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6 道试题
1 . 利用曲线的切线进行放缩:设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为,则过该点的切线方程为,即,由此可得与有关的不等式,其中,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设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为,则过该点的切线方程为,即,由此可得与有关的不等式:,其中,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设在点处的切线
(1)求的解析式
(2)求证:
(3)设,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24-05-0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公式①(其中为常数),将点变换为点的坐标,我们称该变换为线性变换,也称①为坐标变换公式,该变换公式①可由组成的正方形数表唯一确定,我们将称为二阶矩阵,矩阵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得到点(到原点距离不变),求点的坐标;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绕原点按逆时针旋转角得到点(到原点距离不变),求坐标变换公式及对应的二阶矩阵;
(3)向量(称为行向量形式),也可以写成,这种形式的向量称为列向量,线性变换坐标公式①可以表示为:,则称是二阶矩阵与向量的乘积,设是一个二阶矩阵,是平面上的任意两个向量,求证:
2024-04-12更新 | 196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湘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3 . 设函数在区间上可导,为函数的导函数.若上的减函数,则称上的“上凸函数”;反之,若上的“上凸函数”,则上的减函数.
(1)判断函数上是否为“上凸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是其定义域上的“上凸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上凸函数”,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求证:除点外,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在点处切线的下方.
2024-04-0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4 . 若是样本空间上的两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则称上的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或二维随机向量.设的一切可能取值为,记表示中出现的概率,其中
(1)将三个相同的小球等可能地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盒子中,记1号盒子中的小球个数为,2号盒子中的小球个数为,则是一个二维随机变量.
①写出该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
②若是①中的值,求(结果用表示);
(2)称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关于的边缘分布律或边际分布律,求证:
2024-03-29更新 | 203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3月)数学试题
5 . 已知双曲线,点,经过点M的直线交双曲线C于不同的两点AB,过点AB分别作双曲线C的切线,两切线交于点E.(二次曲线在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证:点E恒在一条定直线L上;
(2)若两直线与L交于点N,求的值;
(3)若点AB都在双曲线C的右支上,过点AB分别做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记的面积分别为,问:是否存在常数m,使得?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 . 从中选取个不同的数,按照任意顺序排列,组成数列,称数列的子数列,当时,把的所有不同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称数列的子二代数列.
(1)若的子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的子二代数列的前8项和;
(2)若的子数列是递增数列,且子二代数列共有项,求证:是等差数列;
(3)若,求的子二代数列的项数的最大值.
2024-06-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端午节吃粽子,用箬竹叶包裹而成的三角粽是上海地区常见的一种粽子,假设其形状是一个正四面体,如图记作正四面体A-BCD,设棱长为a

(1)求证:
(2)求箬竹叶折出的二面角的大小;
(3)用绳子捆扎三角粽,要求绳子经过正四面体的每一个面、不经过顶点,并且绳子的起点和终点重合.请设计一种捆扎三角粽的方案,使绳子长度最短(不计打结用的绳子),请在图中作出绳子捆扎的路径,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质量调研数学试题
8 .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存在常数,使得对任意都成立,则称数列具有性质
(1)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求证:数列具有性质
(2)设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具有性质
①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求的值;
②求的最小值.
7日内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中,的中点,分别在棱上(不含端点),且平面.

(1)证明:平面
(2)若中点,求平面截该正四面体所得截面的面积;
(3)当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时,求.
7日内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10 . 平均值不等式是最基本的重要不等式之一,在不等式理论研究和证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基本不等式就是最简单的平均值不等式.一般地,假设n个非负实数,它们的算术平均值记为(注:),几何平均值记为亦(注:),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上述不等式称为平均值不等式,或简称为均值不等式.
(1)已知,求的最小值;
(2)已知正项数列,前n项和为.
(i)当时,求证:
(ii)求证:.
2024-06-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数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