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 .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反应I2(aq) +I(aq) I3(aq)的H>0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③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v
④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⑤保持温度不变,在该混合液中加水,c(I3)/c(I2)将变大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
2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②工业合成氨反应N2(g) +3H2(g)2NH3(g) △H<0,为提高氨的产率,实际生产中采取高温、高压的措施
③反应2 NO2(g) N2O4(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④对于2HI(g) H2(g) +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18-11-17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达到平衡后,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此反应的ΔH仍保持不变
B.增大O2浓度,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C.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D.升高温度,SO2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4 . 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反应:C(s)+2H2O(g)CO2(g)+2H2(g) ΔH>0,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容积/L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平衡
常数
C(s)H2O(g)H2(g)
2T12.04.03.2K1
1T21.02.01.2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1=12.8
B.T1<T2
C.T1℃时向甲容器中再充入0.1 mol H2O(g),则平衡正向移动,CO2(g)的体积分数增大
D.若在T2温度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2和2.0 mol H2,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小于40%
2018-10-12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以铬酸钾为原料,用电解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2H+ Cr2O+H2O向左移动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4H22K2Cr2O4+4KOH+2H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2-d
2018-05-17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南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r2O (橙色)+H2O2CrO (黄色)+2H+   H= +13.8 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分析上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Cr2O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
是否加入Fe2(SO4)3加入5g
是否加入H2SO4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
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阳极均为石墨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
Cr2O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
①实验ⅱ中Cr2O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7 . 缓冲和供氧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两个重要平衡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Ⅰ.人体血液中存在平衡:H2CO3 (aq)H+(aq)+HCO3-(aq) ΔH,该平衡可使血液的pH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1)已知:CO2(g)CO2(aq) ΔH1=akJ·mol-l
CO2(aq)+H2O(l)H2CO3 (aq) ΔH2=bkJ·mol-1
HCO (aq)H+(aq)+CO(aq) ΔH3=ckJ·mol-1
CO2(g)+H2O(l)2H+(aq)+ CO (aq) ΔH4=dkJ·mol-1
则上述电离方程式中ΔH =_____________(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2)若某人血液中c(HCO):c(H2CO3) = 20:1,pKa1(H2CO3)=6.1,则该人血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lg2=0.3)若pH升高,则c(H2CO3)/c(HCO)=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有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液的pH变化不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______
Ⅱ.肌细胞石储存氧气和分配氧气时存在如下平衡


(4)经测定动物体温升高,氧气的结合度[α(MbO2),氧合肌红蛋白的浓度占肌红蛋白初始浓度的百分数]降低,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填“>”或“<”)0。
(5)温度为37 ℃时,氧气的结合度[α(MbO2)与氧气的平衡分压[p(O2)]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利用R点所示数据,计算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氧气的平衡浓度可用氧气的平衡分压代替求算)。
②已知37 ℃时,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v(正)=k1c(Mb)×p(O2),逆反应速率v(逆)=k2c(MbO2),若k2=60s-1,则k1=___________________
8 . 砷为VA族元素,金属冶炼过程产生的含砷有毒废水需处理与检测。
(1)I.已知:As(s)+ H2(g)+2O2(g)=H3AsO4(s) ΔH1
H2(g)+O2(g)=H2O(l) ΔH2
2As(s)+ O2(g) =As2O5(s) ΔH3
则反应As2O5(s) +3H2O(l)= 2H3AsO4(s)的ΔH =_______________
II.冶炼废水中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可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以下反应:As2S3(s)+3S2-(aq) 2AsS (aq);
②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砷酸盐。
(1)亚砷酸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砷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一级沉砷”中Fe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二级沉砷”中H2O2与含砷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III.去除水体中的砷,将As(Ⅲ)转化为As(Ⅴ),也可选用NaClO实现该转化。研究NaClO投加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已知:投料前水样pH=5.81,0.1mol/L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25更新 | 5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SO2的还原性,特邀你参与以下探究活动。
I.理论预测
该兴趣小组实验实施前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确定选择SO2和FeCl3溶液的反应来探究,并预测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的现象。小组同学想听听你的分析,你认为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你预测的理论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实验探究
(1)配制1mol/LFeCl3溶液(未用盐酸酸化)
①下面是小组四位同学在配制溶液时的“转移”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测溶液的pH得知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SO2通入FeCl3溶液至饱和,观察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棕色,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现象。将反应后的溶液放置12小时后又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查阅资料得知[Fe(HSO3)]2+为红棕色,生成[Fe(HSO3)]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将SO2通入FeCl3溶液至饱和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如何缩短红棕色变为预期颜色的时间,小组继续探究:另取少量FeCl3溶液,再通入SO2溶液变为红棕色,加浓HCl酸化,几分钟后变为预期颜色。
请你推测小组在实验方案设计中“加浓HCl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III.感悟与分享
通过探究,小组同学深受启发、感悟良多。比如,有同学认为“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请写出一种你的感悟与同学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1-21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10 . 以下是关于“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的课题,回答问题:
(1)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界定: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所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可以从分析影响的因素入手.
a. v(正)≠v(逆)    .v(正)和v(逆)都增大      v(正)和v(逆)都减小
(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①研究对象的选择,现有以下可逆反应:
  
其中,适合于研究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适合于研究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
.浓度      .温度    .压强      .催化剂
②研究方法: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实验.
(3)单一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浓度:将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液分为等份,分别加入浓溶液、浓溶液和固体,观察现象.现象:加入浓溶液后的混合溶液红色________,加入固体后,混合溶液红棕色________
.温度:将密封并相互连通的盛有的两个玻璃球,一个放入热水中,另一个放入冷水中.
现象:放入热水中的球内红棕色________;放入冷水中的球内红棕色________
(4)综合(3)能得出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
2017-12-03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新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