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09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故乡情

茹志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同感。这是一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感情。

说实在话,世上有着许许多多比乡土更加美、更加怡人的地方。但独有故乡却是“我的”,它像母亲一样,无可选择。美的,不够美的,都一样,是亲爱的,是“我的”。它不会让人时时挂念,却能令人终生难以忘怀。这就是故乡,人人都有的故土之情。

绍兴是我的祖籍,我没有在这里住过,对它并不熟稔。绍兴话亦只是小时候听祖母说过,但不知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使我向往。为了探望故土,为了聆听乡音,我来到了绍兴。

小路引我走过一个小村尾,一团绿雾似的小竹园,掩映着一排白灰墙乌板门。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不知哪里受了委屈来,抹着眼睛,裤脚吊到小腿上,散了半边的辫子遮着她有一点点脏的半边红脸蛋,独自寂寞地走在竹后面。我猜,在那紧闭着的黑板门中,总有一扇是她家的。

啊!家,是了,是家。哦,故乡。没有我的家的故乡!从前,当我也像这女孩这么大的时候,你不曾好好待我过。记得么,你让我走在那石板路的深巷里,两边偌高的风火墙把我隔在外面,连想象的翅膀都无法飞越。那幼稚的想象,无非只是想到里面有一张眠床,有一碗热饭,有一点点不那么冷的暖意。这就是我心目中“家”的全体,这就是我所能有的、最美妙的想象。故乡,故乡,我在你身边做过多少次“家”的梦,多少次问过我唯一的亲人,说:“奶奶,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窝’呢?……”

没有我的“窝”的故乡啊!你未曾好好待我过,然而却在梦中无数次地使我萦回。我梦见故乡的天,故乡的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因为,你给我的就是这些,因为,我把这些就当做我的家。我的家啊,总是席卷了所有的荒漠、贫瘠,顶着一片黄苍苍的穹苍,四周围垂着灰蒙蒙的暮霭,当中缀着一弯淡淡的孤月,反复地出现在我的梦里。多么冷啊!你冰醒了我少年时代的梦。我走了,我不能总看着你那凄恻的面容。

我也做过好的梦。那是在后来,在巍峨的孟良崖上,在马衔嚼、人轻装的陇海路旁,在济南解放的捷报声里,在白雪皑皑的淮海平原上。在那冷的北方,我梦见了温暖的故乡,梦见一个青山郁郁、绿水悠悠的故乡。那里有白米饭乌干菜,有自家的冬笋,有野生的蘑菇,有鲜红的杨梅,有金黄的蜜橘,有青布蓝衫的姑娘,有母亲般的温柔关注。没有我的家的故乡,却给了远来的战士暖和和的床,热腾腾的饭。多么好的故乡,多么美的梦啊!

绕过了小村尾,石板路接着石拱桥。傍河的小镇,沿河伸开了一条街道。豆腐担连着鲜鱼摊,担儿前的人多,摊儿前的人少。点心店里热气腾腾,倒并不客满,布店柜台边却站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富裕的人置冬装,更富裕的人在买花的确良。立冬刚过,有人已在筹备添夏天的衣裳。有名的“羊肉银水”,驮着一杆秤,敞着一件盖屁股的棉袄,背脊上的面子已不知去向,露出的棉花,远看就像一件羊皮背心。一顶新的罗宋帽,高高地顶在头上,帽顶款款地歪在一边,像京戏里的武生模样。他急匆匆赶过人群,作兴要赶去宰羊。我和老友蹲在卖鱼的木盆边,挑了两尾活跳的鲫鱼,放在小篮里,任它干张合着嘴,我们自顾慢慢地走。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看了那个校办的袜厂。

厂,就是一个大客堂,里面坐了二十多个姑娘,摇着二十多部摇袜机,“喳喳喳”地摇完袜筒,就左一针右一针地挑袜跟,手是飞快的。挑完袜跟就“喳喳喳”地摇脚筒。

这机器,这操作,这程序,我熟悉,我见过的。不是在梦里,是真的,是在五十年之前,我暂住在杭州那危危的小阁楼里,房东聋奶奶的女儿就整天在楼下“喳喳喳”地摇着这个。不过那时她摇的不是尼龙袜,是线袜。这“喳喳”的声音,伴着她轻轻哼的“的笃”调,让人感到凄婉和寂寞。

这机器我见过,这操作我熟悉,只是少了那凄楚的轻哼。真的,我后来梦见的情景要比这个好。那好的梦里,似乎是在一个锃亮发光的展览大厅里,一部锃亮发光的立式机器,由工人一按电钮,几秒钟就拿出了一只夹花尼龙袜。我想着我的梦,走出了那间客堂工厂。可是一抬头,只见我已走到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大排三层楼的楼房已大致完工,只差些门窗之类、木匠师傅的功夫了。人家告诉我,这是造的校舍和教室,人家又告诉我,这就是用那“喳喳”响的摇袜利润建起的。我走了,摇袜机的声音已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但是依然还是“喳喳!喳喳!”地回响在我的心里。用它陈旧的方式,古老的声音,竭尽自己所能,一圈又一圈地转着,摇着,为了三层楼的楼房,为了农民的冬装和夏衫,为了四个现代化,老老实实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哦!于是在那好的梦的前面,我又看见那些盖着花手帕的小竹篮,那些穿着布鞋的匆匆脚步……我也该动身了,太阳已升得老高,还有三里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过去,篮里的鱼,还在干渴地张合着小嘴。

石拱桥连着石板路,石板路带我回到老友家的村头,看见路上相遇过的那些姑娘,已换下干净的新布鞋,脱下了山青水绿的新衣裳,正蹲在河埠头洗菜,正“啰啰”地唤着小鸡小鸭……我赶紧回到了不是我家的“家”里,把鱼放进淡水缸里,干搁了两个钟头的鲫鱼,居然又悠悠地游了起来。

故乡,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故乡。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

(有删改)

文本二: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篇说“这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感情”,但在文中作者又用女性细腻的笔触,极为准确地将这种难以言表的“寻根”之情形象真实地描述于笔端。
B.文章中故乡在一个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孩子记忆里留下了凄凉和悲伤,但是长大后,作者仍旧不变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这份情感感人至深。
C.文章写五十年前“我”听到聋奶奶女儿的摇线袜的声音,是意在强调我对故乡校办袜厂姑娘们织袜流程的熟悉,流露了作者的亲切欣喜之情。
D.文章结尾作者感慨“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故乡”,这“实实在在”就是由文中的板门、女孩、石板路、袜厂等组成,流露了作者对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的依傍。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取游记的写法,以作者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贯穿起故乡的人、物、景和情,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谊。
B.文章以故乡的景和人为经,以触景生情联想起的“梦境”为纬,在过去与现实,真境与幻境的层递交替中,描绘着故乡多彩多姿的风貌。
C.文章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写街道的场景。作者摹写了宰羊人的着装打扮,写不同的人买不同的布料,背后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D.文章结尾写我“把鱼放进淡水缸”,和前面我在街道“挑了两尾活跳的鲫鱼”的内容在结构上遥相呼应,体现了我对家乡生活积极热切的融入和对生命的敬畏。
3.茹志娟和郁达夫的散文写人写景都颇有韵味,请根据文本一画线句和文本二,从语言、表达方式等角度概括二者写作特色的相同之处。
4.文本一多处通过梦境来抒发情感,请分析几次梦境中的作者对故乡的感情的变化。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妈是个寡妇,在赵太爷家帮佣。她对阿Q先生,平时并无大恶感,一边在灶间煮饭,一边同老Q谈天,便是个例证。可是,当阿Q春心大动,用过于鲁直的话向她表示爱情的时候,她却恼了,还向赵太爷打了“小报告”。事后又哭天抹泪儿,仿佛真的被阿Q玷污了一般。阿Q当然受到了赵太爷、假洋鬼子及其奴才们的痛打。

吴妈,为阿Q走向死亡,推了一把力,不管这力是多么小。她得到了什么呢?连一块贞节牌坊也没捞到。得到的反而是小D这类人物的嘲笑:“瞧,这就是阿Q想同她困觉的吴妈!”这是吴妈的悲剧!

进一步想,吴妈嫁给阿Q,有何不好?无非阿Q头上有点癞疮,平日里不着三不着两,有点儿二流子气。但是,阿Q式的造反一旦有点小小的收获,必定不会亏待吴妈。吴妈是阿Q造反的受益者,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当然,政治不能替代爱情。吴妈不爱阿Q,谁也没办法强迫。

然而,吴妈不爱阿Q,似乎与造反,甚而与癞痢头都没关系,是浸淫了吴妈内心的某种传统观念在作怪。爱上阿Q,是丢人现眼,是大逆不道。赵太爷们的是非观俘虏了吴妈的心,使她忘了她与阿Q是同类。

造反的受益者反对造反。这是历史上经久不衰的悲剧。辛亥革命者的血,变成了药,为那些可怜的愚民吃下去。吴妈则更甚,成了赵太爷间接的助手,加速了阿Q的死。她的愚昧,使她成了阿Q的“敌人”。

今天有没有吴妈这样的人,我不敢妄说。

(摘编自苏叔阳《说“吴妈”》)

材料二:

《说“吴妈”》一文对《阿Q正传》里吴妈其人颇多揶揄。我想于此为吴妈一辩。

阿Q求爱被吴妈拒绝,这是千真万确的。但说吴妈向赵太爷打了“小报告”,似乎与事实不合。《阿Q正传》里写得明白。当阿Q突然跪倒向吴妈求爱时,“一刹时中很寂然”,接着是吴妈的一声“阿呀”,之后她就“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可见,问题一经发生,吴妈便呼天抢地,惊动四围,不由得把事情公开了。

吴妈是赵府的女佣,阿Q是赵府的雇工,二者属于“同类”。然而不要忘记,阿Q是那个时代的阿Q,吴妈也是那个时代的吴妈,这就使本属“同类”的他们,在心灵上有所通又有所不通。譬如,阿Q为饥寒困顿所迫,后来终于神往于革命,一心想投奔“革命党”;吴妈却不曾有过这样的觉悟。

自然,倘若为阿Q着想,吴妈即使不同意他的要求,亦当不张扬。可惜,此乃强人之难。我想,对于这个辛亥时期寄人篱下的乡间寡妇说来,这里确有“某种传统观念在作怪”,大概还可能有怕伤“风化”而失掉饭碗的顾忌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好,虑及生计问题也好,吴妈的一言一动,都是合乎情理的,别样的种种设想,反倒不符合生活的真实。这就说明,吴妈是一个被压迫被奴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其悲苦境遇和精神创伤,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强加给她的。明乎此,我们就应该把愤怒的谴责集中指向戕害吴妈的吃人的旧社会,而把同情给予这个卑微而不幸的女人,就像我们同情阿Q一样。

《说“吴妈”》一文中还说,吴妈嫁给阿Q,其实很好,阿Q造反若有所获,必定不会亏待吴妈,而会使她成为“造反的受益者”。这些推论固然也算一种看法,但阿Q的造反毕竟没有成功。我们姑且假设阿Q造反成功了,他还会不会喜欢吴妈呢?这恐怕也武断不得。《阿Q正传》“革命”一章,生动地描述了阿Q对于革命成功的美妙憧憬,其中就有一句值得注意的涉及吴妈的话——“可惜脚太大”。

阿Q式的造反尽管失败了,他的革命要求确实代表了吴妈的利益。吴妈不爱阿Q虽然同造反无关,但她并非“反对革命”,实际是对革命不理解。而要说对革命的近乎正确的理解,阿Q自己也差得远,于是就难免要“大团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软弱和不彻底性,使人振聋发聩。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阿Q们吴妈们共同悲剧的根由所在。不从《阿Q正传》广阔而深邃的时代背景上认识其中的人物,说吴妈是“造反的受益者反对造反”,这就是一种不很妥当的评论了。

我完全理解,《说“吴妈”》是一篇随笔杂感式的文字,其立意主要不在分析《阿Q正传》的文学形象,而是着眼现实,借题生发,企望助力于正在进行的改革大业。作者的这个初衷,当然是好的。但问题在于,文章对吴妈的评论欠准确,它的说服力就不能不因此而减弱。杂文也是一种创作,可夸张,可想象,甚至允许给旧典以新解。然而,对于名著如《阿Q正传》里的人物表示臧否,还是要注意把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如果带上主观随意性,就可能影响立论的科学性。至于说到当前的现实,应该承认,生活中确实存在改革的受益者不理解改革以至非议改革的现象。不过我以为,对于这种现象,也要作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视之为“反对改革”。要促使这些人转变,离不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最终还取决于改革的实践。鲁迅不就说过,“冷笑家的赞成,是在改革见了成效之后”么?!

(摘编自孙士杰《为“吴妈”辩护》)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文认为,评论名著里的人物,应把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否则可能影响立论的科学性。
B.对于“吴妈”,苏文以批判为主,而孙文有批判,也有同情,两文情感态度不一。
C.孙文提出“时代悲剧”说,以此否定了苏文“吴妈悲剧”论,体现出理论的先进性。
D.苏文把幽默和讽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既谈笑风生而又严正冷峭的气势。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太爷们的是非观俘虏了吴妈的心”,可见吴妈趋炎附势、攀富嫌贫,所以拒绝了阿Q的求爱。
B.“阿Q是那个时代的阿Q,吴妈也是那个时代的吴妈”,可见评价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C.“可夸张,可想象,甚至允许给旧典以新解”,可见苏文所谓吴妈被嘲笑等情节未必与原著一致。
D.“冷笑家的赞成,是在改革见了成效之后”,可见要使人们接受改革,关键在于改革的实践成效。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六段画线句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赵秀才)写了一封“黄伞格”的信,托假洋鬼子带上城,而且托他给自己绍介绍介,去进自由党。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
B.(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
C.(阿Q)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
D.“革命了……你知道?……”阿Q说得很含胡。“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
4.《为“吴妈”辩护》是一篇颇具说服力的驳论文,请简要分析其在说理上的特点。
5.材料二最后一段透露出《说“吴妈”》一文的立意,请据此将材料一的结尾补充完整,使文章语意连贯,主旨分明。100字左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岭被认为是中国南北分水岭,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提出的“北岭淮水”说,是近代以来最早以秦岭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观点。中国地理自古以南北来划分,少以东西来界定,因秦岭阻隔,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既有“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铁马秋风”的南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也存在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迥异生活方式。

以秦岭为轴心地带形成的华夏文明具有鲜明的南北文化差异,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具有强烈的南北意识,文化的各个分支均有南北分流情形。然而中国人的南北意识不是早就有的,秦汉时,“汉文化的核心地带,一直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关中和山东,曾是两个高度的开发区”。汉唐文献中,秦岭之南经常被描述为沼泽与丛林之地,到处是烟瘴之气、怪鸟异兽,故而开发较迟。及至晋室南迁,才初步改变北方经济、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态势。

中国南北疆域分化,南北自然、人文景观存在差异。秦岭具有横亘东西、划分南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麓开拓、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南北意识逐渐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历史上秦、汉、隋、唐、元、清都有秦岭南北疆域空间和政权上“大一统”的行政区划。晋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国又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划分而分裂,从而出现南北中国的局势。从十一到二十世纪,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也存在南北分流的现象。中国哲学,春秋时孔墨在北,老庄在南。北方兴盛儒学,南方尤喜道家。《春秋繁露》及其他经说,北学之代表;《淮南子》及其他辞赋,南学之典范。文学艺术的南北分化特征也很鲜明。黄河流域的《诗经》与长江流域的《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的两座高峰。南北朝时,北朝诗歌常有慷慨悲壮之气,南朝辞赋多有婉丽柔媚之美。

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远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在秦岭一带繁衍生息,发展绵延。秦岭北麓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文化摇篮,是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华夏文化基因产生源地。沿着渭河流域向东形成一条华夏文明中心轴,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秦岭南麓的汉中是汉文化发祥地,刘邦在此经过长时期力量积淀,入关中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今天的汉字、汉语、汉族都与发祥于汉中的西汉帝国有密切关系,汉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亦有深远影响。

秦岭重峰叠嶂,河溪纵横,山中云气变幻、四季景色壮美,骊山晚照、华岳仙掌、太白积雪皆为秦岭著名景观,这孕育了相当发达的山水隐逸文化。隐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最早是与“出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有才能却无法出仕,或暂不出仕的士人,隐居山中,或求志,或避世,或待仕,或悟道修行。唐时有很多名士隐居终南山中与达官贵人结交,借此走上仕途之路,唐人称之为“终南捷径”。伟大的山水诗人王维半官半隐于秦岭,在辋川隐居时,将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禅境,富有意趣。

秦岭山水文化包括山水诗文、山水画、园林艺术。历代文人墨客或隐居秦岭,或游历于此,写下流传千古的诸多诗篇,既有对秦岭的整体描述,也有对各山岭、山脉的吟咏,由此构成绚丽的秦岭山水文学。以秦岭山水为创作对象,中国北方山水画取得突出成就,王维所绘的《辋川图》,对后世山水画产生巨大影响。北宋著名画家关仝、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对华山、终南山潜心揣摩临摹,对景造意,自成一家,其作品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虽然秦岭阻隔南北,文化也存在南北差别,但自古以来秦岭南北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在进行。秦岭山中诸多河流形成的天然河谷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自东至西,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皆是沟通南北的著名古道。这四条古道均通达汉中盆地,在陕西境内被称为泰古道,从汉中进入四川后则被称为蜀道。子午道开通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全长在千里以上,长而险,沿途居民很少,汉代全程均无行政建置,一般不为人所用。傥骆道开通时间约在两汉之间,在跨越秦岭四条道路中最短,道路沿途多坡坂,且骆水与傥水之间隔水距离较长,行走不易,故这条道路通行耗时最长。褒斜道由秦岭北侧的斜水谷地与南侧的褒水谷地组成,整个道路多谷地少坡阪,且里程不足八百里,成为秦汉魏晋各代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主要交通道路;褒斜道早在西周时期已开通。陈仓道北起今宝鸡市,宝鸡古称陈仓,故此道被称为“陈仓道”;陈仓道的开通应在商周之际,历史久远,道路长达一千二百里,沿途多山间谷地,不但易行走,而且适宜居住,村落相连,故秦汉时期沿道路设有故道、河池、沮县三个县级建置,唐代设有风州、兴州两个州级建置。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道路建设蓬勃发展,改写了古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交通道路的畅达,带来南北文化交流的便利。南北文化交融以唐为最。贞观初,孔颖达、颜师古等奉诏撰《五经正义》,有折中南北之意。书家欧阳修、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皆兼北碑南帖之长,别开生面。近世以来,汽车、轮船、铁路沟通南北,文化和合而趋于统一。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在秦岭南北的黄河与长江间推移,华夏文明在南北地域空间上展开,南北文化区分与融合状态,秦岭是其发展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白宽犁《秦岭与华夏文明初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秦岭阻隔形成南北迥异的生活方式,张相文提出“北岭淮水”说,认为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
B.南北自然地理的差异,促使中国人的南北意识在秦汉时期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
C.秦岭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在此产生的汉文化影响了东亚文明的发展。
D.秦岭南北文化存在着差别,但文化交流与融合始终存在,陈仓道等古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与《楚辞》是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文学的两座高峰,也是中国文化存在南北分流的例证。
B.秦岭壮美的风景孕育出的山水隐逸文化与士人关系密切,隐居与出仕成为隐逸文化的一体两面。
C.北宋画家范宽常年居住关陕一带,以秦岭山色为对象进行创作,所以他的山水画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高峰。
D.本文从不同角度探究秦岭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多重关系,论述了以秦岭为分界线中国南北的区分与融合。
3.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关于秦岭古道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沟通南北的秦岭古道在天然河谷基础上形成,改写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历史。
B.因为子午道道路长且险,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汉朝廷又开通了路途最短的傥骆道。
C.《华阳国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之师进军道路可能是褒斜道。
D.陈仓道沿途多山间谷地,易行走,秦汉在此建州立县,出现了村落相连的景象。
4.请结合材料内容,从自然、人文两个角度为秦岭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 不超过30个字。   
5.秦岭于华夏文明而言有哪些重要意义? 请结合材料加以梳理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生成的,逐渐演化成为现在所呈现的形状。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反映出类似的思想萌芽。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盘古开天地”传说。三国时期徐整编撰的《三五历纪》一书中有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与基督教文明的创世纪传说相比,盘古开天地传说的神创论色彩比较淡:导致天地开辟的因素是自然本身所蕴含的阴气和阳气,甚至盘古本身也有一个诞生成长的过程;宇宙的现状是宇宙长期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

到了西汉,事情有了转机。《淮南子·天文训》指出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不分的气,这团气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导致阴阳二气的分离。阳气轻清,飞扬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物衍生。显然,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至此,中国古代的宇宙演化理论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理论的繁荣阶段。

在汉代的宇宙演化理论中,东汉张衡的学说值得一提。他在《灵宪》一文中提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在这里,张衡描绘的宇宙演化的最后格局与《淮南子》中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关系截然不同。之所以如此,与当时天文界存在着的浑盖之争有密切的关系。

但是,既然阳气轻清,理应上扬,它为什么不上浮形成天,而是要包在地外?对此,在张衡的理论中找不出合理的答案来,这就形成了一对新的矛盾。汉代宇宙演化理论全面繁荣的景象,到张衡这里戛然而止。

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成熟是以南宋朱熹学说的问世为标志的。他不再从阴阳二气的性质出发,而是从其运行角度出发,用习见的旋涡现象比拟宇宙演化,合理地说明了浑天格局的形成原因。该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对欧洲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某种影响。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在古代社会,神话传说最容易与天文学发生联系,“女娲补天”就是一例。《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女娲炼石补天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界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固体天壳观念。苍天既然能产生裂隙,该裂隙能用固体的五色石来修补,说明天本身一定是固体的。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结构学说中,有像宣夜说那样,主张天没有质地,纯粹是气组成的。但在天文学家那里,这样的观点从来就没有被认可过。原因在于,当人们仰视天象时,会看到恒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围绕大地旋转,彼此之间的距离永远保持不变,古人无地球自转之说,除了认为天是固体的、恒星镶嵌于其上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这里我们看到,古人在构思神话时,是如何受到他们所拥有的科学知识的影响的。

“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说法,更多地是借重于盖天说,因为盖天说的天上地下模式为人神分离提供了理想的依据。若采用浑天说,则很难想像神如何能够居住于人之脚下。但盖天说也有问题,其理论缺陷的关键在于固体的天硕大厚重,如何能够在地的上方悬空而不坠落?实际上,盖天说在构建自己的理论时,对这一问题预先是有所考虑的。盖天家们主张阳气轻清,上浮为天。既然是轻的,就不存在坍塌的危险。但这一理论预设与人们的直观感觉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去甚远。换言之,《淮南子》的作者在其文中杂用了神话来解释天文学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以之使自己的理论保持形式上的完整性。

(摘编自关增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文学知识探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与天文学的关系来看,“盘古开天地”是有关宇宙结构的传说,“女娲补天”则是有关宇宙生成的神话。
B.要讨论产生宇宙的原初物质是否存在,合理的答案只能是“无”,因此,老子的看法体现了逻辑的必然。
C.《淮南子》的作者由于受到科学知识的局限,在讲述宇宙理论时插入神话传说,以此来保持形式完整。
D.材料一以时间串联我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的发展历程,材料二则从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探寻相关天文学知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天文学关系密切,材料一将盘古开天地传说与创世纪传说对比,指出宇宙的产生主要是大自然内部因素的结果。
B.《淮南子·天文训》与张衡均提及天地关系问题,前者体现的是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后者则与盖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型相一致。
C.古人在构思人神关系时认为,盖天说主张的天地模式比浑天说更为理想,由此可见,盖天说更为古代天文学家所认同。
D.古人在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时,更重视的是直观感觉与实际校验情况,这与关增建在《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的观点一致。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浑天说观点的一项是(     
A.《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
B.《晋书·天文志》:“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瞥精绝,故苍苍然也……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C.杨雄在高山顶上取一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
D.《晋书·天文志》:“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历程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宇宙生于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宇宙生成演化理论的形成,因为古人无法说清宇宙创生的具体过程。
B.在张衡之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演化理论步入了缓慢期,这与其无法合理地解释宇宙结构的生成原因有关。
C.《淮南子》赋予阴阳二气不同的性质,它们因此而形成天地,这显然也影响到了“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
D.朱熹从运动的角度构建出合理的宇宙演化模型,这成为中国古代宇宙演化理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果。
5.阴阳学说对我国古人认识宇宙有哪些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惠嫂

王宗元

在柴达木盆地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我认识了一位名叫李婉丽的上海姑娘。她是代表一个女子勘探组出席这次会议的——她们在唐古拉山区经历了极艰苦的七天七夜,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大矿区的初探工作。

你现在蛮像个高原人了,我说,南方来的女孩子们,刚来很不习惯吧?

嗳唷,你问这个吗?她活泼地起了右眉,怎么说呢?给你说说高原给我的第一课吧!

她就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一天的傍晚,一辆货车驾驶宝里坐着一个刚毕业的十七岁的姑娘,那就是我。自从噶尔穆上了车,我就觉得浑身发冷,许多关节作疼。想起人们传说的高山病,我心里有点怕,照这样疼下去,可怎么工作呢?

司机小刘说:晚上赶到昆仑山口,大约我的面色很难看,他又补充道,不远,一百多公里!

刚搭车的时候,小刘听说我是地质学校毕业的,自愿到高原工作,对我非常热情,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了一串高原探宝的故事。

可我身上难过,实在没精神多说话。记得最难受时,我问过这样一句话:刘同志,在那个什么山口,会不会有回去的车?

他扭头看了看我,冷冰冰地说: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汽车站长!过了一会,他又嘟嘟囔囔:哼,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

当时我没听清他说什么草,只盘算着;是坚持往前走?还是真的返回呢?不知过了多久,猛听得小刘说:喂,下车吧!

我提着挂包迈出车门,腿一软,差点碰在车厢上,小刘赶紧伸手把我扶住了。在明亮的月光下,对面有一排小窑洞,两三只窗口闪出灯光。我迷迷糊糊地跟着小刘走到一个灯光明亮的地方,一掀门帘,就有一股热气扑上身来。

小刘说:惠嫂,给你引来一位女同志!

隐约看见一个身材壮健的女人走过来。哟,真的,哪里来的这么个俊闺女?不舒服,先在我这躺一会吧!说着像一阵风似的,扶我躺下去。

我忽然想起来的路上,有人说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在远离人烟的高山上经营了一个司机之家,使长途跋涉的人们得到无限温暖。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过来,忘记了自己在什么地方。

你就在我这里睡吧,陪我说说话,老惠不在,领着勘察队找煤油去了!惠嫂一面铺着炕,一面这样说。

现在好些吗?

我点点头说:好多啦!

就是这么回事,撑两天就过去了。惠嫂把下巴搁在枕头上,开始了她的讲述。我刚来的时候,说起来笑死人!一下汽车我就哭了:这里成年八辈子穿棉袄,不长五谷,连棵树都瞧不见!老惠慢腾腾地说:‘眼下不好,咱们不会建设么!’我说:‘呸!等你这地方建设好,老娘的腿巴骨能当打锣捶了!’他生了气,骂我‘你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

什么草?我突然记起小刘的话。

惠嫂说:他骂我:‘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啊!这是这块地方最厉害的一句骂人话了,你也听见过吗?

我连忙摇了摇头,脸一下红到了脖根。惠嫂,这棵草到底是怎么回事?”“去年,我那老头子修青藏公路,得了坏血病,带七个病号来这昆仑山休养。那会,这里是个转运站,只有两顶帐篷,许多人都想家了。他是个领导,想家也不能说啊,就自己到山坡上转,看见了这棵草。昆仑山上暖和的日子有数几天,你看这草,地面刚一解冻,它就急急忙忙钻出来,连叶子也顾不得长,就抽苔,蹿个三寸四寸,赶快开花、结籽,等到下第一次霜。它倒已经胜利地完成任务了。老惠在草跟前发狠地说:你不过是一棵柔弱的草,你还能在高原上扎下根,开花结籽。我堂堂的共产党员,难道不如你!’后来他就拔下这棵草,像捧着宝贝似的回到帐篷里,跟大伙开了个会,大家都像发誓似的说:‘不信我们不如这棵草,老惠,你把它挂在咱们头顶!’这些人硬凭着狠心把窑洞修成了,从此就留下了这句话……

我听着,紧咬着牙齿,心里非常激动,问惠嫂:那你就留下来了?

是啊,就这么留下了。姑娘,这公路上,最辛苦的就算司机了!好几回我见他们来,衣服外头一层冰盔冰甲,一走路冰碴乱响。我由不得赶快给他们找衣更换,赶快给他们做口热汤热水的。真是些钢捶铁打的小伙子们呀!惠嫂看了看钟,吃惊地说:嘿,看我这絮叨劲儿,都忘了你是病人!

好嫂子,你再给我说一说!

算啦,话还说得完?明天你还要走路呢!惠嫂坐起来,给我披了披被子。这一夜,我想得很多很多。

想着想着,听见鸡叫了。我赶紧坐起来穿衣服,一看惠嫂不见了,大约是在我迷糊的时候出门了,我提着挂包走到院里,看见小刘在发动车。

你来做什么?小刘冷冰冰地问。

走呀,我要到前面去!

算啦,你就在这住下吧,有顺车把你带回去!

这是什么话,我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我有些生气地提高声音说。小刘听见这话一怔,用眼睛盯住我看了半天,渐渐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笑容,伸手打开车门……

这件事,在李婉丽头脑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所以她一口气对我讲了两三个钟点。

那么,现在惠嫂还在那里吗?我问。

在啊,我来来往往总要在那里住一夜。有些新来的同志们,我总喜欢引他们到那里,听一听高原第一课。”

我说: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开头,现在,讲一讲你自己的事吧!”“嗳唷,我自己有什么好讲?这位上海姑娘脸红了,我们的事情非常简单,材料上不是都写的有么!

1960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李婉丽毕业后自愿到高原工作,这既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响应国家建设号召的行为,彰显了对青春价值的自我追求。
B.作为一名货车司机,小刘长年累月地奔波在昆仑山沿线,饱尝艰辛,只能从“司机之家”获得所需的温暖与关怀。
C.惠嫂初到转运站时发现当地环境恶劣、寒冷荒凉,因而心灰意冷,但丈夫的斥骂让她幡然醒悟,思想发生了转变。
D.“我堂堂的共产党员,难道不如你!”老惠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后来成为他与病友们共同战胜病魔的精神动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从“我”与李婉丽的结识写起,以她的谦虚应答收束全篇,首尾照应,使得故事结构严谨有序。
B.小说中老惠自始至终没有下面出场,而是借助惠嫂之口叙述,反而给读者留下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C.小说没有着意于人物的外貌肖像描写,而是通过对话以及细节来展现他们美好的形象与高贵的品质。
D.小说的叙述方式与《荷花淀》颇为相似,都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中“大故事套小故事”的艺术形式。
3.围绕“还不如昆仑山上的一棵草”这句话,小说展现了李婉丽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说明。
4.小说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行文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4-04-15更新 | 495次组卷 | 3卷引用:周周限时练3-2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当谈起早期人类历史,人们会不自觉地用“史前史”称呼那段只能根据化石证据推测而无文字记载的过于遥远的历史。这是用先入为主的“历史”割裂和想象“史前”,实际上,人类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那些更遥远的是更深层的历史。利用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的分布区域的化石证据的多学科鉴定与分析成果,可以在跨越了千万年的深层人类历史中划分出六个时空,每个时空都在其年代和地理范围内见证了人类脑进化与定居全球的双重进程。

0时空从距今约1000万年前延续至距今约330万年前。在该时空中,猿类和人族主要分布在由地壳构造活动塑造的非洲之墙和亚洲壁垒山脉这两大进化脊上,这里有规律地发生着物种形成,但化石证据稀少而零碎,直到最后时刻才出现了由骨骼上的切痕所显示的技术的痕迹。目前已知的是,第0时空期间遭遇了一次全球气候变冷,导致森林栖息地减少、稀树草原扩张,促使人族发生身体构制上的两足化转变,随之而来的物质延伸和技术创造奠定了脑进化的基础。

距今330万年前至180万年前是第1时空的世界。第1时空经历了从上新世向更新世的地质世代交替,期间全球气候持续变冷。相较于上个时空,本时空出土了更为丰富的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技术和饮食变化的考古证据,其中就有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人族石器。根据这些考古证据可以推定,人族脑容量首次超过了400cc这个阈值,标志着人族开始走上一条不同于其他专化适应型动物的脑进化之路。

2时空起自距今180万年前、终止于距今5万年前,跨时进两百万年。在这期间,人族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石器,显示出一些处理体积、对称性和顺序性的灵活概念性技巧,还出现了一些装饰品和骨制工具,从一个侧面证明此时食肉成为人族新的饮食选择。从目前的证据来看,本时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技术停滞,人族定居也严守着地理边界。此时大脑进化进程尽管大幅加快,不过更大容量的大脑不会自动导致地理扩张或技术创新。

距今500004000年的第3时空,见证了多个人族物种并存局面的结束。人类此时掌握了一定的穿越水域的技术,到达了海洋的边缘地带,从非洲、亚洲和欧洲大陆扩散至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在本时空,人类开始了对动物和植物的驯化。这个过程一方面放大了生产资源。另一方面也简化了生态系统以支持更多的人口,构成了下一时空“景观迁移”的基础。

在距今4000年前,人类终于拥有了跨越远距离海洋的能力,由此揭开了长达三千年的第4时空的历史。此时空中,人类在流动过程中携带了各种生活工具以及被驯化的作物和动物,实现了生存环境的迁移,更少地受制于环境和资源。加之全新世温暖的间冰期环境,人口大规模增长,以致由扩散导致的取代现象日益频繁。

5时空是今天的人类最为熟悉并仍生活于其中的时空。公元1400年被认为是第5时空的开端,大航海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此后地球上几乎不再存在尚未有人涉足过的土地。这意味着政治性的取代和散居——而非定居,开始成为人类历史的主题。

(摘编自克莱夫·甘布尔《定居地球:深层人类历史的考古学》,郭建龙译)

材料二:

科技考古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它应用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与技术开展考古学研究,能进一步深化考古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科技的力量注入考古学,为考古研究注入新活力,让不能说话的文物开口。

遥感考古,指不用进行考古发掘,而是借助遥感卫星等探测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手段,寻找地面、地下考古遗存的方法。它最大优势是不会破坏考古遗存。在明长城附燧遗址考古中,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沿长城超低空飞行拍摄,进而获取海量图像,并运用低空遥感技术测绘形成三维模型,建立了“明长城全线实景三维数据库”,再现了明长城横亘万里的历史场景。

关于年代测定,目前,使用最广的有碳十四法、树木年轮法等多种测年方法。其中,碳十四法是确定绝对年代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即通过采集动植物遗存或其他含碳物质,利用碳十四的半衰期规律,测定生物体死亡或沉积物形成的年代,从而推测考古遗址存在的具体年代。在广汉三星堆遗址考古中,为解决“祭祀坑”的年代问题,研究人员采集了碳十四测年样品,经过超声波清洗、弱酸-弱碱-弱酸处理、氧化等,测定其属于商代晚期。

树木年轮法是借助树木年轮的分布规律与时间顺序,判断木制遗物年代的测年方法。在青海都兰古墓群考古研究中,工作人员对发掘出土的木材做了3个方向的切面,放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确定木材种属,进行测量和定年,还结合降水量和年轮宽度指数的关联建立了年轮年表,为确定古墓群的年代提供了重要参考。

DNA技术是指从古生物化石、生物遗体中获取古代生物DNA分子,通过比对,研究古代生物的谱系,探究人类的起源和迁徙的一种研究手段,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发掘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出土的狗骨进行线粒体DNA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日本考古的中世纪家犬DNA序列进行比对,证明了日本家犬的一些祖先来源中国。

(摘编自高蒙河《科技考古,让文物自己“说话”》,《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人类历史由于过于遥远,缺乏文字记录,要依赖化石证据进行合理推测。
B.在第0时空阶段,亚、非地区的进化脊上虽有物种形成,但技术一直停滞不前。
C.在第3时空,人类驯化动物和植物既推动生产资源的扩大,也简化了生态系统。
D.作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科技考古综合应用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方法与技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技术等考古证据,直接推定人族开始走上迥异于其他专化适应型动物的脑进化之路。
B.第2时空的人族因为严守定居的地理边界,故大脑进化进程即使加快,也没有自动推进地理扩张或技术创新。
C.在第4时空中,人类实现了生存环境的迁移,并逐渐摆脱环境和资源的限制,同时人口也有了大规模的增长。
D.借助无人机摄像、卫星低空遥感测绘等技术,可建立起关于明长城的实景三维数据库,再现明长城宏伟景象。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大航海开启全新时代观点的一项是(     
A.《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B.《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C.十五世纪末,瓦斯科·达伽马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使得陆上丝绸之路不再是通往东方市场的唯一途径。
D.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在平定“三藩之乱”后,认为“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应令出洋贸易,以彰庶富之治”。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体现在国际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继承及发展。

(摘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原始状态下,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生存与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出于自身的短期需要,无理无序无度地掠夺自然,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任意地宰制自然,“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被当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库”,用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其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不管多么博大,总是有边有界;自然资源不管多么丰富,总是有始有终。经济理性对自然界的僭越,违背了自然本身的进化逻辑,影响到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走向反面,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主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优先性。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处安身立命?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摘自陈曙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社会中“虞”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里革断罟”等典故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保护自然的意识古已有之。
B.超前的绿色环保思想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
C.材料二认为,人是自然之内的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负责。
D.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经济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庄子的言论后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与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的结论。
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一整体上使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和材料二中两段材料形成的对比式论证结构不同。
D.材料一中“自然之天”和材料二中“能量库”这两个词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4.以下对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图1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的变化

1.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2.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A.图1显示,从全新世中期到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B.图1显示,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C.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D.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野外来源的圈养大熊猫基本没有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
5.三则材料都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三

汪曾祺

李三是地保,又是更夫。他住在土地祠。土地祠每坊都有一个。“坊”后来改称为保了。只有死了人,和尚放焰口,写疏文,写明死者籍贯,还沿用旧称:“南赡部洲中华民国某省某县某坊信士某某……”云云,疏文是写给阴间的公事。大概阴间还没有改过来。土地是阴间的保长。其职权范围与阳间的保长相等,不能越界理事,故称“当坊土地”,李三所管的,也只是这一坊之事。出了本坊,哪怕只差一步,不论出了什么事,死人失火,他都不问。一个坊或一个保的疆界,保长清楚,李三也清楚。

李三同时又是庙祝。庙祝也没有多少事。初一、十五,把土地祠里外打扫一下,准备有人来进香。过年的时候,把两个“灯对子”找出来,挂在庙门两边。灯对子是长方形的纸灯,里面是木条钉成的框子,外糊白纸,上书大字,一边是“风调雨顺”,一边是“国泰民安”。灯对子里有横隔,可以点蜡烛。从正月初一,一直点到灯节。这半个多月,土地祠门前明晃晃的,很有点节日气氛。这半个月,进香的也多。每逢香期,到了晚上,李三就把收香钱的柜子打开,把香钱倒出来,一五一十地数一数。

偶尔有人来赌咒。两家为一件事分辩不清——常见的是东家丢了东西,怀疑是西家偷了,两家对骂了一阵,就各备一份香烛到土地祠来赌咒。两个人同时磕了头,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若是某某偷了我的东西,就叫他现世现报!”另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我若做了此事,就叫我家死人失天火!他诬赖我,也一样!”咒已赌完,各自回家。李三就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吹灭,拔下,收好,备用。

地保所管的事,主要的就是死人失火。一般人家死了人,他是不管的,他管的是无后的孤寡和“路倒”。一个孤寡老人死在床上,或是哪里发现一具无名男尸,在本坊地界,李三就有事了:拿了一个捐簿,到几家殷实店铺去化钱。然后买一口薄皮棺材装殓起来;省事一点,就用芦席一卷,草绳一捆(这有个名堂,叫做“万字纹的棺材,三道紫金箍”),用一把锄头背着,送到乱葬冈去埋掉。因此本地流传一句骂人的话:“叫李三把你背出去吧!”李三很愿意本坊常发生这样的事,因为募化得来的钱怎样花销,是谁也不来查帐的。李三拿埋葬费用的余数来喝酒,实在也在情在理,没有什么说不过去。这种事,谁愿承揽,就请来试试!哼,你以为这几杯酒喝到肚里容易呀!不过,为了心安理得,无愧于神鬼,他在埋了死人后,照例还为他烧一陌纸钱,磕三个头。

李三希望人家失火么?哎,话怎么能这样说呢!换一个说法:他希望火不成灾,及时救灭。火灭之后,如果这一家损失不大,他就跑去道喜:“恭喜恭喜,越烧越旺!”如果这家烧得片瓦无存,他就向幸免殃及的四邻去道喜:“恭喜恭喜,土地菩萨保佑!”他还会说:火势没有蔓延,也多亏水龙来得快。言下之意也很清楚:水龙来得快,是因为他没命的飞跑。听话的人并不是傻子。他飞跑着敲锣报警,不会白跑,总是能拿到相当可观的酒钱的。

地保当然还要管缉盗。谁家失窃,首先得叫李三来。李三先看看小偷进出的路径。是撬门,是挖洞,还是爬墙。按律(哪朝的律呢):如果案发,撬门罪最重,只下明火执仗一等。挖洞次之。爬墙又次之。然后,叫本家写一份失单。事情就完了。如果是爬墙进去偷的,他还不会忘了把小偷爬墙用的一根船篙带走。——小偷爬墙没有带梯子的,只是从河边船上抽一根竹篙,上面绑十来个稻草疙瘩,戗在墙边,踩着草疙瘩就进去了。偷完了,照例把这根竹篙靠在墙外。这根船篙不一会就会有失主到土地祠来赎。——“交二百钱,拿走!”

丢失衣物的人家,如果对李三说,有几件重要的东西,本家愿出钱赎回,过些日子,李三真能把这些赃物追回来。但是是怎样追回来的,是什么人偷的,这些事是不作兴问的。这也是规矩。

李三打更。左手拿着竹梆,吊着锣,右手拿锣槌。

笃,铛。定更。

笃,笃;铛——铛。二更。

笃,笃,笃;铛,铛——铛。三更。

三更以后,就不打了。

打更是为了防盗。但是人家失窃,多在四更左右,这时天最黑,人也睡得最死。李三打更,时常也装腔作势吓唬人:“看见了,看见了!往哪里躲!树后头!墙旮旯!……”其实他什么也没看见。

一进腊月,李三在打更时添了一个新项目,喊“小心火烛”:

“岁尾年关,——小心火烛!——

“火塘扑熄,——水缸上满!——

“老头子老太太,铜炉子撂远些——!

“屋上瓦响,莫疑猫狗,起来望望——!

“岁尾年关,小心火烛……”

店铺上了板,人家关了门,外面很黑,西北风呜呜地叫着,李三一个人,腰里别着一个白纸灯笼,大街小巷,拉长了声音,有板有眼,有腔有调的喊着,听起来有点凄惨。人们想到:一年又要过去了。又想:李三也不容易,怪难为他。

没有死人,没有失火,没人还愿,没人家挨偷,李三这几天的日子委实过得有些清淡。他拿着锣、梆,很无聊地敲着三更:

“笃、笃、笃;铛,铛——铛!”

一边敲,一边走,走到了河边。一只船上有一枝很结实的船篙在船帮外面别着,他一伸手,抽了出来,夹在胳肢窝里回身便走。他还不紧不慢地敲着:

“笃,笃,笃;铛,铛——铛!”

不想船篙带不动了,篙子后梢被一只很有劲的大手攥住了。

李三原想把船篙带到土地祠,明天等这个弄船的拿钱来赎,能弄二百钱,也能喝四两。不想这船家刚刚起来撒过尿,躺下还没有睡着。他听到有人抽篙子,爬出舱口一看:是李三!

“好,李三!你偷篙子!”

“莫喊!莫喊!”

李三不是很要脸面的人,但是一个地保偷东西,而且叫人当场抓住,总不大好看。

“你认打认罚?”

“认罚!认罚!罚多少?”

“罚二百钱!”

李三老是罚乡下人的钱。谁在街上挑粪,溅出了一点,“罚!二百钱!”谁在不该撒尿的地方撒了尿,“罚!二百钱!”没有想到这回被别人罚了。李三挨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材料二: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每逢香期的晚上,李三都要把收香钱的柜子打开,把里面的香钱数一数。李三的行为主要是想看一看上香的人心里是否虔诚。
B.赌咒的人家赌完咒回家后,李三总会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拔下,收好,备用。李三的行为充分展示了底层人民的节约美德。
C.李三对于人家失火的态度是:希望火不成灾,及时救灭。火灭之后,他总能左右逢源。李三的态度决定于自己能否从中获益。
D.李三在打更时偷拿弄船的船篙,却不巧被当场抓住了。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李三认罚二百钱。李三的行为自作自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李三这个乡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的塑造,体现了汪曾祺关注小人物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彰显出其对“微小”事物的趣味。
B.小说在结尾部分用很小的篇幅写了李三偷篙被罚这件事,从其中“李三挨罚,有史以来第一次”这句可看出作者鲜明的态度,让读者回味无穷。
C.李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勾连全篇的叙事线索。他是地保、更夫,同时又是庙祝,作者通过他的几种职责写出了当地旧时代的有关民俗民风。
D.作者擅长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表现人物,如文中三次写到李三打更,他从“定更”敲到“三更”,这能展现出作为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3.汪曾祺的小说也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抒情性是散文化小说的重要特征,请从意境氛围、内蕴、语言三个方面来分析文本一的抒情性特征。
4.研读文本一、文本二,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本一的故事是否符合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特点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梨花,雪白的梨花

姜德明

快到天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多年来,我每次坐火车路过天津,总要站在走道的窗前仔细地往外望着,寻找我童年的踪迹。

忽然发现在我身后站着一个军人,正同我一起望着车窗外的一条长街。

“这条街的变化不大么。”那位军人跟我说,三十年前打下了天津,他们的部队在这儿住过一阵子。我顿时同他亲热起来,告诉他当年我就住在这附近。我问他还记得部队开拔的那一天正下雪吗?①他大声地嚷着:“好大的雪呀!”于是,在我的记忆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在风雪中伫立的身影……

一个带着硝烟烈火的黎明,巷战中激烈的枪声渐渐地稀疏了,解放军终于把我们从地窖里解放了出来。当我们从阴暗的地窖里爬出来的时候,迎来的是一个真正的黎明。

就在这天中午,解放军来我们院里号房子。我们高高兴兴地把一间有土炕的房子让给了他们。从此便有一个班的战士同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住的那屋子总是挤满了人,人们什么都想打听,老大娘还一个个地问人家老家有几口人,双亲可结实,甚至问人家定亲了没有。问得战士们真不好意思。

那时我们的野战军刚刚进入大城市,战士们领来粮食要自己烧饭,他们去借院里梨花嫂家的锅灶。就在这时,不知为什么梨花嫂又被丈夫打了。一位年龄较大的战士制止了那男人:“老乡,有话好好说,不许打人。”同院的邻居说:“解放军来了,不兴打人,家务事也不能打人。”梨花嫂抹了抹眼泪,默默地把刷锅的炊帚递给了那位战士。

梨花嫂十几岁就从乡下嫁到这院子里来,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她长得眉清目秀,每逢过端阳节的时候,院里的人都找梨花嫂给剪窗花,她剪的那蝎子、蜈蚣就像是活的。可是这样一个好媳妇,却常常受到不务正业的丈夫的打骂。人们常常可以透过她家的破窗户纸,听到那男人正在骂着:“我是用钱把你买来的!”

战士们有时在院子里开会,那时开会前兴拉歌子,院里的婶子、大娘们也都爱出来听歌子。遇到这种时候,梨花嫂也总是远远地站在自己屋门口,扶着门框凝神地听着。梨花嫂就是灵,有时她在院里烧火做饭,一个人便轻轻地哼了起来,唱的正是从战士那儿听来的。我可从没听到过梨花嫂唱歌,也从没见过她这样高兴过。③灶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我发现这时候的梨花嫂最漂亮了。

慢慢地梨花嫂也敢跟战士们讲话了。有一次她抢着给战士们洗军衣;还有一次,正是那个来借锅灶的年岁较大的战士病倒在炕上,她不声不响地做了一碗鸡蛋挂面送到战士手上。

每天晚上,在战士们的屋里都坐满了听故事的人。我现在想来还挺奇怪,他们不过是才入伍一两年的农民,为什么讲起红军长征呀,毛泽东、朱德呀……竟那么熟悉,那么自豪。人们都听得心里热乎乎的,眼睛里闪烁着光彩。有一次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讲到,部队每解放一处地方,老百姓有多大的冤屈都能伸,那一次梨花嫂也在门外听着。

战士们常常去执行紧急任务,有一天战士们都低头不语,那位年岁较大的战士再也没有回来,问起来,才知道他触雷牺牲了。我万万没有想到,全院里最伤心的却是梨花嫂。她躲在屋里哭了一场。第二天,她还按照家乡的风俗,叠了几张纸钱,在月亮升起的时候为死了的那位大哥烧化了。④在她的心目中,第一次得到、也是第一次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的亲人。

快要过旧历年了,院里的人们也都盘算着如何同战士们一起过个“解放年”。可是,有一天夜里,当我正在浓睡的时候,隐隐约约地听到战士们低声唤着:“大伯、大娘,借您的面盆放在门口了,草席卷好放在炕上了,柴火钱放在窗台上了……”远处传来了车马声,响起了军号声……当我清醒过来,立即披衣而起的时候,院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已经找不见战士的踪影了。满天雪花弥漫,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降临了。

我的心里好像突然失去了什么,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部队为了怕打扰老百姓而星夜出发了。

我急忙跑出了胡同,大街上到处是军马和炮车,还有列队而行的长长的队伍,我跟随着队伍朝前奔跑着。雪越下越大了,就在长街尽头的铁路桥下,在那斜坡上站立着一个身影,啊,那穿着褪了色的蓝花棉袄的女人不正是梨花嫂吗?她满身落满了雪花,呆呆地望着远去的队伍……不知怎的,我不忍心去惊动她。队伍正在迎着风雪向南挺进着,向南,向南。谁又知道梨花嫂究竟在风雪中站立了多久呢……

不久,我就离开了家乡投奔了革命学校,在外边我很快就听到梨花嫂失踪的消息。

夜深了,火车早已过了天津,正奔驰在辽阔的大平原上。我望着对面正平静地发出鼾声的那位军官,我想明天一早一定要问问他,当年他们在风雪中离开这座城市时,可曾看到一个在风雪中追赶他们的年轻媳妇。

列车轰隆隆地朝南行进着……我紧闭了双眼,好像在列车的后面正有一个年轻的媳妇在追赶着列车。她在奔跑着,向南,向南,一直向南……当我困惑地真想睡去的时候,眼前又飘起漫天风雪。那纷纷扬扬的雪片,忽而又变成一瓣瓣美丽的梨花。我只感到脸上有点轻柔的湿润,还闻到一种淡雅的香味,啊,那雪花一样洁白的梨花呀!

1980年6月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每次”“总要”“仔细地”突出我对天津不同寻常的情愫,巧设悬念,自然引出下文三十年前的天津往事。
B.从“默默地”递炊帚、“远远地”听歌子,到“敢”讲话、“抢”洗军衣,梨花嫂对解放军战士的情感态度逐渐产生变化。
C.百姓挤满战士住的屋子,“什么都想打听”,老大娘甚至问起战士们的家庭婚姻状况,主要是对解放军的到来感到很新奇。
D.作者选取借锅灶、拉歌子、讲故事、还东西等寻常琐事,表现了解放军既有严明的纪律,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良好风貌。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军人“大声地嚷着”这一细节,传达出他回忆起天津往事时的激动心情;而“雪”巧妙勾连起现实与回忆,自然引出下文。
B.句子②中“硝烟烈火”“激烈的枪声”透露出胜利来之不易,“阴暗的地窖”“真正的黎明”富有象征意味,言简义丰,耐人咀嚼。
C.句子③中“最漂亮”意蕴丰富,既指梨花嫂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越发美丽;也指她被战士们的热情感染,开始对生活抱有新的希望。
D.句子④中反复强调“第一次”“真正的”,是因为那位年龄较大的战士曾挺身制止了男人打梨花嫂,给了她悲苦人生仅有的温暖。
3.重要物象常能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请分析作品最后一段中“梨花”的作用。
4.作品反映了在时代变革与社会转折时期,人们向往美好、追求进步的精神,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梦里潮尔

①2022年7月,阿古拉草原最美的季节,我开车带着阿爸和额吉去大姨家。我们从国道下到一条窄路,驶过白音查干湖,越过双合尔山,穿过阿古拉镇,路过几座村庄,走进扎拉吐村。

②大姨夫是民间艺人,在我的印象中,他的强项是拉高低音四胡,没想到他最拿手的竟然是潮尔琴。潮尔琴看似简易,榆木做琴杆,藤条做琴弓,马尾做琴弦(两根)和弓弦,琴码的舒气孔中斜插一把蒙古刀。大姨夫说,制琴工艺比以前大大提升了,但是会拉琴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接着他即兴表演了一段潮尔,人声和琴声和鸣,讲述着古老的莽古斯故事,蒙古刀似乎也翻飞起来,开始斩妖除魔。我问大姨夫:“您不用看谱子吗?”大姨夫说:“我看不懂。”我疑惑不已。大姨夫就问我:“是先有的音乐还是先有的琴?是先有的琴还是先有的谱子?”他这一问,不仅让我感到惊讶,更是消除了我以往对乐器偏狭的理解。我的心无法平静,却又无比平静。

③难怪我对潮尔琴声如此敏感,却又不曾刻意寻找。我本可以去看更多演出,去搜集更多光碟,但我似乎是在等待生命里的一场场相逢。原来在我还不知道潮尔为何物时,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

④我快要出生前额吉还在下地干活,在额吉的肚子里我已经倾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舀水的哗哗声、风吹的呜呜声、牛群的哞哞声,民歌的……马头琴的……还有摇篮曲的咿呀声。三岁那年,我模糊记得,额吉的摇篮曲大多没有歌词,随口吟唱的是低沉而温柔的旋律。西日嘎村的夜一片漆黑,听大人讲,即使有星月的夜晚,也只能看到丘陵的轮廓,而没有灯光的村庄已经变成黑夜的一部分,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原深处。这时,是额吉的摇篮曲驱散了我对黑夜的恐惧。额吉本不会唱歌,但于我而言,她的声音是世上最柔美的旋律,也是我对其他声音产生感受的来源。我坚信,每个声音都有各自的使命。

⑤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教我们唱科尔沁民歌,每一首民歌里都有故事,有的哀婉动人,有的可歌可泣。我并不十分懂得歌词的意义,只觉得好听,便不知疲倦地大唱。那时西日嘎村经常停电,学校安排晚自习,在教室里拼桌点蜡烛写作业。回家路上,那看不见的白杨林在夜风中沙沙作响,那轮廓清晰的山像个巨大的怪兽。我害怕极了,开始大声唱起科尔沁民歌,唱着唱着,我忘了歌词,便学着额吉的样子自编自唱。我用自己的声音掩盖外界的声音,直到翻墙进院,听到小黑狗的汪汪声,心才逐渐安稳。进屋,我一边听收音机里的歌声,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饭菜,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此时从窗外传来各种声音。不知为何,所有的声音到了夜里几乎都会变得低沉而哀婉,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⑥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额吉领着我寻找一头走丢的灰牛犊。烈日下,我们沿着小土路绕过毕勒古泰山,一直往南走到铜矿。额吉向路人打听灰牛犊,却没有得到一点儿消息。返回的路上,夕阳缓缓下沉,走到毕勒古泰山脚时,想到不知所终的灰牛犊,我有些怏怏。额吉可能是为了鼓励我,让我唱学过的民歌。我把灰牛犊编进歌词里,额吉也跟着唱起来。这时,从傍晚的暮色中,传来一阵熟悉、低沉,有穿透力的哞哞声。这是灰牛犊在回应我们,它尽管淘气,跑丢了一个下午,却仍在努力地寻找家园。而我和额吉的歌声,对它来说,就是家的召唤。

⑦也是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趁额吉午睡偷偷溜出来,去村外的河边玩耍。我玩得忘乎所以,全然没有察觉到天上已经布满乌云,直到大颗大颗的雨滴打在身上,才突然感到恐慌。河水正在上涨,眼前是厚实的雨帘,脚下的泥水似乎就要把我吸进去。我失去了方向感,只能站在荒野上大声哭喊。就在这时,我听到了额吉的呼唤。她的声音透着急切,却不尖利刺耳,依旧是那种低沉的长音。额吉一遍遍地叫着我的名字。我寻着声音,冲破雨帘,跑进了额吉的怀里。回到家,看到我还怔怔着,额吉就抱着我,轻轻地摇着,用温柔的声音唱:“米尼呼(我的儿子)快回来,米尼呼快回来……”我慢慢恢复了正常。那时,我只知道声音的重要性,却不知背后更深的含义。

⑧而我心里第一次产生被家乡召唤的感觉,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我家搬到了巴镇。一次,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看乌兰牧骑演出,台上一个穿华丽蒙古袍的男人,手握一把我从未见过的琴,边拉边说斩妖除魔的莽古斯故事。老师说:“这是潮尔琴,它的出现早于马头琴,现在主要用于给莽古斯故事伴奏。”那低沉而浑厚的琴声,几乎瞬间把我带回到了西日嘎。那里有原野的风声和雨声、小黑狗的汪汪声、灰牛犊的哞哞声,还有额吉的摇篮曲,至于华丽蒙古袍男人讲的故事,全然没有记住。那年我十二岁,还不太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是感觉过往年月里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在这一刻汇集到那支琴弦上,汇成一条沉闷而悠远的长河,流进我的心里

⑨潮尔是乐器,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潮尔又不是乐器,是阿古拉草原和西日嘎草原,以及整个科尔沁草原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根草、每一条水流、每一个生灵。在我过去的生活中,小时候让我舒心的,长大后让我安心的,是低沉而悠长的声音。当这些声音在我心里与潮尔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时,我拥有的不光是感动和震撼,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我感到我是在风浪里静静流淌着的河,静静地仰望天空,静静地触摸大地,静静地感受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个声音,会让我有种撞见自己的感觉——那是我梦里的潮尔。

(取材于阿尼苏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原深处   隐匿:隐藏
B.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幽幽:幽怨
C.我有些怏怏   怏怏:不悦
D.看到我还怔怔着   怔怔:呆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用“驶过”“越过”“穿过”“路过”串联行程,连带而出的名字体现了它们于“我”的熟悉与亲切。
B.作者被大姨夫熟练演奏潮尔的情景所吸引,也从他发出的一连串反问中得到了关于音乐、关于潮尔的启发。
C.第⑤段中“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孩童战胜了恐惧的情态
D.第⑧段画线句中的“沉闷而悠远”,写出了声音的低沉、厚重、悠长,也体现了“我”难以言明的复杂情绪。
3.第③段写“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请分条回答潮尔“先一步与我”有哪些生命里的相逢,它们分别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画波浪线语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2024-04-15更新 | 4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