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66 道试题
1 .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有出现,比欧洲早393年发现.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除每行两边的数都是1外,其余每个数都是其“肩上”的两个数之和,例如第4行的6为第3行中两个3的和.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由“在相邻两行中,除1以外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之和”猜想
B.由“第n行所有数之和为2n”猜想:
C.第20行中,第10个数最大
D.第15行中,第7个数与第8个数的比为7:8
今日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都换成分数,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成为“莱布尼茨三角形”,从莱布尼茨三角形可以看出,存在x使得,则x的值是_________.

今日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3 . 我国古代数学家僧一行应用“九服晷影算法”在《大衍历》中建立了晷影长l与太阳天顶距θ)的对应数表,这是世界数学史上较早的正切函数表.根据三角学知识可知,晷影长l等于表高h与太阳天顶距θ正切值的乘积,即.对同一“表高”测量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太阳天顶距分别为,第二次的“晷影长”是“表高”的2倍,且,则的值为(       
A.B.C.D.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如果方程能确定的函数,那么称这种方式表示的函数为隐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方法如下:在方程中,把看成的函数,则方程可看成关于的恒等式,在等式两边同时对求导,然后解出即可.例如,求由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的导数,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对求导,则有的函数,需要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得.利用隐函数求导方法可求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B.
C.D.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5 . 早在公元5世纪,我国数学家祖暅就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如图,抛物线C的方程为,过点(1,0)作抛物线C的切线ll的斜率不为0),将抛物线C、直线lx轴围成的阴影部分绕y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记作,利用祖暅原理,可得出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调研数学试题
6 . “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四平方和定理”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设,其中均为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       
A.26B.28C.29D.30
7日内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7 .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作《孙子算经》中,对同余除法有较深的研究.设为整数,若除得的余数相同,则称对模同余,记为.若,则的值可以是(       
A.2022B.2023C.2024D.2025
8 . 《几何补编》是清代梅文鼎撰算书,其中卷一就给出了正四面体,正六面体(立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这五种正多面体的体积求法.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为棱上的动点,则当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最小时,三棱锥的体积为(       
A.B.C.D.
7日内更新 | 376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9 . 如图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的最上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设各层球数构成一个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7日内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10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杨辉三角”揭示了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数表中的一种几何排列规律(如图所示),则“杨辉三角”中第30行中第12个数与第13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5月)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