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5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重要载体,汉字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又参与塑造了这些特性。

汉字是世界上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之一,也是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汉字体系的悠久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记录、保存和传承,形成了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的古典文献。汉字贯通古今,通过汉字典籍可以神交古人,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汉字本身也承载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准确揭示和科学阐释其中蕴藏的内涵,可以直接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展示中华文化传承有序的历史。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无论历史长河经历多少曲折,汉字体系一直保持基本稳定,犹如定海神针,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汉字是中华文化自主孕育的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汉字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就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文字构造方式,丰富字词表达。汉字形体由不规则的块状逐渐演变成正方形的进程,映照着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汉字由产生之初的象形文字为主,发展出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再到形声字为主,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待到秦汉之际的隶变和后来发展出的楷书、行书等,汉字更加线条化、符号化,书写更加便捷。汉字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守正又创新。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出现大量术语,对此,汉字创制了许多新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鲜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而且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中华民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新鲜事物,并内化为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中华文明的有机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民族众多、疆域广袤的中华大地,汉字在统一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时代,正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文明阶段。汉字记录夏商周的历史文化,传承先秦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色调。秦朝大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中央集权;汉代以后形成的经学阐释传统,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广泛传播,进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只有深入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摘编自霍志刚《汉字:中华文明的守护者》)

材料二:

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揭示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基本同步。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时代。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划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原始文字,带有刻符的背甲与腹甲是天圆地方的象征,这是古人宇宙观的反映,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考古学者发现了数量不少的象形、会意符号。这些符号与在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属于原始文字。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出土的扁壶上”“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汉字丰富的内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古人造字赋予了字形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是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发展充分反映了这五大突出特性:从原始的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汉字,许多字形和内涵都一脉相承,体现了突出的连续性;汉字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诸阶段,书写趋于简洁实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文字形体至秦而归于统一,形成书同文的局面,此后政令归一,文化一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不同族群、区域的特色,形音兼顾,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古人对”“”“等文字的创造和使用,将解读为止戈为武,反映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理念。

古文字是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只有深入探究其深刻的文化意蕴,阐发其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摘编自代生《古文字: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有三大自源文字体系,汉字因为保存古典文献最多而成为其中唯一持续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
B.汉字从以象形字为主到以形声字为主的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C.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这些文化价值,古为今用,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
D.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们只有通过对古文字的正确解读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如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就可能像有的文字体系一样走向消亡,进而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播。
B.古人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椅”“凳”等字也随之产生,这说明汉字具有包容性。
C.人们在河南舞阳贾湖、安徽蚌埠双墩等考古遗址上发现了很多原始文字,这些原始文字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有力证据。
D.“人”和“戈”组成“伐”,“田”与“力”组成“男”,“戍”是“人”侧有“戈”……由此可知汉字字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3.材料一论述了汉字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纵观古今汉字,体式多样,形态各异,但方块是其绵延千年的根本特性。正如语言学家所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
B.汉字在漫长的积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文字体系,传播深远,与其他文字相互交融,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形成了覆盖多国的“汉字文化圈”。
C.汉字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文”的阶段和“字”的阶段。“文”的造字方法是象形,其形成的多是独体字;“字”的造字方法是组合,其形成的是合体字。
D.文字学家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持续稳定且历久弥新的自源文字符号系统,这一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完整保存和持续传承。”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张表格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最初以象形文字为主,这些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B.从“日”“田”来看,汉字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具有从不规则的块状逐渐转向正方形的特点。
C.从原始刻划符号到今天的方块字,汉字演变的各阶段持续而稳定,使字形和内涵一脉相承。
D.从整体看,汉字逐渐从描摹事物形状向线条化、符号化转变,书写更加便捷,注重简洁实用。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汉字在中华文明创新性方面的表现。
2024-04-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巷口的守望

余显斌

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

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

老人静静地坐在巷口,背靠着墙壁,面色苍白,满脸皱纹,一只大黄狗卧在他的身边,间或叫两声,声音如红铜一样亮,在巷中正午的阳光下跳荡着,一波一波。偶尔有买菜或散步的人经过,一阵声响,继而恢复寂静。一个女人走来,看见老人,俯下身问:老人家,太阳很大,怎么还不回家?老人摇头:走的时候,他说很快就回来的。老头嘟囔着,口水流了下来。路过的邻居告诉女人,老头是个盲人,在等儿子,等到得了老年痴呆症,还在等,不听劝。女人走了,走了好远,回头看,深深的巷子,老人坐在凳子上,狗卧在他身旁,不时叫两声,苍凉,孤寂。

女人再来时,是个秋雨天,树叶飘零,老人仍坐在巷口,面前却多了一个破瓷碗,里面有零零落落的钱。老头穿着一件破雨衣,黄狗卧在雨衣的一角。①雨,丝绵一样细细密密地铺下来。细雨湿了老人的雨衣,湿了小巷,更湿了江南的天地。老头在雨中打着盹儿,头一点一点的。女人叹气,走近,将钱放在碗里。老头惊醒,问道:山子,你回来了?女人不语,转身离去。老人侧了一会儿耳朵,长叹一声,摸着黄狗道:不是山子,是我做梦了……老人的话,迅即被江南雨润湿,潮潮的。

第三次来这里,已是江南暮春。老人的头发更白了,腰弯得厉害,手里抓着一根棍子,黄狗却不在了。老人听到脚步声,倒着头问:山子,是山子吗?女人涩涩地说,不是,过路的。然后又在碗里放了些钱,转身走了。

巷口,只剩下老人,②还有无边的雨,和雨里的一声长叹。

当女人在信里告诉我这些事情时,捧着信,我泣不成声。是的,我就是山子。女人,是我的一个同学。那个老人,就是我爹。我从小巷走出,走向远处,走进监狱。走时,为了不让爹伤心,我说我只是出去一趟,不久就回来。爹点头说,好,好,我等你。

可是,一个贪污十几万的人,怎么能很快回家?

我读罢同学的信,暗暗发誓,我要早日回去,巷口,爹还在等我,在晴日雨天里等我,从未离去。

由于表现好,我获得减刑。

那天又是杏花春雨天,没有丝毫停留,我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巷口。③青色烟雨里,巷口空空的,只有一个凳子,在雨中空落落地放着。邻居告诉我,你爹一直在这等你,可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倒在了这儿。他闭眼前留言,凳子放在这儿,让儿子知道,爹在这儿等他,一直等着。

站在凳子旁,我的泪水滑落下来,喊出一声:爹,儿子对不起你。

④江南的雨扯天扯地地漫下来,遮住了天,遮住了地,也遮住了仄仄的小巷。

(有改编)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小巷狭长、悠远、寂静,老人在这里等待儿子,暗示了他无法排遣的无尽孤独、寂寞、盼望和思念。
B.老人静静坐在凳子上在巷口等待,这说明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他坚信儿子一定会回来看望自己。
C.山子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山子请求女人照顾老人、了解老人的境况,并且为了能回家看老人,山子在狱中表现良好,获得减刑。
D.小说用很大篇幅描写老人等待儿子的过程,目的是突出老人在等待中饱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煎熬。
2.下列对小说中“雨”的意象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第一次写雨,“丝绵一样细细密密”,写雨之密集,营造出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B.②处是“无边的雨”,强调雨势之大,凄苦的气氛加深,表现出老人等待儿子归来的艰辛。
C.③处是“青色烟雨”,写出了江南的春意盎然,表达了儿子出狱归来的激动与欣喜。
D.④处雨“扯天扯地地漫下来”表现出儿子对自己未能及时回家,未能与父亲团聚所生出的绝望、悔恨。
3.对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老人,有人说是山子,你认为是谁,请说明理由。
4.小说采取了变换叙事视角的写法,让故事的呈现独具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发芽

红柯

老人一直望着外边的树,整个夏天他都这样看树。夏天悄悄逝去,秋天间了进来,树叶一下子变黄了。

两个中年人走进院子,一个是老人的儿子,一个是连里的木匠。他们从东边空房子里抬出又宽又厚的干木板。全是白松木,一条一条摆开,院子里亮晃晃。

女孩问老人:这是干什么呀?

老人说:给爷爷做棺材。

爷爷你很健康呀。女孩眼睛湿了。

健康的时候才能做出好棺材。

几年前,木料从林场拉回来的时候是湿的,女孩可以闻到树液的清香。那时她只有十岁,现在她十五岁了,跟一棵小白桦树一样了,走到哪里都是亮亮的。

女孩说:爷爷你不害怕吗?

爷爷不怕,爷爷打过仗种过地,爷爷用枪和锄头对付过死亡。”

可它又缠上你了。

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老人敲敲那些木料,爷爷坐车去。这是我的坦克。

木匠说:咱给你弄个好坦克。

院子里全是叮叮的斧子凿子声和嗡嗡的锯子声,两个中年人叼着烟卷一声不吭干活儿。老人坐在小板凳上,半闭着眼睛,里边有一种柔和沉静的光,跟海子里的水一样。老人又干又瘦,可老人很结实。太阳和风把他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太阳和风也啃不动他了。他坐在阳光和风里,他就跟外边的大戈壁一样,坚硬而辽阔。

院子里的木料不见了,棺材蹲在地上,让人望而生畏,就像那里蹲着一头金黄的狮子,威风凛凛。

女孩从来没见过这么厚实的木头,女孩用手卡一下,板子很厚,把她的手都卡疼了。

老人说:薄板子盛不下爷爷,爷爷会把它压塌。

来一帮人抬棺材,他们都是连里最壮实的汉子,他们给棺材捆上粗绳,前后两根杠子,壮汉们嘿嘿用劲往前挪。棺材离地面只一道缝,昂首挺胸就像要下水的巨轮。棺材滑进屋里。连长揭掉黄帽子:当年咱们的万吨巨轮就是这样下水的。女孩不懂这些,连长叔叔就告诉她:那是一艘很大很大的船,是咱中国人的骄傲。女孩说:我爷爷就是连里的骄傲。

爷爷打过仗,爷爷在战场上就跟狮子一样;爷爷也能种地,爷爷种的庄稼个个都是好样的。爷爷说。

你把它们说得跟人一样。

庄稼是有生命的,只要是你种的你就能听见它们拔节抽穗长个子。

阳光一下子把窗户挤破了,跟彩釉一样浇在棺材上,棺材雄浑而明亮。

女孩回到自己屋里画画。她喜欢画画,她的画在整个团中学还是挺有名的,有小画家之称。老人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梨子很黄很肥,就像毛色光滑的鼠趴在树上。老人吃了一个很大的梨子。他的牙齿只剩下几颗,他的嘴巴几乎是个黑洞洞,梨子喜欢这个黑洞洞,梨子一直钻到老人的脚后跟,老人浑身上下甜丝丝的。

有些梨子大半埋在土里,甜甜的梨肉让虫子咬得千疮百孔。梨子在下沉。沉没的地方梨肉变成棕褐色,那已经接近泥土的颜色了。老人看自己的手脚,干硬粗糙黑乎乎的。他也在接近泥土。老人穿过果园,来到荒凉的墓地。

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地上只有一寸厚的土,撒下的种子长不出庄稼。就在上级命令他们撤离的时候,老连长病逝了,老连长成了大漠深处第一个死者。他们挖很深的墓坑,里边全是沙石。大家就刮地上那层薄土,垫在墓坑里,在棺材上也覆了土。他们严守入土为安的古训,谁也不想让自己的老连长风干成木乃伊。他们要看着青草长出来再撤走。那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青草果然爬上连长的坟头。这无疑是一种信号,一种绿色田园的信号。

地上的土年厚起来。土是从连长的坟墓开始变厚的,就像连长身上长出来的。老兵们说:人都要变成土,埋在新疆变的土就更多。老兵们全都躺在那里了。活着的寥寥无几,他是这里惟一的老兵。他得好好看看这个秋天。天是青的地是黄的,天地之间的那颗太阳丰满而悠闲。太阳再也不是狮子了,狮子蹲在他家里。

女孩问老人:你干吗要离开我们?

老人说:人老了就得死,爷爷已经活得太久了。

我会死吗,爷爷?

你不会死,死亡不认识你。

死亡认识你吗?

死亡认识年纪大的人,它不认年轻人,好孩子你好好活吧,活着是很有意思的。

我还是感到害怕,爷爷。

活得越有意思,死亡才会有意思。

我知道了爷爷,我要画画。女孩回到她的小屋,继续画画。

老人一个人坐在屋里,棺材蹲在他的身边,就像一匹骏马在等待骑手跨上去。

老人睡着了。睡眠中的老人依然能听见梨子咚咚的落地声,梦中的梨子金光灿烂,又圆又大,散发甜丝丝的芳香。酥软的梨子一点一点融入泥土,跟积雪消融一样。太阳也是酥软的,太阳的一半被地平线咽下去了,大地在吮吸黄澄澄的阳光,太阳被大地吸到肚子里去了。

老人告诉他的孙女:爷爷睡一会儿就起来。老人相信他还会升起来。别人不信,女孩绝对信。

这时候,女孩已经画出了那颗太阳。女孩画的是一颗梨形太阳,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沉下去了,地面露出一点点金黄,太阳好像在发芽。太阳确实在发芽。只有成熟而饱满的种子,才能顶破泥土从大地里长出来。女孩用笔在画面下边写一行字:太阳发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一直盯着树看,感受时节的微妙变化,发现树叶变黄,他自知时日不多。
B.老人说“这可不一样,爷爷自己去”,这体现了老人积极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C.“薄板子盛不下爷爷”,因为老人认为只有厚棺材才配得上自己辉煌的一生。
D.老连长坟头长出的青草,承载着老兵的期望,激励战士长期守土,接续奋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把棺材比作“坦克”“狮子”“骏马”“巨轮”等,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气质。
B.文中划线句子中“挤”“浇”两个动词,使静态之景富有动感,张力十足,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
C.爷孙的对话充满情趣与哲思,展现了老人对孙女进行生命教育的历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D.小说按照时间推移进行叙述,节奏自然,同时注重场景的细节描写,为读者呈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
3.请结合全文,依次分析女孩对不同生命状态的感悟与理解。
4.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太阳发芽》也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故事,“眼前的一切”也同样“不再那么可怕”,这样的表达效果是如何达成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年少时读书,特别热衷于寻找某个简单的结论,觉得一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千头万绪,归结为一句话。书读多了,渐渐意识到,这是一种要不得的肤浅读书习惯,是带着中学时代总结中心思想”“找关键结论的应试惯性。真正的读书,需要戒除那种找简单结论的简化诱惑,而是要读到复杂性。深刻的读书过程,应该总能在掩卷之余在脑海里盘旋这句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那么,问题又来了!

所谓认知肤浅,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冻结于某个简化的结论。读一本书,如果读到的仅是某个简单的结论,说明我们对一个问题的认知仍停留于薄和浅的表层,没有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冲撞、侵犯、挑战,它只是既有认知区中某种熟悉而愉快的确证”“未增加新知的浅阅读,没有在冲撞已知上飞跃到未知的未知。很多时候我们貌似读书和思考了,实际上只不过是重新整理了一下既有的偏见、狭隘,强化了一种闭环中的偏执。这个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是一个越过简单结论的过程,抵制某种未经思考、未经论证之结论的思维行动。

比如我读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是一个看见思想史之复杂性的过程。起初也是想找到中国思想史的一根线,一个结论,一个可作为规律的因果脉络,可这本书告诉我们,思想史不是在历史时间中制作思想路程的导游图,当书写者在其编撰之初将历史脉络化的时候,就已经改变了思想史的原生状态。真实的历史不是连续的、线性的,所谓的历史的原因常常是后来的、选择的、理性的解释,它们需要把很多偶然的事情淘汰出去才能成立或凸显。跟着这本书的思想钩沉,打捞那些被淘汰的偶然,重新去熟悉化,了解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就是一个看见复杂传统的思想历程。好书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头脑变得复杂起来。

复杂是什么?就是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看到事物内在的多元、矛盾、张力、褶皱、弯曲和肌理。将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看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经常听到问题意识这个词,实际上,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敏锐地意识到某个问题中所包含的复杂性的问题直觉。它须具备这些特性:这类问题没有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类问题的内部必然充满了张力;这类问题没有终结,对这类问题的释放,将意味着迎接更深层次问题的到来。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未必存在一个答案,但能在思辨中把你的思考推向新的思想层次。

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矛盾冲突的张力场,它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

(摘编自曹林《读书要读到复杂性》,《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从思想史的叙述形式上说,也许是因为天才思想的缺席,使习惯于过去按照思想家来分配章节的撰述者觉得无从措手,于是使思想史不得不出现空白:从思想史的叙述观念上说,也许是因为进化论的乐观主义使思想史家相信,这只不过是可以省略的时段,他们的责任是把思想史写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大链条;从思想史的写作心情上说,也许是这个时代的平庸难以激动历史学家,千人一面的沉闷打消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可是,这一方面是由于由今溯古的思路,今人预设它是空白,往往是因为先已在心中预存了一个对思想历史的价值判断尺度,另一方面是因人设岗的写法,撰写者断定没有足够设置到章节的思想家,于是把这些二三流的思想一概忽略不计,于是,思想史仿佛有了断裂,有了空白。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路,也许空白恰恰是一种有意思的内容,而断裂恰恰是一种有意义的连续。在中国书论画论中有一种据说是最中国化的理论,就是画的空白处也是画,字的笔断处即见精神。纸上未曾着色的地方,可能是云天水色,也可能是需要阅读者以体验补充与想象的地方,蕴涵了最富有包孕性的内容,飞白恰恰特见意趣。笔笔丰润饱满,可能就有夯实之嫌。问题是,思想史并不是艺术性的书画,它不能总是一笔带过,去指望阅读者自己想象和填充思想史的空白,照理说,思想史不仅要写那些充满变异的时代,而且要写那些平缓地绵延的时代,历史阅读者和艺术欣赏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不能随意想象空白处的历史。

可是,似乎思想史写作者很看不上那些平庸和停滞的历史时段,于是思想史也留下了一些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并没有像书画中的空白和飞白那样,给人深刻的意味,却使得思想史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可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思想的历史常常在保持存在与改变存在之间来回摇摆,表面上看来有起有伏有张有驰,所谓稳定秩序和改变秩序之间的紧张,延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打破固有的社会架构之间的紧张,每一个思想时代都被这两种倾向所笼罩,时而寻求保守既定的文化秩序,思想史表现出平庸似的稳定,时而努力寻求创新的文化形式,思想史又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跳荡,在变异绵延”“凸显蛰伏之间,思想始终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因而,在那种似乎停滞的年代,思想的历史恰在前行,空白的背后,其实写满了未发表的文字。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结中心思想和找关键结论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肤浅的读书习惯,找到的结论往往也是简单的,不利于形成深刻的思想。
B.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尚无明确答案、内部充满张力、难以被答案终结等特点,这些“问题”能使思考往纵深处推进。
C.某些时代缺少天才的思想家,而历史学家习惯按照思想家编排的范式进行思想史的书写,于是他们就直接选择了跳过。
D.历史常常在“变异”与“绵延”之间来回摇摆,这让思想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给我们书写思想史带来了一些困难。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把问题置于某种“冲突的语境”中去思考,才能跳出粗糙而简单的是非判断,最终达成问题的彻底解决。
B.材料二认为思想史的写作者如果只是按照一种既定的习惯认知进行思想史的书写,将不利于呈现思想史的真实面貌。
C.材料二中提到每个时代都有保守和变革两种思想倾向,并会或强或弱地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走向,这是历史的常态。
D.两则材料均谈及认知的“复杂性”,读书要意识到得出结论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思想史要意识到思想史发展的复杂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划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集权统治,打击不同政见,奉行实用主义,制造了“焚书坑儒”事件。
B.唐代思想从隋代直接跳至中唐,存在两百年的空白,思想史的发展停滞不前,思想的开创性不足。
C.反映明末剧变的历史学著作《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翻译是“1587年,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年头”。
D.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改名为《新青年》。
4.结合材料一内容,对于“判断不能那么丝滑,只有放到张力场中才能呈现它的复杂性”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后得出结论是一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
B.实际的阅读过程可能会对“已知的已知”形成某种挑战。
C.值得阅读的好书应该具各相当的矛盾冲突。
D.通过阅读对某些复杂问题形成判断,也是阅读的应有之义。
5.材料二在谈论“思想史写作”时,隐含着三个不断“将思考推向深刻”的问题。据材料二内容,概括推动作者深刻思考“思想史写作”的三个具体问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那一片红薯地

久居异乡,常常想家,想那童年时乡下的家。一想家,夜里就做梦,一做梦就会出现那一片绿叶弥漫的青青的红薯地。于是,那种感情复杂的乡愁油然而生

我的童年,那个物质还很匮乏的时代,红薯控制了我的家乡,因红薯的产量高,能填饱肚子,遍地都种红薯。红薯挤走了几乎所有的庄稼,原本种麦子的地也改种春红薯,也有一些地,麦子收了还种红薯,叫麦茬红薯,这种麦茬红薯含淀粉少,不能晒成干,就藏在土窖里,过冬吃。那时候,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红薯。实际上,红薯的含糖量太高不适宜做主食,但它却是我们唯一的主食。那时候的人只知道填饱肚子,通常早上吃红薯面的窝头,中午吃红薯面红薯叶汤面条,晚上吃煮红薯玉米汤。说实话,红薯的味道并不差,煮熟了的红薯如果偶尔吃一顿,香甜可口,美极了。冬天在城里也经常看到卖烤红薯的,远远地就能闻到它香甜的气味,若能有几毛钱买一块吃,那定会高兴地蹦起来。

但可怕的是天天吃、顿顿吃,又没有其它佐菜。红薯吃多了,胃里发烧,吐酸水,俗称烧心,我也烧过很多次的心,胃里火烧火燎的,燥杂翻腾,又酸又辣又苦的东西往上冒,很不是滋味。红薯面做成的馒头又黑又硬,像秤砣,味酸,吃进肚里像石头,沉甸甸的。红薯面擀成的面条,叫作蝌蚪面,口感很差,因为面里含蛋白质少,容易断,只有一寸长的样子,像蚯蚓一样。

我最怕夏天,翻红薯秧总是在夏天里最热的那几天,因为红薯的生命力很强,最热天翻红薯秧是让翻开的红薯秧不会再扎根,不再与红薯的块根争营养。城里人坐在电风扇下面,喝着冷饮还喊热。我们在毒辣辣的太阳下,拼命地拉那互相纠结的红薯秧,头上的太阳像烈火,潮湿的地面像蒸笼,单薄幼小的我只有八九岁,就在铺天盖地的红薯地里挥汗如雨,那份艰难蒸煮使我恨透了红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这倒霉的红薯地。

但是,夏天里没有新鲜的红薯似乎生活更加艰难,早上的红薯粥变成了红薯干粥,没有了红薯的甜,多了红薯的酸苦,而且常常有一层小白虫漂在粥的上面。晚上的红薯汤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野草、树叶,说是可以消暑,实在难以下咽。最多的是扁竹叶,最可怕的是蒲公英,特苦,加上天气酷热,孩子们都吃不下那一成不变的粗饭,说是苦夏。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所以又盼望秋天,秋天就有新鲜的红薯了。

秋天是一年里最关键的时刻,一年的口粮都靠这时的收成,青青的红薯叶子连根割掉,紫红的红薯一嘟噜一嘟噜从地里刨出来,很快满地里堆满小山似的红薯,挖出来的红薯要转移到干爽的地里削成片晒成干。搬运是从红薯地搬到刚播种好的麦子地,全靠肩挑手提,我也尽可能帮忙,提一篮子红薯,走不了几步,臂弯压出深深的紫印,有时也把红薯装在布袋里背在背上,幼小的背弯成一棵豆芽菜,那种负重的艰辛早已尝过。

在干爽的空地里,母亲用特殊的刀子把一堆堆的红薯哗啦啦切成一堆薄片,奶奶像撒网那样把红薯片撒开,我专门把叠在一起的分开,保证每一片都不会重叠或相压。红薯片要在晴朗的太阳下晒三天才干。最揪心的事情是,这三天里,如果下雨,切开后的红薯淋到雨,几天内就会全部霉烂,一年的收成就全完了。这时候,当家的人是夜不能寐的,全家人处于战备状态,夜里常被叫醒去地里抢拾红薯干。若正常晒干,一大片地白花花硬邦邦的,像一地白银,一家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收获,大筐子、小篮子,拾满了,就倒进粗粗的麻袋里。一家人欢声笑语倒进床前的大囤里。我的床前就是一个装红薯干的大囤子,每天伴着,有一股甜丝丝的苦味,饿时也会咬上几口。夜里,也会有老鼠过来偷吃。

每隔十天半月,奶奶都要去十几里路外的县城把红薯打成面,去时是用粗麻袋装着的红薯干,回来时是用细棉布口袋装着的红薯干面。我一个人在家害怕,就跟着奶奶一起去,常常是天不亮就去了,踏着月色回来。冬天的夜里,西北风呼呼地刮,冷风透过棉袄,直透肌骨,最可怜的是手和脸,没处躲藏,空旷的土路上,一轮寒月如水如霜,常常会有夜行的狐狸出现。我问奶奶狐狸吃什么,奶奶说:狐狸吃鸡。我很羡慕,就问奶奶:那人吃什么?”“人吃红薯。奶奶回答。我觉得自己吃红薯的命运看来似乎难以动摇,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和伤感。

其实,红薯也有美好的时候。奶奶疼我,每天早上我还没起床,奶奶就烤一个热腾腾的红薯送到我的被窝里。做完饭后,总埋一个红薯在草木灰里,午饭前,我玩饿了,就扒开灶下的草灰,一定有一只焙烤得喷香的红薯卧在里面。太阳好的时候,奶奶挑一些个子小的红薯,放在房顶上晒,晒到皮皱发软的时候,取下来放在蒸笼里蒸熟,又香又甜,赛过现在的冰激凌。过年时,母亲选最大最甜的红心的红薯,扒了皮放在高压的大锅里,加上麦芽煮成黏稠的糖稀,爆一大篓的米花,放上糖稀和炒熟的花生米,平铺在案板上,切成方方块块,或用竹筒压成浑圆的形状,做成米花糖,吃起来又香又甜。

很多年过去了,红薯的酸苦已渐渐远去,红薯的香甜却越来越清晰;现在我的家乡,红薯早已经远离了餐桌,红薯的味道也只剩下了甜美。但那一片青青的红薯地,在我的梦里永远地茂密着,散发着香甜的味道。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薯挤走了几乎所有的庄稼                           挤走:红薯用身体推开了其它庄稼
B.拼命地拉那互相纠结的红薯秧                    纠结:缠绕在一起
C.就在铺天盖地。的红薯地里挥汗如雨             铺天盖地:形容到处都是
D.当家的人是夜不能寐                                 夜不能寐:为防止红薯干淋雨而夜里不睡觉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形象地写出了天天吃红薯的各种感受。
B.文中提到吃不下的苦蒲公英,是为衬托用新鲜红薯做的有甜味的汤。
C.第七段运用拟声词和比喻手法等,生动地写出了收获红薯的喜与苦。
D.作者跟着奶奶在打红薯面回来的路上被冷风吹打,感到无奈和伤感。
3.第一段中写到“那种感情复杂的乡愁油然而生”,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感情复杂的“乡愁”有哪些。
4.“红薯”是本文的“文眼”。请通读全文,分析“红薯”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024-04-15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学事实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由神经元突触互相联结而成的神经元集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

认知神经科学对大脑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可塑性既表现在基本结构的变化上,也表现在神经元水平上。在此,我们结合人类的学习来看这一问题。

从大脑的基本结构层次来看,人类的学习依赖于脑的许多部位。人在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时,脑的不同功能区相互协调工作。例如:脑的边缘系统包括海马结构,在一些记忆形式的学习中起关键作用;持续、极度的压力会改变海马的功能,并缩小海马的尺寸,使大脑记忆经验的能力逐渐减弱;长期抑郁也对学习有消极影响,可能降低海马部位的活动,并阻碍记忆;但让被试者完成以专注性训练为目的的学习活动,可显著改变其大脑中的负性想法,降低前额叶的过度活动并提高海马的神经活动,从而重塑脑功能,发展大脑。

从大脑的神经元水平来看,一切复杂的学习形式都是大量神经元网络状态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这一过程涉及大脑和身体中的复杂神经元网络的信息流。信息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以突触的方式进行,一个突触能从上千个其它神经元上接收信息,发生的100万亿突触间的联结使人的复杂认知成为可能。而人类的学习经验可以形成不同的突触连接,增加树突密度,增多树突分枝层次,改变树突棘的形状。人脑发展的关键在于神经元网络的复杂程度,而在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的环境刺激和意识经验对突触联结的建立会产生重要作用。

大脑的可塑性使人类的学习和发展成为可能,也使人类随着学习和发展,能不断从事愈来愈复杂的认识活动。

(取材于姚满团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脑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中,有很多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借鉴的研究成果,如人脑具有可塑性。

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脑真的具有令人震惊的可塑性。脑的可塑性是指脑内的神经元在内外界环境刺激的作用下形成了新的连接,拥有了逐渐适应环境的能力。脑科学研究发现,在脑接收刺激后的48小时内,我们的脑皮层会逐渐加厚,脑的树突会显著增多,成熟的神经棘也会增多,并且细胞体也增大了,这些变化可以证明脑在受到环境刺激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脑自身结构的改变,与我们使用脑的方式息息相关。例如:当我们采用视觉、听觉结合的方式学习诗歌时,发生反应的脑区比单一的视觉或听觉参与时要多;当我们用吟诵的方式,并结合肢体的舞动学习诗歌时,则可以调动视觉、听觉、动觉等多个感官,多个感官协同运作,会使更多的脑区发生反应,神经元的连接也会更多。因此,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学习,脑的发展效果会更明显。

脑的发育不只是由遗传这一单一因素简单地决定的,它更多地是在不断地受环境、学习、经验等因素的刺激、影响中塑造的。科学实验表明,不同学历的人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是不同的,高学历的人脑中神经元的连接比低学历的人脑中神经元的连接要更多更复杂。同时,也有研究指出,相同学历的人脑中的神经元的连接也是不同的,那些经常在挑战自我中学习的人通常比那些安于现状、亦步亦趋的人脑中神经元的连接要更多更复杂。

脑的可塑性为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这个理论出发,研究学生为什么能够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取材于韩苗苗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人类的大脑是人类学习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人脑是具有可塑性的,学习与经验又对人脑有着塑造作用。

学习与环境经验对脑的结构与功能区会产生影响。语言、运动、乐器演奏等技能的习得以及环境中输入的触觉、味觉、听觉、视觉、感觉运动的经验都会使脑神经系统产生生物性变化。学习经验不仅可以形成不同的突触连接,增加树突密度,增多树突分枝层次,改变树突棘的形状,而且还可以增大脑的功能区。可见,注重习得与获取环境经验的学习活动可以很好地塑造大脑,发展大脑。

特定的学习与经验影响大脑特定的区域。例如:空间学习主要改变海马区的结构,而运动技能的习得主要影响小脑的结构;第二语言学习增加了左侧下顶叶的灰质密度,音乐演奏技能则能够增加中央前回、左侧颞横回、右上顶叶皮层灰质的体积。这些研究提示我们,开展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的学习活动,可以改善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促进脑的发展。

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是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大脑的结构的。同样是脑的活动,但是学习与练习会对脑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增加突触的密度,而练习增加的则是血管的密度,这表明突触和血管是由不同的生理机制和不同的行为事件所驱动的。我们可以在兼顾不同类型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中全面地改变大脑的结构,发展大脑。

总之,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学习与大脑之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取材于周加仙、董奇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大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成不变的系统。
B.海马尺寸的缩小,会对大脑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C.大脑神经元网络的状态始终处在各种变化之中。
D.神经元网络的复杂程度之于人脑发展至关重要。
2.根据材料二,下面所列的我们在学习中可能接触到的学习方式中,可使更多脑区发生反应的一项是(     
A.在数学课上,认真地、专心地抄写老师板书中的公式定理。
B.在早读中,用心里默念、拼读的方法来学习识记英语单词。
C.在化学课上,心无旁骛地观看老师做制取氧气的演示实验。
D.边听讲解,边看示范,边挥臂体会地向体育老师学掷铅球。
3.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学习依靠大脑的同时也塑造着大脑。
B.技能的习得和运动的经验都可以塑造大脑。
C.人类大脑特定的区域影响特定的学习活动。
D.学习和练习都能够对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对“脑的可塑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脑的可塑性是人类的学习和发展的前提。
B.脑的可塑性是在环境刺激下才能形成的。
C.脑的可塑性可助力我们研究学生的学习。
D.脑的可塑性使通过经验塑造脑成为可能。
5.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们可以选用哪几类学习活动来发展大脑。
2024-04-15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故乡情

茹志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同感。这是一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感情。

说实在话,世上有着许许多多比乡土更加美、更加怡人的地方。但独有故乡却是“我的”,它像母亲一样,无可选择。美的,不够美的,都一样,是亲爱的,是“我的”。它不会让人时时挂念,却能令人终生难以忘怀。这就是故乡,人人都有的故土之情。

绍兴是我的祖籍,我没有在这里住过,对它并不熟稔。绍兴话亦只是小时候听祖母说过,但不知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使我向往。为了探望故土,为了聆听乡音,我来到了绍兴。

小路引我走过一个小村尾,一团绿雾似的小竹园,掩映着一排白灰墙乌板门。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不知哪里受了委屈来,抹着眼睛,裤脚吊到小腿上,散了半边的辫子遮着她有一点点脏的半边红脸蛋,独自寂寞地走在竹后面。我猜,在那紧闭着的黑板门中,总有一扇是她家的。

啊!家,是了,是家。哦,故乡。没有我的家的故乡!从前,当我也像这女孩这么大的时候,你不曾好好待我过。记得么,你让我走在那石板路的深巷里,两边偌高的风火墙把我隔在外面,连想象的翅膀都无法飞越。那幼稚的想象,无非只是想到里面有一张眠床,有一碗热饭,有一点点不那么冷的暖意。这就是我心目中“家”的全体,这就是我所能有的、最美妙的想象。故乡,故乡,我在你身边做过多少次“家”的梦,多少次问过我唯一的亲人,说:“奶奶,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窝’呢?……”

没有我的“窝”的故乡啊!你未曾好好待我过,然而却在梦中无数次地使我萦回。我梦见故乡的天,故乡的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因为,你给我的就是这些,因为,我把这些就当做我的家。我的家啊,总是席卷了所有的荒漠、贫瘠,顶着一片黄苍苍的穹苍,四周围垂着灰蒙蒙的暮霭,当中缀着一弯淡淡的孤月,反复地出现在我的梦里。多么冷啊!你冰醒了我少年时代的梦。我走了,我不能总看着你那凄恻的面容。

我也做过好的梦。那是在后来,在巍峨的孟良崖上,在马衔嚼、人轻装的陇海路旁,在济南解放的捷报声里,在白雪皑皑的淮海平原上。在那冷的北方,我梦见了温暖的故乡,梦见一个青山郁郁、绿水悠悠的故乡。那里有白米饭乌干菜,有自家的冬笋,有野生的蘑菇,有鲜红的杨梅,有金黄的蜜橘,有青布蓝衫的姑娘,有母亲般的温柔关注。没有我的家的故乡,却给了远来的战士暖和和的床,热腾腾的饭。多么好的故乡,多么美的梦啊!

绕过了小村尾,石板路接着石拱桥。傍河的小镇,沿河伸开了一条街道。豆腐担连着鲜鱼摊,担儿前的人多,摊儿前的人少。点心店里热气腾腾,倒并不客满,布店柜台边却站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富裕的人置冬装,更富裕的人在买花的确良。立冬刚过,有人已在筹备添夏天的衣裳。有名的“羊肉银水”,驮着一杆秤,敞着一件盖屁股的棉袄,背脊上的面子已不知去向,露出的棉花,远看就像一件羊皮背心。一顶新的罗宋帽,高高地顶在头上,帽顶款款地歪在一边,像京戏里的武生模样。他急匆匆赶过人群,作兴要赶去宰羊。我和老友蹲在卖鱼的木盆边,挑了两尾活跳的鲫鱼,放在小篮里,任它干张合着嘴,我们自顾慢慢地走。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看了那个校办的袜厂。

厂,就是一个大客堂,里面坐了二十多个姑娘,摇着二十多部摇袜机,“喳喳喳”地摇完袜筒,就左一针右一针地挑袜跟,手是飞快的。挑完袜跟就“喳喳喳”地摇脚筒。

这机器,这操作,这程序,我熟悉,我见过的。不是在梦里,是真的,是在五十年之前,我暂住在杭州那危危的小阁楼里,房东聋奶奶的女儿就整天在楼下“喳喳喳”地摇着这个。不过那时她摇的不是尼龙袜,是线袜。这“喳喳”的声音,伴着她轻轻哼的“的笃”调,让人感到凄婉和寂寞。

这机器我见过,这操作我熟悉,只是少了那凄楚的轻哼。真的,我后来梦见的情景要比这个好。那好的梦里,似乎是在一个锃亮发光的展览大厅里,一部锃亮发光的立式机器,由工人一按电钮,几秒钟就拿出了一只夹花尼龙袜。我想着我的梦,走出了那间客堂工厂。可是一抬头,只见我已走到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大排三层楼的楼房已大致完工,只差些门窗之类、木匠师傅的功夫了。人家告诉我,这是造的校舍和教室,人家又告诉我,这就是用那“喳喳”响的摇袜利润建起的。我走了,摇袜机的声音已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但是依然还是“喳喳!喳喳!”地回响在我的心里。用它陈旧的方式,古老的声音,竭尽自己所能,一圈又一圈地转着,摇着,为了三层楼的楼房,为了农民的冬装和夏衫,为了四个现代化,老老实实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哦!于是在那好的梦的前面,我又看见那些盖着花手帕的小竹篮,那些穿着布鞋的匆匆脚步……我也该动身了,太阳已升得老高,还有三里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篮里的鱼,还在干渴地张合着小嘴。

石拱桥连着石板路,石板路带我回到老友家的村头,看见路上相遇过的那些姑娘,已换下干净的新布鞋,脱下了山青水绿的新衣裳,正蹲在河埠头洗菜,正“啰啰”地唤着小鸡小鸭……我赶紧回到了不是我家的“家”里,把鱼放进淡水缸里,干搁了两个钟头的鲫鱼,居然又悠悠地游了起来。

故乡,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故乡。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有删改)

文本二: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篇说“这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感情”,但在文中作者又用女性细腻的笔触,极为准确地将这种难以言表的“寻根”之情形象真实地描述于笔端。
B.文章中故乡在一个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孩子记忆里留下了凄凉和悲伤,但是长大后,作者仍旧不变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这份情感感人至深。
C.文章写五十年前“我”听到聋奶奶女儿的摇线袜的声音,是意在强调我对故乡校办袜厂姑娘们织袜流程的熟悉,流露了作者的亲切欣喜之情。
D.文章结尾作者感慨“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故乡”,这“实实在在”就是由文中的板门、女孩、石板路、袜厂等组成,流露了作者对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的依傍。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取游记的写法,以作者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贯穿起故乡的人、物、景和情,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谊。
B.文章以故乡的景和人为经,以触景生情联想起的“梦境”为纬,在过去与现实,真境与幻境的层递交替中,描绘着故乡多彩多姿的风貌。
C.文章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写街道的场景。作者摹写了宰羊人的着装打扮,写不同的人买不同的布料,背后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D.文章结尾写我“把鱼放进淡水缸”,和前面我在街道“挑了两尾活跳的鲫鱼”的内容在结构上遥相呼应,体现了我对家乡生活积极热切的融入和对生命的敬畏。
3.茹志娟和郁达夫的散文写人写景都颇有韵味,请根据文本一画线句和文本二,从语言、表达方式等角度概括二者写作特色的相同之处。
4.文本一多处通过梦境来抒发情感,请分析几次梦境中的作者对故乡的感情的变化。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妈是个寡妇,在赵太爷家帮佣。她对阿Q先生,平时并无大恶感,一边在灶间煮饭,一边同老Q谈天,便是个例证。可是,当阿Q春心大动,用过于鲁直的话向她表示爱情的时候,她却恼了,还向赵太爷打了“小报告”。事后又哭天抹泪儿,仿佛真的被阿Q玷污了一般。阿Q当然受到了赵太爷、假洋鬼子及其奴才们的痛打。

吴妈,为阿Q走向死亡,推了一把力,不管这力是多么小。她得到了什么呢?连一块贞节牌坊也没捞到。得到的反而是小D这类人物的嘲笑:“瞧,这就是阿Q想同她困觉的吴妈!”这是吴妈的悲剧!

进一步想,吴妈嫁给阿Q,有何不好?无非阿Q头上有点癞疮,平日里不着三不着两,有点儿二流子气。但是,阿Q式的造反一旦有点小小的收获,必定不会亏待吴妈。吴妈是阿Q造反的受益者,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当然,政治不能替代爱情。吴妈不爱阿Q,谁也没办法强迫。

然而,吴妈不爱阿Q,似乎与造反,甚而与癞痢头都没关系,是浸淫了吴妈内心的某种传统观念在作怪。爱上阿Q,是丢人现眼,是大逆不道。赵太爷们的是非观俘虏了吴妈的心,使她忘了她与阿Q是同类。

造反的受益者反对造反。这是历史上经久不衰的悲剧。辛亥革命者的血,变成了药,为那些可怜的愚民吃下去。吴妈则更甚,成了赵太爷间接的助手,加速了阿Q的死。她的愚昧,使她成了阿Q的“敌人”。

今天有没有吴妈这样的人,我不敢妄说。

(摘编自苏叔阳《说“吴妈”》)

材料二:

《说“吴妈”》一文对《阿Q正传》里吴妈其人颇多揶揄。我想于此为吴妈一辩。

阿Q求爱被吴妈拒绝,这是千真万确的。但说吴妈向赵太爷打了“小报告”,似乎与事实不合。《阿Q正传》里写得明白。当阿Q突然跪倒向吴妈求爱时,“一刹时中很寂然”,接着是吴妈的一声“阿呀”,之后她就“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可见,问题一经发生,吴妈便呼天抢地,惊动四围,不由得把事情公开了。

吴妈是赵府的女佣,阿Q是赵府的雇工,二者属于“同类”。然而不要忘记,阿Q是那个时代的阿Q,吴妈也是那个时代的吴妈,这就使本属“同类”的他们,在心灵上有所通又有所不通。譬如,阿Q为饥寒困顿所迫,后来终于神往于革命,一心想投奔“革命党”;吴妈却不曾有过这样的觉悟。

自然,倘若为阿Q着想,吴妈即使不同意他的要求,亦当不张扬。可惜,此乃强人之难。我想,对于这个辛亥时期寄人篱下的乡间寡妇说来,这里确有“某种传统观念在作怪”,大概还可能有怕伤“风化”而失掉饭碗的顾忌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好,虑及生计问题也好,吴妈的一言一动,都是合乎情理的,别样的种种设想,反倒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这就说明,吴妈是一个被压迫被奴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悲苦境遇和精神创伤,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强加给她的。明乎此,我们就应该把愤怒的谴责集中指向戕害吴妈的吃人的旧社会,而把同情给予这个卑微而不幸的女人,就像我们同情阿Q一样。

《说“吴妈”》一文中还说,吴妈嫁给阿Q,其实很好,阿Q造反若有所获,必定不会亏待吴妈,而会使她成为“造反的受益者”。这些推论固然也算一种看法,但阿Q的造反毕竟没有成功。我们姑且假设阿Q造反成功了,他还会不会喜欢吴妈呢?这恐怕也武断不得。《阿Q正传》“革命”一章,生动地描述了阿Q对于革命成功的美妙憧憬,其中就有一句值得注意的涉及吴妈的话——“可惜脚太大”。

阿Q式的造反尽管失败了,他的革命要求确实代表了吴妈的利益。吴妈不爱阿Q虽然同造反无关,但她并非“反对革命”,实际是对革命不理解。而要说对革命的近乎正确的理解,阿Q自己也差得远,于是就难免要“大团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和不彻底性,使人振聋发聩。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阿Q们吴妈们共同悲剧的根由所在。不从《阿Q正传》广阔而深邃的时代背景上认识其中的人物,说吴妈是“造反的受益者反对造反”,这就是一种不很妥当的评论了。

我完全理解,《说“吴妈”》是一篇随笔杂感式的文字,其立意主要不在分析《阿Q正传》的文学形象,而是着眼现实,借题生发,企望助力于正在进行的改革大业。作者的这个初衷,当然是好的。但问题在于,文章对吴妈的评论欠准确,它的说服力就不能不因此而减弱。杂文也是一种创作,可夸张,可想象,甚至允许给旧典以新解。然而,对于名著如《阿Q正传》里的人物表示臧否,还是要注意把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如果带上主观随意性,就可能影响立论的科学性。至于说到当前的现实,应该承认,生活中确实存在改革的受益者不理解改革以至非议改革的现象。不过我以为,对于这种现象,也要作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视之为“反对改革”。要促使这些人转变,离不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最终还取决于改革的实践。鲁迅不就说过,“冷笑家的赞成,是在改革见了成效之后”么?!

(摘编自孙士杰《为“吴妈”辩护》)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文认为,评论名著里的人物,应把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否则可能影响立论的科学性。
B.对于“吴妈”,苏文以批判为主,而孙文有批判,也有同情,两文情感态度不一。
C.孙文提出“时代悲剧”说,以此否定了苏文“吴妈悲剧”论,体现出理论的先进性。
D.苏文把幽默和讽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既谈笑风生而又严正冷峭的气势。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太爷们的是非观俘虏了吴妈的心”,可见吴妈趋炎附势、攀富嫌贫,所以拒绝了阿Q的求爱。
B.“阿Q是那个时代的阿Q,吴妈也是那个时代的吴妈”,可见评价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C.“可夸张,可想象,甚至允许给旧典以新解”,可见苏文所谓吴妈被嘲笑等情节未必与原著一致。
D.“冷笑家的赞成,是在改革见了成效之后”,可见要使人们接受改革,关键在于改革的实践成效。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六段画线句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赵秀才)写了一封“黄伞格”的信,托假洋鬼子带上城,而且托他给自己绍介绍介,去进自由党。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
B.(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
C.(阿Q)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
D.“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胡。“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
4.《为“吴妈”辩护》是一篇颇具说服力的驳论文,请简要分析其在说理上的特点。
5.材料二最后一段透露出《说“吴妈”》一文的立意,请据此将材料一的结尾补充完整,使文章语意连贯,主旨分明。100字左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岭被认为是中国南北分水岭,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提出的“北岭淮水”说,是近代以来最早以秦岭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观点。中国地理自古以南北来划分,少以东西来界定,因秦岭阻隔,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既有“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铁马秋风”的南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也存在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迥异生活方式。

以秦岭为轴心地带形成的华夏文明具有鲜明的南北文化差异,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具有强烈的南北意识,文化的各个分支均有南北分流情形。然而中国人的南北意识不是早就有的,秦汉时,“汉文化的核心地带,一直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关中和山东,曾是两个高度的开发区”。汉唐文献中,秦岭之南经常被描述为沼泽与丛林之地,到处是烟瘴之气、怪鸟异兽,故而开发较迟。及至晋室南迁,才初步改变北方经济、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态势。

中国南北疆域分化,南北自然、人文景观存在差异。秦岭具有横亘东西、划分南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麓开拓、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南北意识逐渐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历史上秦、汉、隋、唐、元、清都有秦岭南北疆域空间和政权上“大一统”的行政区划。晋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国又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划分而分裂,从而出现南北中国的局势。从十一到二十世纪,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也存在南北分流的现象。中国哲学,春秋时孔墨在北,老庄在南。北方兴盛儒学,南方尤喜道家。《春秋繁露》及其他经说,北学之代表;《淮南子》及其他辞赋,南学之典范。文学艺术的南北分化特征也很鲜明。黄河流域的《诗经》与长江流域的《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的两座高峰。南北朝时,北朝诗歌常有慷慨悲壮之气,南朝辞赋多有婉丽柔媚之美。

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远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在秦岭一带繁衍生息,发展绵延。秦岭北麓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文化摇篮,是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化基因产生源地。沿着渭河流域向东形成一条华夏文明中心轴,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秦岭南麓的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刘邦在此经过长时期力量积淀,入关中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族都与发祥于汉中的西汉帝国有密切关系,汉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

秦岭重峰叠嶂,河溪纵横,山中云气变幻、四季景色壮美,骊山晚照、华岳仙掌、太白积雪皆为秦岭著名景观,这孕育了相当发达的山水隐逸文化。隐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最早是与“出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有才能却无法出仕,或暂不出仕的士人,隐居山中,或求志,或避世,或待仕,或悟道修行。唐时有很多名士隐居终南山中与达官贵人结交,借此走上仕途之路,唐人称之为“终南捷径”。伟大的山水诗人王维半官半隐于秦岭,在辋川隐居时,将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禅境,富有意趣。

秦岭山水文化包括山水诗文、山水画、园林艺术。历代文人墨客或隐居秦岭,或游历于此,写下流传千古的诸多诗篇,既有对秦岭的整体描述,也有对各山岭、山脉的吟咏,由此构成绚丽的秦岭山水文学。以秦岭山水为创作对象,中国北方山水画取得突出成就,王维所绘的《辋川图》,对后世山水画产生巨大影响。北宋著名画家关仝、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对华山、终南山潜心揣摩临摹,对景造意,自成一家,其作品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虽然秦岭阻隔南北,文化也存在南北差别,但自古以来秦岭南北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在进行。秦岭山中诸多河流形成的天然河谷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自东至西,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皆是沟通南北的著名古道。这四条古道均通达汉中盆地,在陕西境内被称为泰古道,从汉中进入四川后则被称为蜀道。子午道开通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全长在千里以上,长而险,沿途居民很少,汉代全程均无行政建置,一般不为人所用。傥骆道开通时间约在两汉之间,在跨越秦岭四条道路中最短,道路沿途多坡坂,且骆水与傥水之间隔水距离较长,行走不易,故这条道路通行耗时最长。褒斜道由秦岭北侧的斜水谷地与南侧的褒水谷地组成,整个道路多谷地少坡阪,且里程不足八百里,成为秦汉魏晋各代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主要交通道路;褒斜道早在西周时期已开通。陈仓道北起今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此道被称为“陈仓道”;陈仓道的开通应在商周之际,历史久远,道路长达一千二百里,沿途多山间谷地,不但易行走,而且适宜居住,村落相连,故秦汉时期沿道路设有故道、河池、沮县三个县级建置,唐代设有风州、兴州两个州级建置。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道路建设蓬勃发展,改写了古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交通道路的畅达,带来南北文化交流的便利。南北文化交融以唐为最。贞观初,孔颖达、颜师古等奉诏撰《五经正义》,有折中南北之意。书家欧阳修、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皆兼北碑南帖之长,别开生面。近世以来,汽车、轮船、铁路沟通南北,文化和合而趋于统一。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在秦岭南北的黄河与长江间推移,华夏文明在南北地域空间上展开,南北文化区分与融合状态,秦岭是其发展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白宽犁《秦岭与华夏文明初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秦岭阻隔形成南北迥异的生活方式,张相文提出“北岭淮水”说,认为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
B.南北自然地理的差异,促使中国人的南北意识在秦汉时期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
C.秦岭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在此产生的汉文化影响了东亚文明的发展。
D.秦岭南北文化存在着差别,但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存在,陈仓道等古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与《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的两座高峰,也是中国文化存在南北分流的例证。
B.秦岭壮美的风景孕育出的山水隐逸文化与士人关系密切,隐居与出仕成为隐逸文化的一体两面。
C.北宋画家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以秦岭山色为对象进行创作,所以他的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D.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秦岭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多重关系,论述了以秦岭为分界线中国南北的区分与融合。
3.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关于秦岭古道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沟通南北的秦岭古道在天然河谷基础上形成,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B.因为子午道道路长且险,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汉朝廷又开通了路途最短的傥骆道。
C.《华阳国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之师进军道路可能是褒斜道。
D.陈仓道沿途多山间谷地,易行走,秦汉在此建州立县,出现了村落相连的景象。
4.请结合材料内容,从自然、人文两个角度为秦岭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 不超过30个字。   
5.秦岭于华夏文明而言有哪些重要意义? 请结合材料加以梳理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生成的,逐渐演化成为现在所呈现的形状。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反映出类似的思想萌芽。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盘古开天地”传说。三国时期徐整编撰的《三五历纪》一书中有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与基督教文明的创世纪传说相比,盘古开天地传说的神创论色彩比较淡:导致天地开辟的因素是自然本身所蕴含的阴气和阳气,甚至盘古本身也有一个诞生成长的过程;宇宙的现状是宇宙长期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

到了西汉,事情有了转机。《淮南子·天文训》指出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不分的气,这团气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导致阴阳二气的分离。阳气轻清,飞扬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物衍生。显然,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至此,中国古代的宇宙演化理论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理论的繁荣阶段。

在汉代的宇宙演化理论中,东汉张衡的学说值得一提。他在《灵宪》一文中提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在这里,张衡描绘的宇宙演化的最后格局与《淮南子》中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关系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与当时天文界存在着的浑盖之争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既然阳气轻清,理应上扬,它为什么不上浮形成天,而是要包在地外?对此,在张衡的理论中找不出合理的答案来,这就形成了一对新的矛盾。汉代宇宙演化理论全面繁荣的景象,到张衡这里戛然而止。

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成熟是以南宋朱熹学说的问世为标志的。他不再从阴阳二气的性质出发,而是从其运行角度出发,用习见的旋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合理地说明了浑天格局的形成原因。该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对欧洲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某种影响。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在古代社会,神话传说最容易与天文学发生联系,“女娲补天”就是一例。《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女娲炼石补天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界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固体天壳观念。苍天既然能产生裂隙,该裂隙能用固体的五色石来修补,说明天本身一定是固体的。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学说中,有像宣夜说那样,主张天没有质地,纯粹是气组成的。但在天文学家那里,这样的观点从来就没有被认可过。原因在于,当人们仰视天象时,会看到恒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围绕大地旋转,彼此之间的距离永远保持不变,古人无地球自转之说,除了认为天是固体的、恒星镶嵌于其上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这里我们看到,古人在构思神话时,是如何受到他们所拥有的科学知识的影响的。

“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说法,更多地是借重于盖天说,因为盖天说的天上地下模式为人神分离提供了理想的依据。若采用浑天说,则很难想像神如何能够居住于人之脚下。但盖天说也有问题,其理论缺陷的关键在于固体的天硕大厚重,如何能够在地的上方悬空而不坠落?实际上,盖天说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时,对这一问题预先是有所考虑的。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既然是轻的,就不存在坍塌的危险。但这一理论预设与人们的直观感觉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去甚远。换言之,《淮南子》的作者在其文中杂用了神话来解释天文学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以之使自己的理论保持形式上的完整性。

(摘编自关增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文学知识探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与天文学的关系来看,“盘古开天地”是有关宇宙结构的传说,“女娲补天”则是有关宇宙生成的神话。
B.要讨论产生宇宙的原初物质是否存在,合理的答案只能是“无”,因此,老子的看法体现了逻辑的必然。
C.《淮南子》的作者由于受到科学知识的局限,在讲述宇宙理论时插入神话传说,以此来保持形式完整。
D.材料一以时间串联我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发展历程,材料二则从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探寻相关天文学知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天文学关系密切,材料一将盘古开天地传说与创世纪传说对比,指出宇宙的产生主要是大自然内部因素的结果。
B.《淮南子·天文训》与张衡均提及天地关系问题,前者体现的是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后者则与盖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相一致。
C.古人在构思人神关系时认为,盖天说主张的天地模式比浑天说更为理想,由此可见,盖天说更为古代天文学家所认同。
D.古人在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时,更重视的是直观感觉与实际校验情况,这与关增建在《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的观点一致。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浑天说观点的一项是(     
A.《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B.《晋书·天文志》:“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瞥精绝,故苍苍然也……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C.杨雄在高山顶上取一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
D.《晋书·天文志》:“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历程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宇宙生于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宇宙生成演化理论的形成,因为古人无法说清宇宙创生的具体过程。
B.在张衡之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步入了缓慢期,这与其无法合理地解释宇宙结构的生成原因有关。
C.《淮南子》赋予阴阳二气不同的性质,它们因此而形成天地,这显然也影响到了“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
D.朱熹从运动的角度构建出合理的宇宙演化模型,这成为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果。
5.阴阳学说对我国古人认识宇宙有哪些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