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1 . 五一假期期间,一家6人(4名大人和2名小孩)在某风景名胜区拍照留念.要求站成前后两排,每排各三人;每列站在后排的人比站在前排的人高,并且两名小孩都站在前排.已知6人的身高各不相同,任何一名大人都比任何一名小孩高,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48种B.72种C.90种D.108种
2024-05-08更新 | 59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八模数学试卷
2 . 平面几何中有一定理如下:三角形任意一个顶点到其垂心(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的距离等于外心(外接圆圆心)到该顶点对边距离的2倍.已知的垂心为D,外心为EDE关于原点O对称,.
(1)若,点B在第二象限,直线轴,求点B的坐标;
(2)若ADE三点共线,椭圆T内切,证明:DE为椭圆T的两个焦点.
3 . 已知某种有盖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圆半径为,高为100,现有若干个半径为的实心球,则该圆柱形容器内最多可以放入______个这种实心球.
2024-05-08更新 | 1244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4 . 已知函数,函数,且,定义运算设函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的最小值为
B.若上单调递增,则k的取值范围为
C.若有4个不同的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
D.若有3个不同的解
5 . 有4个外包装相同的盒子,其中2个盒子分别装有1个白球,另外2个盒子分别装有1个黑球,现准备将每个盒子逐个拆开,则恰好拆开2个盒子就能确定2个白球在哪个盒子中的概率为(       
A.B.C.D.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某学生通过计步仪器,记录了自己最近30天每天走的步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如下:
5588     6054     8799     9851     9901     10111   11029   11207   12634   12901
13001   13092   13127   13268   13562   13621   13761   13801   14101   14172
14191   14292   14426   14468   14562   14621   15061   15601   15901   19972
估计该学生最近30天每天走的步数数据的第75百分位数为(       
A.14292B.14359C.14426D.14468
2024-05-08更新 | 1750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7 . 已知双曲线,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B,直线与直线交于点.
(1)求证:点是线段AB的中点;
(2)若点AB两点分别在双曲线两支上,求的面积的最小值(其中是坐标原点).
8 . 甲、乙、丙三人从事三项工作,乙的年龄比从事工作人的年龄大,丙的年龄与从事工作人的年龄不同,从事工作人的年龄比甲的年龄小,则甲、乙、丙的职业分别是(       
A.B.C.D.
9 . 曲线的切线曲面的切平面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以及解析几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更是联系数学与物理学的重要工具,在极限理论的研究下,导数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更是与切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学家们以不同的方法研究曲线的切线曲面的切平面,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1)对于函数,分别在点处作函数的切线,记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记为数列的第项,则称数列为函数的“切线轴数列”,同理记切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记为数列的第项,则称数列为函数的“切线轴数列”.
①设函数,记的“切线轴数列”为
②设函数,记的“切线轴数列”为
,求的通项公式.
(2)在探索高次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时,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牛顿迭代法:用“作切线”的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具体步骤如下:设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任意选取作为的初始近似值,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设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并称的1次近似值;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设轴交点的横坐标为,称的2次近似值.一般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记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并称次近似值.已知二次函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其中.对函数持续实施牛顿迭代法得到数列,我们把该数列称为牛顿数列,令数列满足,且,证明:.(注:当时,恒成立,无需证明)
2024-05-05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若实数列满足,有,称数列为“数列”.
(1)判断是否为“数列”,并说明理由;
(2)若数列为“数列”,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且,都有
(3)已知数列为“数列”,且.令,其中表示中的较大者.证明:,都有.
2024-05-04更新 | 9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数学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