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华夏文化是一种普世适应的文化。华夏与周边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是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一种普世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文明与半文明乃至非文明之间的差异。所谓“夷夏之辨”表面上是族类或种族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一种文化的差异。

——摘编自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六个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第二阶段1983年至1986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第四阶段1992年至2003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阶段2003年至201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王健《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六个发展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阶段或整体谈谈你的理解。
2024-02-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国际贸易】

材料   

——摘编自《激进的变革:世界正处在全球化“第三次解绑”的技术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际贸易”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中原与周边各民族之间形成了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些交流和交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源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民族的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人类历史大致经历了16.世纪前的区域格局阶段、15002000年的单极主导阶段、以及正在进入的一个多极格局阶段。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海上格局的变化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1-30更新 | 6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因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探索史,更是一部自身建设史。百年来,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也是党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以维护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达到政治目标、完成政治便命的过程。党的政冶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创与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发展与曲断、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恢复与转向,以及新时代的成熟与强化四个历史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镇编自省行语《中国共产学百年政为建段的深寒及历史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发展历程特征的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1-30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份土地使用证明



       图1 罗明信土地使用证               图2 卢金锡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罗明信和卢金锡在分别得到土地使用证明和土地房产所有证后激动万分。请你任选其中一人,为当时的他代写一封致当地政府的感谢信。(要求:紧扣时代背景,符合人物身份,150字左右)
2024-01-3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固始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中叶,西方传教士通过澳门进入中国内地。他们以传播欧洲科学文化为手段,导引信徒向慕欧洲文明和生活方式。他们介绍的西方科学主要集中在天文数学方面,介绍的并非西方科学的最新成就,但许多科学著作通过编译得以在中国流传,中国有了可供吸取的新的知识来源。西方传教士为了适应、了解中国社会,开始钻研中国的经典。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经意大利和法国人的介绍、研究,先后有了拉丁文和法文等译本,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中流传。1671年法文本的中医著作《中国脉经》出版。1735年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科学的《中华帝国史》四册在巴黎刊印。中国的工艺品、园林、瓷器、绘画、丝绸和茶叶等也得到欧洲人的景仰。在启蒙运动中,中国的优秀文化曾给菜布尼兹、伏尔泰的哲学和魁奈、杜尔哥的重农派学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围绕“中西文化交流”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中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作了如下概括

第一阶段(500年-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方,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19世纪初)西升东降,同时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格局发生逆转。

第四阶段(从20世纪中期至今)西强东弱,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注: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为代表的西方)

——摘编自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任意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阶段,史实正确,阐述全面,论证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