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25 道试题
1 . 记集合.对任意,记,对于非空集合,定义集合.
(1)当时,写出集合;对于,写出
(2)当时,如果,求的最小值;
(3)求证:.
(注:本题中,表示有限集合A中的元素的个数.)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练习数学试卷
2 . 对于正整数n是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中与n互质的数的数目.函数以其首名研究者欧拉命名,称为欧拉函数,例如互质),则(    )
A.若n为质数,则B.数列单调递增
C.数列的最大值为1D.数列为等比数列
7日内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4届高三下学期五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3 . 在数学中,由个数排列成的mn列的数表称为矩阵,其中称为矩阵A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矩阵乘法是指对于两个矩阵AB,如果4的列数等于B的行数,则可以把AB相乘,具体来说:若,则,其中.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的两个极值点,证明:.
7日内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四轮检测数学试题
4 . 设定义域为的函数上可导,导函数为.若区间及实数满足:对任意成立,则称函数上的“函数”.
(1)判断是否为上的函数,说明理由;
(2)若实数满足:上的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存在最大值.对于::对任意恒成立,:对任意正整数都是上的函数,问:是否为的充分条件?是否为的必要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7日内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最后一考数学试题
5 . 甲、乙两名小朋友,每人手中各有3张龙年纪念卡片,其中甲手中的3张卡片为1张金色和2张银色,乙手中的3张卡片都是金色的,现在两人各从自己的卡片中随机取1张,去与对方交换,重复次这样的操作,记甲手中银色纪念卡片张,恰有2张银色纪念卡片的概率为,恰有1张银色纪念卡片的概率为
(1)求的值.
(2)问操作几次甲手中银色纪念卡片就可能首次出现0张,求首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
(3)记
(i)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并求出的通项公式.
(ii)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用表示)
7日内更新 | 66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三数学考前押题卷3
6 . 已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2,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的右支及渐近线的交点自上而下依次为,证明:
(3)求二元二次方程的正整数解,可先找到初始解,其中为所有解中的最小值,因为,所以;因为,所以;重复上述过程,因为的展开式中,不含的部分相等,含的部分互为相反数,故可设,所以.若方程的正整数解为,则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若干个点,点的横、纵坐标均取自集合,这样的点共有n个.
(1)求以这n个点中的2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条数;
(2)求这n个点能确定的直线的条数;
(3)若从这n个点中选出3个点分别为三角形的3个顶点,求这样的三角形的个数.
8 . 甲乙两人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比赛规则如下:两人轮流随机抽题作答,答对积1分且对方不得分,答错不得分且对方积1分,然后换对方抽题作答,直到有领先2分者晋级,比赛结束.已知甲答对题目的概率为,乙答对题目的概率为P,答对与否相互独立,抽签决定首次答题方,已知两次答题后甲乙两人各积1分的概率为.记甲乙两人的答题总次数为.
(1)求P
(2)当时,求甲得分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若答题的总次数为n时,甲晋级的概率为,证明:.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代数基本定理:任何一个次复系数多项式方程至少有一个复根.由此可得如下推论:
推论一:任何一元次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集中可以分解为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推论二:一元次多项式方程有个复数根,最多有个不同的根.即一元一次方程最多有1个实根,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2个实根等.
推论三:若一个次方程有不少于个不同的根,则必有各项的系数均为0.
已知.请利用代数基本定理及其推论解决以下问题:
(1)求的复根;
(2)若,使得关于的方程至少有四个不同的实根,求的值;
(3)若的图像上有四个不同的点,以此为顶点构成菱形,设,求代数式的值.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定义:若函数的图象在上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称函数上单交,此交点被称为“单交点”.已知函数.
(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2)当时,
(i)求证:函数上存在“单交点”
(ⅱ)对于(i)中的正数,证明:.
7日内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数学试卷(A)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