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5 道试题
1 . 【议一议】

材料   洪波先生评价法国中世纪三级会议时说:“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会议,不是立法机关,而是咨询机构。会议是应国王的要求而召开的,目的是听取国王的决定,使这些决定具有普遍意义;它只能顺从国王,不能作出限制王权的决定。虽然国王有时为了征收新税,以对行政和司法作出改良为交换条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很难改变国王的决定,一旦会议违背国王的意志,国王便可随时将其解散。因此,它不具有英国等级会议的税收决定权与立法权,也没有制定英国那些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和“牛津条例”之类的文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洪波先生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2-09-27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城市的重新兴起,市民阶级形成,他们提出了财产安全的要求。12世纪的英国国王为打击封建地方势力及同罗马教皇争夺统治权,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仗就要用钱,而钱则来自于对贵族和市民的征税。国王漫无止境地征税引起各阶层的不满,于是,贵族、诸侯、骑士、市民联合起来,强迫国王签署“自由大宪章”,保护贵族、骑士、市民、自由民的利益。1265年英国正式召开议会,不仅贵族僧侣参加,而且从每个郡邀请两名骑士、每个大城市邀请两个市民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议定国王的一切措施需经过他们的同意,大臣、大法官、财政大臣等一切高级官吏需经他们同意才能任命。1295年召开的议会,安排贵族、主教在一起开会,而骑士、市民代表则在另一个地方开会。到1343年正式分为两院,上院贵族院由僧俗大封建主组成,下院众议院由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以后议会经常开会,相继取得了颁布法律、批准征税、处理政治案件的权力。在法国,国王一方面要同各地的封建主争夺地方控制权,另一方面要同罗马教廷争夺地方宗教控制权和财产支配权,战争频仍。国王在1302年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第一等级是高级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市民。各等级分别开会,主要职能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1614年以后再未召开。由于英国议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主要的领导机构,革命后作为一个整体保留下来,并有许多启蒙思想家像霍布斯和洛克、弥尔顿等人对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关系结构进行思考,提出了社会契约和分权的思想。而法国三级会议对国王的依附性较强,在停开的一百多年间,市民力量获得很大发展,当1789年三级会议重新召开时,第三等级抛开前两个等级独立行动,革命爆发后形成一院制议会,而一院制议会容易出现一边倒的决策,没有制约和牵制,因而出现了革命恐怖,导致以后法国政局的长期动荡不安。

——张书林、杨理新:《英国议会与法国三级会议》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与法国三级会议的异同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英国议会与法国三级会议异同的原因。
2022-09-2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

阶段史实
初期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当上了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于是,为了酬谢教会,丕平两次向与教皇为敌的伦巴德人开战,占领了意大利的中部地区,并把中部地区、连同罗马城一起献给了教皇。
中期964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依赖德国皇帝奥托一世,打败了与教皇为敌的罗马贵族,同时又为奥托一世举行加冕典礼,尊称为“罗马帝国皇帝”。1122年,罗马教皇与德国皇帝签定了沃姆斯协定,皇帝承认教会对主教选举和任命的自由;在任命主教时,世俗君主赐给主教以权力,作为世俗权力的象征。
后期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后,发表了《宇宙的创造者》,声称:宇宙的创造者设立了两大尊位;较大的那个主管灵魂,较次的那个主管肉体。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1309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城,史称“阿维农之囚”,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

材料二   中世纪末期,法国、英国农奴制度都已废除,封建束缚逐断松弛。社会生产力提高,商业贸易发展,法国、英国、尼德兰等国内经济中心形成;海外探险、地理发现取得很大成功,早期殖民掠夺已经开始;法国、英国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王权确立,民族国家在形成。业已强大的王权再也不能容忍教皇特权,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夺取教会财富。日益增长的民族意识,已无法忍受对教廷屈服的政策,西欧有些国家纷纷开展反对外国干涉的斗争。德国,实力雄厚的诸侯,漠视教廷圣谕,自行其是。意大利布满各种类型的政治实体,北部发达的城市共和国,早将教皇、教会置于一旁。

——朱锡强:《西欧中世纪教权与俗权的斗争及消长》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世纪末期导致教权地位变化的因素。
2022-09-27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邦文明时代开创了一种在后世西方多次出现的国家形态——城邦制。……在爱琴海地区乃至广阔的地中海地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很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它们被称作polis,该词在《荷马史诗》中指堡垒或卫城。每一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国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主权国家。虽然这些城邦之间大多“鸡犬之声相闻”,但在政治上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其实在那个时代,小国寡民的形态不仅存在于西方。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商周时期,政治形态与之相似,并且这种政治形态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赵林:《古希腊文明的光芒》

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灭亡不像中国某个王朝的灭亡。中国旧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新王朝建立,中国仍是中国,四分五裂在中国是暂时的,最后总要趋向统一。这是因为中国有深厚的不可动摇的统一基础,华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具有不可取代性。罗马帝国则不同,罗马帝国的地中海世界并没有中国那样深厚的统一基础,罗马帝国基本上是靠武力统一的。古代地中海世界,埃及、小亚细亚,希腊诸文明都要高于罗马,罗马在军事上征服了地中海,而希腊文明却征服了罗马。

——夏遇南:《罗马帝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与中国西周时代政治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灭亡与中国某个王朝的灭亡的区别,分析其成因。
2022-09-27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通观公元前八世纪以后到古典时代希腊各邦历史演变的过程之后,我们可以相信,这种影响:首先见于本土的海上交通特别便利的,科林斯地峡上的科林斯、麦加拉、西息温;优卑亚岛上的卡尔西斯、爱勒特里亚和萨洛尼克湾中小岛埃吉纳。它们是本土的典型的工商业城邦,它们的领土很小,其中最大的科林斯的领土不见得比小亚细亚那些“分裂繁殖”的殖民城邦大多少,其他都不过是一个城市及其附郭的规模。还有第二类国家,原是一片农业地区,有不相统属的小巴西琉斯各据城堡,分立割据,在黑暗时代中统一起来了,王政消失了,成立了单个城市为中心的大城邦,或者成为若干白治城市所组成的联盟。这种类型的演变方式在希腊本土发生的最多,早期的雅典、彼奥提亚、洛克里斯、福西斯、伊利斯,后期的阿尔卡迪亚、亚该亚、埃托利亚都属于这一类。斯巴达和特萨利亚属于另一个类型,那里一直存在着农奴阶级,“边区居民”和贵族阶级或特权公民之间的严峻界限和深刻矛盾,而且这两个国家又都是领土广阔,严格说来,它们都是领土国家。然而它们的政制在某些方面还是城邦化了的,不过它们的经济条件和历史传统使它们不可能彻底“城邦化”,而各各保持了自己的特殊面貌。还有介于二、三两种类型之间的国家,至少可以举出一个阿尔哥斯。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公元前八世纪以后古希腊城邦政治呈现的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前八世纪以后古希腊城邦政治特点的成因。
2022-09-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2课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6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权力。几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税,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摘编自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三

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征税等一系列国家主权权力,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力,其余宪法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近代的民主制度,是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孕育、发展起来的。英国通过7世纪革命,成功建立起合当时本国国情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后,不仅摆脱了对英国的依附关系,而且确立起符合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利益的民主共和制度,新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创立了,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虽然英、美两国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政治体制,但是,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政治。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缔造的“新的体制”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回答“国家的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并指出美国的政体。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

7 . 材料一 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发起新一轮的“社区复兴”运动,旨在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落实社区主义,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建设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此恢复社区活力、推动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借助社区复兴和都市更新等计划的实施,发达国家更新了社区治理的图景。


[探究1] 根据材料一,分析“社区复兴”运动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 美国社区里的事务通常由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社区委员会)来进行自我管理……社区董事会在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起桥梁和沟通作用。社区董事会不向市政府负直接责任。市政府指导社区的发展,但是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的事务。

——摘编自《美国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社区的管理模式是怎样的。在此管理模式下,政府扮演什么角色?
2022-09-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2023届高三选必1一轮导学案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等一系列自由,有选举、被选举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有“统治全国”“统率海陆军”之权,经参议院同意“有宣战、媾和即缔结条约之权”。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的命令必须由总理署名才能生效。

——摘自杨共乐主编《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政治体制的特点。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第1条重申了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任务是: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施政纲领》的第5条即为“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是建立在阶级分析的战略和策略基础之上的。



(2)概括图中所示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的变化,依据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探索作出的贡献。

材料三



(3)上图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材料四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作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摘自于建伟等编著《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指出材料四所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说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运行方式和意义。
9 . 战争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在攻陷了腓尼基沿海城市推罗后,他杀死了8000个当地居民,将30000人卖为奴隶,这种政策起到震慑的作用。而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励东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婚礼。他远征时“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新城,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苏振兴《论亚历山大远征》

材料二   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显示了他极其残酷的一面,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在成吉思汗统治下,我们见到了在整个亚洲大陆上建立的最为彻底的宗教宽容”。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尤其是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入欧洲,打破了汉唐以来欧亚各国封闭壁垒,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建立了庞大的驿站传递系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络线、运输线。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

——摘编自王雪娜《历史的跨越——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军攻灭关东六国中仅存的齐国,标志着中国古代第一个统一君主专制帝国正式形成。秦本来是东周的诸侯国,已有500余年历史。它的历代国君顺应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经过长期努力经营,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起一个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其疆域东起大海、西至陇西、北抵阴山、南到岭南,有效统治范围大大超过周代。为巩固统一成果,防止分裂割据局面再度出现,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并使之趋于稳固,使统一成为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伟大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