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3 道试题
1 . 我国提出“碳达峰”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最高值,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因此,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尤为重要。
(1)通过使用不同新型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合成转化为二甲醚()也有广泛的应用。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①结合计算分析反应的自发性:___________
②恒压、投料比的情况下,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选择性是指生成某物质消耗的消耗总量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当温度超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工业实际设计温度一般在范围内变化,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在电解质水溶液中,气体可被电化学还原。
在碱性介质中电还原为正丙醇()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电解质水溶液中,三种不同催化剂()上电还原为的反应进程中(被还原为的反应可同时发生),相对能量变化如图。由此判断,电还原为从易到难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字母排序)。

(3)参与的乙苯脱氢机理如图所示(表示乙苯分子中原子的位置;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其中位点带部分正电荷,位点带部分负电荷)。

图中所示反应机理中步骤Ⅰ和步骤Ⅱ可描述为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宿迁中学、宜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2 . 硫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作用。硫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不同温度下硫单质的状态和分子结构不同,环状分子的结构为。合理应用和处理含硫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利用甲烷可以除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硫原子采用杂化
B.上述反应的
C.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D.及时分离出,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24-01-21更新 | 32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宿迁中学、宜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3 . 回收锑冶炼厂的砷碱渣中砷的过程可表示为:

已知:①砷碱渣主要含Na3AsO4、Na[Sb(OH)6]、SiO2即少量砷的硫化物;
②25 ℃ Ka1(H3AsO4)=6×10-3、Ka[HSb(OH)6]=2.8×10-3、Ksp[Ca(OH)2]=a、Ksp[Ca5(AsO4)3(OH)]=b。
(1)“水浸”后所得溶液呈碱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沉砷”过程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可以表示为_______(用含a、b的表达式作答)。
(3)在常温下,调节“过滤1”所得滤液的pH,沉砷率与滤液初始pH的关系如图所示。pH<12时,沉砷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已知:硫代锑酸钠(Na3SbS4)易溶于水,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①“过滤2”所得滤液中加入Na2S可以将Na[Sb(OH)6]转化为Na3SbS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 Na2S须过量,原因是_______
(5)“还原”步骤中,Ca5(AsO4)3(OH)先分解为Ca3(AsO4)2, Ca3(AsO4)2与C反应生成CO和砷蒸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1。蒸气中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其化学式为_______
(6)砷的硫化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为As4S6、As4S4等。已知As4S6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且不存在四元环结构,不含As-As键和S-S键。其结构式可表示为_______
2024-01-20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
CO2(g)+4H2(g)=CH4(g)+2H2O(g)   ΔH=-164.7kJ·mol-1
CO2(g)+H2(g)=CO(g)+H2O(g)   ΔH=41.2kJ·mol-1
在密闭容器中,1.01×105Pa,n起始(CO2):n起始(H2)=1:4时,CO2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CO2实际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CH4的选择性可表示为×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CO(g)+2H2(g)=CO2(g)+CH4(g)的焓变ΔH=-205.9kJ·mol-1
B.CH4的平衡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C.用该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约为480~530℃
D.450℃时,提高的值或增大压强,均能使CO₂平衡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
2024-01-18更新 | 4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 化学试题
5 . 反应:(g)+CO2(g)→ (g)+H2O(g)+CO(g) <0,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步骤①③为慢速反应,步骤②为快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该条件下可自发进行B.体系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C.该催化剂不会吸附羟基上的氢原子D.步骤①③决定了整体反应速率
2024-01-1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试题
6 . 碘甲烷(CH3I)可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碘甲烷裂解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2CH3I(g)C2H4(g)+2HI(g) ΔH=+80.2 kJ·mol1
反应2:3C2H4(g)2C3H6(g)   ΔH=−108.1 kJ·mol1
反应3:2C2H4(g)C4H8(g)   ΔH=−120.6 kJ·mol1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碘甲烷,维持容器内p=0.1 MPa,平衡时C2H4、C3H6和C4H8的占容器内所有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容器中某气体的分压p=φ(物质的量分数)×p,用气体物质的分压替换浓度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称为分压平衡常数(K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物质X表示的是C2H4
B.700 K时,反应2的分压平衡常数Kp=3
C.700 K时,从反应开始至恰好平衡,反应2的速率大于反应3的速率
D.700 K时,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内p增大为0.2 MPa,C2H4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7 . 实验室以二氧化铈()废渣为原料制备含量少的,其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酸浸”时反应生成并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pH约为7的溶液与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同时放出,该沉淀中含量与加料方式有关。
①得到含量较少的的加料方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             B.将溶液滴加到溶液中
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通过中和、萃取、反萃取、沉淀等过程,可制备含量少的。已知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
①加氨水“中和”去除过量盐酸,使溶液接近中性。去除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转移到水层。使尽可能多地发生上述转移,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
(4)实验中需要测定溶液中的含量。已知水溶液中可用准确浓度的溶液滴定。以苯代邻氨基苯甲酸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滴定反应为。请补充完整实验方案:①准确量取25.00 mL 溶液[约为],加氧化剂将完全氧化并去除多余氧化剂后,用稀硫酸酸化,将溶液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后定容;②按规定操作分别将和待测溶液装入如图所示的滴定管中:③__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催化剂能催化脱除烟气中的NO,反应为   
(1)催化剂___________改变ΔH(填“能”或“不能”)
(2)催化剂的制备。将预先制备的一定量的粉末置于80℃的水中,在搅拌下加入一定量的溶液,经蒸发焙烧等工序得到颗粒状催化剂。在水溶液中水解为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催化剂的应用。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O、(其余为)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反应温度在50~150℃范围内,NO转化为的转化率迅速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

(4)废催化剂的回收。回收催化剂并制备的过程可表示为

①酸浸时,加料完成后,以一定速率搅拌反应。提高钒元素浸出率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
②向pH=8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生成沉淀。已知,加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        ΔH___________(填“>”“<”或“=”)
2024-01-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对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氧气过量,就可以实现转化率100%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体系的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增大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浓度能提高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途径,不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
2024-01-1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乙醇-水催化重整可获得,其主要反应为:      ,在Pa下,当乙醇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若仅考虑上述反应,平衡时和CO的选择性及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①表示平衡时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
B.升高温度,平衡时产率和CO选择性均增大
C.一定温度下,增大或适当减压,均可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
D.一定温度下,加入少量生石灰或者熟石灰固体,均能提高平衡时产率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