好的物质)溶液标定其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溶液加热并保持微沸1h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____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3)在下列物质中,用于标定溶液的基准试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
A.B.C.浓盐酸D.

Ⅱ.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与中和滴定原理相似:为测定某亚硝酸钠()样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mL溶液。
②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滴加少量酸化,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还原产物为,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VmL。
(4)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之外还有___________(填一种)。
(5)判断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6)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___________mL。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滴定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变化立即读数,测定结果偏大
B.若用放置两周的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的浓度值将偏小
C.滴定前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测定结果偏大
D.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滴定管读数,测定结果偏小
E.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溶液,用溶液滴定,对实验无影响
(8)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字母a、V的最简式表示)。
2024-04-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为探究Na与CO2反应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银白色的P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
(2)B、C装置的目的是使进入D装置中的气体为干燥、纯净的CO2,则装置B和装置C所盛装的液体分别是饱和NaHCO3溶液、_____
(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1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为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称量硬质玻璃管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e.关闭K1和K2 f.冷却到室温
(4)加热D装置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黑,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硬质玻璃管中有大量黑色和日色物质产生。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探究硬质玻璃管中,白色固体产物所含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假设二:只有Na2O;假设三:_____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操作现象结论
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取滤液;
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过滤;
3.往步骤2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_____假设-成立
步骤2和步骤3的顺序不能调换,理由是_____
(5)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成分为碳单质,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3-10-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为探究不同价态铜的氧化物对电化学还原CO2产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活动。
Ⅰ.制备过氧化铜(CuO2)
在含有0.5 gPVP(做稳定剂)的5 mL 0.01 mmol·L−1的CuCl2水溶液中,加入5 mL 0.03 m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得到Cu(OH)2。随后在强磁力搅拌和0℃条件下,逐滴加入1 mL 30% H2O2反应0.5h,经一系列操作得到黄褐色的CuO2沉淀。
(1)由Cu(OH)2生成Cu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控制在0℃,原因是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CuO2的性质,分别向一定量的KMnO4溶液中缓慢加入(滴入)CuO2样品或H2O2溶液,实验结果如下 (已知:实验4与实验7均恰好反应完全):
CuO2样品和H2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用量及现象
编号m(CuO2)/mgV(H2O2)/ μLV(H2SO4)/mLV(KMnO4)/ μL实验结束时溶液的颜色
1--

2

10紫色
21-

2

10浅紫色
32-

2

10浅紫色
44-

2

10-
5-10

2

10浅紫色
6-20

2

10浅紫色
7-40210无色
①1mg CuO2样品与___________μL的H2O2溶液还原能力相当
②若CuO2纯度为96%,过氧化氢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mol·L−1.(1μL = 10−6L)
③“实验4”中,最终溶液的颜色是___________
Ⅱ.制备CuO
将CuO2置于管式炉中(如下图所示),在O2气氛下300℃处理2 h,得到黑色的CuO。
   
已知:a. 加热时试管内会产生少量黄绿色单质气体
b. 高温下有如下反应:4CuO(s) 2Cu2O(s) + O2(g)。
(4)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5)管式炉中Cu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通入氧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Ⅲ.探究CuO2催化电化学还原CO2的结果
(7)以KHCO3溶液为电解液,在指定的电势区间,利用CuO2催化还原CO2,测得阴极产物组成及电流效率()如下表所示:(=)
阴极产物COCH4C2H4H2
电流效率/%5183015
①该条件下,CO2还原产物有___________
②CH4与C2H4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6 . 亚硝酰氯(NOCl)常温下是气体,呈黄色,有恶臭,液态时呈红褐色(熔点:-64.5℃,沸点:-6℃),易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
I.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由氯气(沸点:-34℃)与一氧化氮(沸点:-152℃)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简要步骤如下:实验开始时,关闭,打开,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直至三颈烧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关闭,打开,打开分液漏斗塞子,向烧瓶中滴入适量稀硝酸;待装置C中某一现象发生时,关闭,打开,在三颈烧瓶中制备亚硝酰氯。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划线处,装置C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亚硝酰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不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安全或避免环境污染方面考虑,宜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
B.为加快反应速率,装置A中可用酒精灯大火加热制取NO
C.浓硫酸和无水可以阻止水蒸气进入,避免亚硝酰氯水解
D.冰盐水温度可达-10℃,装置D三颈烧瓶中充满黄色气体NOCl

Ⅱ.NOCl的制备,也可以由下列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来实现。

(6)①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浴槽A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7)NOCl样品中NOCl的质量分数测定。取m g NOCl样品(杂质中不含有氯元素)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样品溶于锥形瓶中,用c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NO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023-04-27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Cu与浓反应是中学阶段一个重要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及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Cu与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该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B.可通过抽动铜丝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C.反应后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          D.烧杯中仅发生中和反应
(3)小组同学发现Cu与浓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绿色,Cu与稀反应所得混合溶液为蓝色,针对绿色产生的原因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a:浓度大
猜想b:溶解在溶液中
猜想c:由于与水反应能够生成能够发生可逆反应(绿色)
【实验探究】
实验i:配制饱和溶液,溶液呈蓝色。
实验ii:取适量Cu与浓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空气后,溶液上方可观察到_______,5min后,溶液完全变为蓝色。
实验iii:取适量Cu与浓反应后的溶液,置于图2所示装置中,鼓入氮气后,溶液上方现象与实验ii相同,但5min后,溶液仍为绿色。
       
【实验结论】
对比实验ii与实验iii,可推测溶液为绿色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
(4)小组同学还针对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在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A中,用酒精喷灯对固体加强热,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经验证为。当反应结束以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
   
①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在A、B间加入_______装置。
②图4为样品高温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分数w%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加热到200℃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继续高温至1000℃生成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
   
2023-06-06更新 | 60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8 . 以硫化铜(CuS)精矿为原料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已知:CuCl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海绵铜Cu中含少量CuO等。
(1)经测定氧化酸浸过程有单质S生成,写出此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步骤③先加、再加入亚硫酸铵时无沉淀,加水稀释就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其原因___________
(5)步骤⑤包括用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_____(写名称)。
(6)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
(7)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g,将其置于过量的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和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溶液bmL,反应中被还原为,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3-04-29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
A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 产物C2H5OH与浓硫酸(体积比约为 1 : 3)的混合液,放入几块碎瓷片, 170°C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若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B探究乙酰水杨酸( )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
取少量样品,加入3mL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FeCl3 溶液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样品中含有水杨酸
C探究麦芽糖是否发生水解取2mL20%的麦芽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水浴加热5min,冷却后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若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麦芽糖没有水解
D探究KI与FeCl3反应的限度取5 mL 0.1 mol 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mL 0. 1 mol • 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 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A.AB.BC.CD.D
2022-06-0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六氨合氯化镁(MgCl2•6NH3)具有极好的可逆吸、放氨特性,是一种优良的储氨材料。某研究小组以MgCl2•6H2O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MgCl2•6NH3,并测定所得产品中氯的含量
(一)制备MgCl2•6NH3
I.首先制备无水MgCl2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SOCl2:熔点105℃、沸点76℃;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1)滴液漏斗中支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实验装置中的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
II.将NH3通入无水MgCl2的乙二醇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并自然风干,制得粗品。相关物质的性质如表:

NH3MgCl2MgCl2•NH3
易溶易溶易溶
甲醇(沸点65℃)易溶易溶难溶
乙二醇(沸点197℃)易溶易溶难溶
(4)生成MgCl2•6NH3的反应需在冰水浴中进行,其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吸热,促进反应正向进行B.加快反应速率
C.防止氨气挥发,提高氨气利用率D.降低产物的溶解度
(5)洗涤产品时,应选择的洗涤剂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冰浓氨水B.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
C.氨气饱和的甲醇溶液D.氨气饱和的乙二醇溶液

(二)测定产品中氯的含量,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1.80g样品,加入足量稀硝酸溶解,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0.20的AgNO3标准液滴定溶液中,记录消耗标准液的体积;
步骤3:重复步骤2操作2~3次,平均消耗标准液10.00 mL。
(6)步骒1中,用稀硝酸溶解样品的目的为___________
(7)该品中氯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该实验值与理论值(36.04%)有偏差,造成该偏差的可能原因是(已知滴定操作均正确)___________
2022-05-10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化学(福建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