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5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物建筑的价值在于它历尽沧桑之后,被附加上的种种可作为人类生活见证的历史信息,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已成为文物建筑保护的基础和出发点。

建筑具有的精神创造和物质生产的两重性,使文物建筑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包含了从意识形态、人类审美趣味到社会生产水平、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内容。这种历史信息的广泛内涵,使文物建筑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社会学、经济学,及宗教、政治、美学等多重价值。

除文献资料之外,文物建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好例证。它的基础就是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对文物建筑形成的历史环境的保护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现代城市建筑》一书中,认为由文物建筑构成的历史环境“能够引起居民对自己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历史的兴趣,为他们的先人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由于文物建筑所具有的令人感到自豪的标志性,而成为人类认同的方向,人们由于“认同”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文物建筑是历史上某一特定文明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一文明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我国来说,文物建筑的典型性本身就是文物建筑选择工作的重要标准。这种典型性使得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包括了“代表性”的内容。应当指出的是,这种“代表性”绝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艺术的范畴,它同样包括了政治制度、经济水平、世俗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文物建筑所具有的这种“代表性”,使文物建筑本身成为说明古代世界最有力的实物例证。

(摘编自吕舟《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与保护》)

材料二:

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现在已经成了国际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普遍关心的课题。不论中外,公认的文物建筑的价值观是:虽然它们具有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情感的、使用的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可能具有的价值,但文物建筑的根本价值是作为历史的实物见证。

什么样的建筑能够记录或者见证宫殿、庙宇之类的所谓“意义重大”的建筑所没有记录或者没有见证过的民间大众的历史呢?当然是民间的乡土建筑。中国两千年的农业文明史,主要是农民的文明史,这一部文明史的见证,极重要的是千千万万农民生活在其中的乡土环境,主要是建筑。所以说,只要承认文物建筑是历史的见证,那么,必然的,就要走向把乡土建筑当作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当作极其丰富的乡土社会和生活的史书。这是一个不能争辩的逻辑结论。

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乡土建筑遗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中国可以凭借它的乡土建筑对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做出重大的贡献,原因在于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里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性。

在中华农业文明的主要地区,凡正常发育的农村聚落,大都是血缘聚落。聚落的大多数居民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就是所谓的“主姓”。少数非主姓的村民,大多也各属于一个比较小的宗族。中国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县以下的村落基本上都是自治的。宗族掌握着村落的公权力和大量的共有财产,可以对村落进行全面的管理。

由宗族主持修建的公共建筑,最主要的是各级宗祠,包括大宗祠、房祠、分祠和香火堂。每个血缘村落里,大宗祠和房派分祠都是全村最辉煌壮丽的建筑,它们是宗族和房派兴旺发达的标志。有些富裕杂姓的村落,大小宗祠竟有数十座,它们大大丰富了村落的景观。

宗族为了整体的利益,很重视兴办基础教育,建造了不少庄严华丽的公共建筑,例如学堂、文昌阁、魁星楼、文峰塔等。科举成绩好的村落,会有功名牌坊、翰林门、状元楼。这些文教建筑大都是建筑艺术的精品,带动了乡村建设中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的亲切感。

中国农民历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有的只是实用主义的泛神崇拜。中国农村里,真正的佛寺道观是很少的,大都是混到泛神崇拜里去了,如来佛和痘花娘娘、鲁班先师并肩而坐,元始天尊和土地公婆、药王爷共处一堂,同享一柱香火。有些“跟百姓关系好一些”的神或者威力无边的保护神,到处都有庙,例如三圣庙、关帝庙和观音庙。它们都是村落里的艺术节点,位置大都在显眼的地方,对村落的面貌有很大影响。

(摘编自陈志华《中国乡土建筑的世界意义》)

材料三:

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是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价,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对建筑遗产进行分级保护、有针对性地利用,同时也有利于科学地指导建筑遗产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遗产周边的建筑设计。而评价的方法是合理评价建筑遗产价值的基础。

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的标准度有三个:原真性、代表性、完整性。其中原真性涵盖了遗产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评价与定性。代表性是指见证的信息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也就是说能够全面、直接地向我们说明该遗产产生并存在的那种文化和那个特定的历史时间的情况,能够反映该文化主要的、显著的特征。建筑遗产的完整性是指建筑遗产本身的完好程度和其所见证的信息的完全程度。从标准体系维度上看,其价值评价主要包括三个量化指标:时间、空间、现存数量。时间指标包含建筑遗产产生或形成的时间和建筑遗产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什么分期阶段中。建筑遗产具有空间属性。首先是建筑物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其次是指该遗产项目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并保存于世界的某一特定的文化区域内,真实反映出建筑及其所处的社会层面,凸显地方文化习俗等。建筑遗产的现存数量的多少对其价值的大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现存数量是构成价值判断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指标。

(摘编自韩冰、罗智星《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保护文物建筑的重心转变为对其形成的历史环境的保护。
B.农民是中国农业文明史的主角,如果承认文物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就应当承认乡土建筑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C.中国农民常供奉的神仙有土地爷、观世音等,数量与类型众多,这与西方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
D.对建筑遗产实行分级保护,既是因为其价值有大小不同,也与文物保护资源条件的有限有一定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明确表达了文物建筑具有多重价值的观点,也都认为文物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见证。
B.在中国传统的血缘聚落里,通常有“主姓”与“非主姓”,居民相互关系的亲疏与《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相似。
C.农业文明时代,村落的乡土公共建筑通常由宗族主持修建,这些建筑反映出农村宗法、教育等文化特点。
D.一座古建筑如果包含了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文化信息,那么它就具有“代表性”。
3.材料一认为文物建筑携带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半坡村遗址含有原始社会的社会形态、人类行为等信息。
B.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的秦铜车马含有古代车辆结构信息。
C.北京故宫的台基反映了古代的艺术思想和礼仪制度规范。
D.河南登封的观星台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
4.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把下面图表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6个字。

5.请结合前两则材料,简要谈谈文物建筑保护的意义。
2024-04-18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阶段性测试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是指在机器上实现类似乃至超越人类的感知、认知、行为等智能的系统。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也称通用人工智能,是指达到或超越人类水平的、能够自适应地应对外界环境挑战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也称狭义人工智能,是指人工系统实现专用或特定技能的智能,如人脸识别、机器翻译等。迄今为止大家熟悉的各种人工智能系统,都只实现了特定或专用的人类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系统。弱人工智能可以在单项上挑战人类,比如下围棋,人类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的对手了。

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虽然我们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核心芯片与元器件、机器学习算法开源框架等方面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人工智能优先发展策略、大数据规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产业规模、青年人才数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挑战与机遇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尽管是后来者,但我们市场规模大,青年人多,奋斗精神强,长期来看更有优势。我们可以预见,本世纪中叶前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下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百年。当然,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还远没有达到开启智能时代的量级,还需要持续积累和创新。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还无法满足实现强人工智能的需求。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算法、类脑计算、生物计算、量子计算等。

人工智能把我们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更有利于人类充分挖掘自己的智能潜力。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我们应该以积极态度拥抱变化。与其担忧工作被抢走,不如与机器“共勉”,机器尚在持续学习,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更加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吗?

(摘编自高文、黄铁军《人工智能带领人类——从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

材料二: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文学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在人工智能的“作品”中,“林黛玉大战孙悟空”之类“脑洞大开”的情节纷纷亮相,大大超出了一般人的预料。一时间,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产生了不少讨论。许多人不禁想问: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能否取代人类?

其实,这已经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创作能力”。但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创作”基于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背后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与人类的艺术创作有本质不同。当下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不具有情感与思想,而文学创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指出:文学是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着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钱谷融先生也提出过“文学是人学”。说到底,文学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极强的个人思想与情感表达力,人工智能仅凭数据计算,并不足以使其获得这一能力。

中国古人讲:“文章憎命达。”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个体与国家的苦难,杜甫很难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千古名句。同理,《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也饱含了作者的血泪。情感的抒发、改造与升华,造就了动人心魄的佳作。这些与人紧密相关的东西,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

从这一点来说,人工智能就算写出来的作品再“像样”,也无法取代人类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其最高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创作。

当然,如果我们放宽对“创作”的定义,还是应当承认:人工智能的写作,在很多领域有不小的价值,甚至可以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此前,有人提出可以在媒体领域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新闻写作。而中国地震台网的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已经可以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发布最新的地震消息。仅就速度而言,动作再快的媒体人也不可能比人工智能更快。不过,即便是在新闻写作上,人工智能也无法彻底取代人类。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对新闻事件的点评与解读,都是超出人工智能能力之外的事。

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取代情况,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学进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开展几乎所有繁重劳动的地步,文学创作仍会是捍卫人类精神力量的宝贵园地。

(摘编自黄西蒙《人工智能真的能“创作”文学作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在机器上实现模仿乃至超越人类智能的系统,分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
B.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是基础理论研发最早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C.人工智能的创作是由严密的逻辑与计算支撑的,创作的过程需要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
D.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创作”,文学创作则需要进行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无法满足实现强人工智能的需求,因此,强人工智能之路任重道远。
B.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充分挖掘自身智能潜力,所以人类智能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赶超。
C.当下的人工智能创作只能算“模拟创作”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因而不具备实际的价值。
D.媒体人的工作速度不可能快过人工智能,可以预想未来最先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就是传媒。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刘慈欣的小说《诗云》中克隆诗人“李白”虽能凭借技术写成出神入化的诗歌,但始终不理解艺术的精妙之处何在。
B.当代文学的写作实践中一直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人工智能的创作则对这一倾向有着强有力的冲击。
C.“微软小冰”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并开设“小冰的诗”专栏,出版方称《阳光失了玻璃窗》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
D.诗人衣米一说:“即便机器人写诗了,我也不会取消写诗。我的生活体验和生命记忆,机器人和上帝都不可能替我写出来。”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学校辩论社计划近日开展辩论活动,辩题为“人工智能创作会不会取代人类创作”,正方立场为“人工智能创作会取代人类创作”,请你结合材料,站在反方立场撰写辩论要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讲演

萧红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月亮行走在山西的某一座城上。

这是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

第一个上来的是个花胡子,两只手扶着台子的边沿,好像山羊一样,他垂着头讲话。

告诉我!笑什么……笑什么……孩子王根拉住了他旁边的女同志,摇着她的胳臂。笑他滑稽,笑他那样子。那女同志一边用手按住嘴,一边告诉那孩子。那孩子起来看看,他是这大厅中最小的一个,大概也没看见什么,就把手里剥好的花生来放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手掌。接着又去吃落花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

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不知道是谁提议叫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于是王根站上了自己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起来。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有开口,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如游丝般轻微。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

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

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

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

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湖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不是还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

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我……

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想马上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

讲下去呀!王根,讲下去!他本团的同志喊着他。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一样。他的跟泪已经浸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在做什么。

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他哭了。

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上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讲得好,别哭啊……再讲再讲……

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他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这天晚上的欢迎会,一直继续到半夜。

王根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他把头压在来边上,就像小牛把头撞在栏橱上那么粗蛮,他手里握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那山楂就像用热水洗过的一样,当用手抹着眼泪的时候,那小果子就在手心里冒着气。

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

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但永远梦到他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想逃走,可是总逃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和他同屋睡觉的另外两个比他年纪大一点的小勤务的鼾声,证明了他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地在睡,而不是在讲演。

但是那害怕的情绪,使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妈妈……这是他往日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

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

193810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花胡子因为形象滑稽而被听众嘲笑,不仅表现了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也为王根出场埋下了伏笔。
B.王根开口讲演之前,他圆圆的小脸、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笑声中洋溢着对他的爱悦。
C.讲演过程中,听众的情绪与王根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反差,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
D.王根在讲演之后持续做梦,表明他对这次的讲演耿耿于怀,紧张和懊悔等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取材巧妙,作家通过体察入微的笔触,以欢迎会上孩子的讲演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
B.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透过儿童对他人的细心观察,对自己的细腻反思,呈现出自然流淌的朴实情感。
C.小说语言风格多样,叙事语言沉静冷峻,人物语言既有成人的戏谑,也有孩童的天真,具有高超的艺术性。
D.小说和孙犁的《荷花淀》一样,表现了抗日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表达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宏大主题。
3.小说的主角王根虽然还只是一个九岁孩子,但战争让他“把自己也变作大人”。作为孩子和大人,他有什么不同表现?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两处。
4.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缝隙

朱以撒

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经租出,挂起招牌做生意,从洞开的大门和里边的摆设,可以知晓他们都在经营一些什么,咖啡、甜点、沉香、山区土特产,便觉得没有必要走进去。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旧日门板上有裂缝,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

缝隙的出现,赐予了这样的机会。

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当时里边堆放了那么多的经卷,只是门面用泥皮糊死了。时间过去,没有谁走过时会想到里面有这么多宝贝——风沙吹老了时日,也吹走了这个密室外观曾经有过的人工痕迹。如果不是后来的自然干裂,让人从缝隙中窥探到内部,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传奇。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时日把曾经知晓它们的人送走,史册也语焉不详,让后来人止步。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但前提是,先找到隐藏在寻常中的那一道裂缝吧。

晋太元中武陵的捕鱼者算得上好运气,他幸运地发现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旅程。在桃花源里,捕鱼者受到了各家轮流的宴请,享受了最真诚的款待。当然,桃花源中人也通过捕鱼者张开的双唇,打探到了外界的一些秘密。捕鱼者离开时,桃花源中人对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即“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他觉得有责任把秘密首先传达给太守。接下来就是寻找秘密的入口。这个入口已经不见了,连同周围的环境都陌生之至,寻找宣告失败。我一直在想,陶渊明以云淡风轻的笔法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感,主旨还是要人守住那道裂开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难以让人信服。朱熹曾经评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贿。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如此说,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

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在乡下,这里桃树千万,坚硬的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抓一把放入盘中,声响如大珠小珠,甚是悦耳。文人笔下喻此为桃花泪,是时光把泪水凝固了。而当口舌触及一碗温度适宜的桃胶时,它柔中含韧舒展开来的弹性,足以称之为美味,让人总是会欣赏一番,再细细品尝。追溯它的由来,则是从伤口开始的。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来。在我的记忆中,严冬是人的表皮最易开裂的时段,那时在工地、田野劳作的人,对此毫无办法,静等裂开,那时的教科书赞美这样的手和脚——是开裂成就了美好生活。桃胶不断地从桃树伤口的缝隙中涌出,接触空气,成为胶状,为桃树的所有者不断收取,加工成坚硬之物。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曾有人将朵朵桃花寄送给远方的友人,被津津乐道,以为是名士风度的延续。而如果寄一箱桃子、一袋桃胶,那真是难言风雅——风雅之举似乎都是轻盈的、灵性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让人无从一握手中。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

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各自经营来路不一的水果。刀剑披挂的榴莲尽管一副凛然不可侵的相貌,还是被不少人围着。我猜,是它微微裂开的缝隙,那飘出来的独特的果香把人招引过来。不买也罢,这浓郁的气味真的让人迷醉。

有时,在自我表现上,人还不如一枚榴莲。

有一则旧事是如此展开的——弘一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弘一坐在一张藤椅上,藤椅柔韧,老师坐上去会更舒适。弘一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摇晃了几下藤椅,方才缓缓落座。后来又去了一次,仍然是这个摇晃的动作。弘一回答了丰子恺的疑问——这张藤椅旧了,藤条间有许多缝隙,会有一些虫蚁,如果贸然坐下就把它们挤压了。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

时日匆匆,我们对于屑屑者已经缺乏察觉的细心了,而对于大,我们的兴致要高昂得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赠送我的宣纸形制大起来了,我把笔濡墨挥洒的作品也大起来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大未必佳,但巨大是可以引人注目的。如果我用巴掌大的花笺写一幅小楷,那真会像汪洋中的溺水之人,顷刻被淹没,无处找寻。想想晋宋时期的那些简札,小得不得了,却精彩之至,是有真性情在里边的,别无他倚。这样,就是片纸只字,也甚佳好。说起来,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其死生在朝暮之间的虫蚁,所谓的大小,都是天地夹缝里的存活物,没有什么差别,当如弘一那般相待,不可轻慢。

(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既能把知晓过往的人送走,隐藏起秘密,又能通过鞭打冲刷的力量使得秘密重见天日。
B.洞开的大门、可见的摆设,神秘尽失,使人觉得没有必要进去,而紧闭的大门、门板的裂缝则能吸引人去窥探一番。
C.弘一关注藤条缝隙里的虫蚁,所以坐前都要摇晃藤椅,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可见弘一的悲悯情怀。
D.桃胶源自桃树的伤口,柔中含韧,能满足人的口腹之实,却难言风雅,因此文人借风雅浪漫的桃花喻之为桃花泪。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这句话运用了反语,表现了作者对捕鱼者把秘密传达给太守的不满。
B.文章以“缝隙”为线索组织材料,行文方式灵活多样,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表现作者的所见所思。
C.文中善用对比手法,如桃胶与桃花的对比,小简札与大尺幅的对比等,褒贬分明,道理昭然若揭,让读者易于接受。
D.文章引用朱熹评价陶渊明的话,又化用《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增添了书卷气,表现出作者的古典文化修养。
3.散文讲究“形散神聚”,请从选材角度分析本文“形散”的特点。
4.题目“缝隙”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其多重寓意。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蒋仕筏

袁良才

①“新明的茶叶,焦村的伞,乌石的奇人几箩筐。”这是猷州古邑流传甚广的民谣。蒋仕筏,乌石人氏,算是一个奇人。

②仕筏少小家贫.不知是遗传还是营养不良,读初中时,人瘦得像根葵花秆儿,却顶着个葵花盘似的大脑袋,各门功课一塌糊涂。只有美术老师刘平把蒋仕筏当香饽饽,说这小子有异禀!

③刘平是上海知青,父亲是美术学院教授,幼承家学,画得一手好画。一次,刘老师在课堂上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蒋仕筏在课桌下面搞小动作,刘老师噔噔几步过来揪住了他,练习簿和铅笔头啪啪落地,刘老师捡起一看,傻眼了!纸上画着一个活灵活现的自己!刘老师大喜过望,从此把蒋仕筏当心肝宝贝一样供起来.教他写生,画素描,画石膏像……

④画画是个烧钱的行当。蒋仕筏上学交几块钱的学杂费都是娘老子省吃俭用抠出来的,哪里供得起他学这个!

⑤蒋仕筏没能考上高中,刘老师早回上海了,谁也帮不上他的忙,只好回家务农。过了些年,出现了打工潮,仕筏也被潮水裹挟着去了南方。他身单力薄,在建筑工地上干粗活吃不消。老板的老娘,几乎天天往工地上跑,一是出来散心,二是帮儿子监工。仕筏的一举一动都被老太太看在眼里,老太太全学给儿子,老板冷笑道,开工资的时候,您再看他的怂样吧!不想还没到开工资的日子,老太太突发脑出血过世了,老板悲痛欲绝,哭号着天天想着挣钱,竟忘了带老娘去一趟照相馆!蒋仕筏闻言,不失时机地把一幅偷着画的老太太的肖像递了上去。老板左看右看,哭了笑,笑了哭,说,像!太像了!你小子在我这里干,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啊!慷慨地拿出三千元以表酬谢。

⑥蒋仕筏带着这笔钱回到了老家,娘老子天天唠叨着要他学手艺。砖匠,木匠,铁匠,都是力气活,仕筏有自知之明.自己吃不了那个苦。就学油漆匠,活计松快些,器具上画些花花草草、飞禽走兽、仕女神仙,主人家喜欢.又可让自己大显身手。哪料到,娘老子搭了一桌拜师酒,仕筏漆匠没学三天,浑身长满了漆疮,奇痒难耐,出门能把鬼吓活!

⑦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突发奇想还是经高人指点,蒋仕筏在镇街上租了个门面,“天真岁月”画店正式开张营业。一连数日,仕筏没揽到一笔生意,倒是隔壁的蒙娜丽莎照相馆门庭若市,笑语声喧。他正疑惑,见一个当年的同学马丽袅娜地走过来,忙上前搭讪道,马丽,要不要画张像,把美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

⑧马丽撇着嘴答道,你画的有照相机照得漂亮、逼真?价钱还死贵!

⑨如一声炸雷轰顶,蒋仕筏又一脚掉进了冰窟窿里……

⑩以前,画店倚里歪斜地硬撑着,偶尔有几个路过的城里人会进店找他画像,勉强糊口。不过小镇人发现,蒋仕筏似乎有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以前他整天缩在屋里不见人影,仿佛羞于见人。现在从早到晚,无论刮风下雨,都坐在店门口,目光如猎犬般追逐着过往的行人,确切地说,是追逐着来来去去的大姑娘。

⑪有几次,蒋仕筏竞异常兴奋地“呼啦”从小马扎上弹起来,不管不顾地冲进人群,对某个大姑娘连哄带劝、连拉带扯,硬是把人家弄进店里,不一会儿,那女人便满面羞红地跑出来,大喊大叫:臭流氓!不要脸!

⑫消息很快在镇街上不胫而走:蒋仕筏这小子成花痴了!要给漂亮女人画人体画,画一次给一百块!派出所也接到群众举报,传讯了蒋仕筏,蒋仕筏一脸悲壮,大义凛然,怒吼道,都什么年代了!难道还会出现旧社会刘海粟画人体画被通缉的闹剧!

⑬这种闹剧当然不会出现。蒋仕筏终于画成了一幅油画《纳凉的村姑》,画面唯美:夏夜的农家小院,葡萄架下流萤明灭,绿叶微拂,青石板上燃着一截艾蒿,淡蓝色的烟雾如梦似幻,一张暗红色古旧的竹凉床上侧卧着一个似乎刚出浴的年轻女子,瀑布般散开的满头秀发闪耀着水滴的光芒,行云流水般的身体曲线,漫溢着青春的气息。不出意料,这幅画斩获了全国大奖。

⑭蒋仕筏一举成名。此后登门求他画像的人踏破了门槛。仕筏收费不菲,日进斗金,奇怪的是,不管对方出多高的价,他拒绝再画人体画。

⑮皆不知其故。

⑯一次,蒋仕筏在接受省电视台《诗书画》栏目专访时,才道出原委:

⑰我那幅成名作的模特就是我的妻子。在我开始尝试画人体画时,她们不是骂我“臭流氓”,就是狮子大开口!只有我的妻子不要一分钱报酬,答应让我画,她埋着脸羞怯地说,你画了我,就该娶我!我庄重地承诺了她!只有她是最圣洁干净的,除此之外,还有值得我画的人吗?!

⑱蒋仕筏夫妇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油画展,共展出九十九幅千姿百态的人体油画,画的都是同一个女人。

⑲蒋仕筏和妻子共同出席了画展开幕式。他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她躺在冰冷的楠木骨灰盒里。

⑳妻子死于白血病。

㉑画展结束,全部画作拍出了一个天文数字,被蒋仕筏悉数捐给了一个攻关白血病的科研机构,他想借助自己的绵薄之力挽救更多年轻美丽的生命。

㉒蒋仕筏还是开他的画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平老师发现了蒋仕筏的绘画天赋,从此对他倍加关注,悉心培养。这段经历,为蒋仕筏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B.建筑工地老板辞退了蒋仕筏,觉得在这里会埋没蒋仕筏的能力,蒋仕筏也只好带着老板给的报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C.老同学马丽的话深深刺激了蒋仕筏,迫使他不得不另寻画店的出路,一改原先整天缩在屋里的习惯,主动走上街头。
D.蒋仕筏妻子对蒋仕筏事业的支持和付出,成就了蒋仕筏,妻子堪称蒋仕筏的知音,蒋仕筏决定不再为妻子以外的人画人体画。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紧扣一个“奇”字展开,既突出了蒋仕筏的奇,也突出了周围人的奇;既写了他出身之奇,也写了他能力之奇。
B.“学杂费都是娘老子省吃俭用抠出来的”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蒋仕筏家庭的贫困,既照应了前文,也为后文写他外出打工埋下伏笔。
C.小说善于蓄势,先写蒋仕筏建筑工地打工、学油漆匠的失败,再写他发挥特长开画店迎来转机,直至他绘画事业取得成功,跌宕起伏。
D.小说巧妙安排电视台专访这一场景,道出了前文蒋仕筏拒绝再画人体画的原因,从侧面表现了蒋仕筏妻子对他的信任。
3.小说第⑪~㉒自然段,是怎样体现蒋仕筏从狂热到深沉的心理变化的?请简要说明。
4.《变形记》叙述了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的“奇事”,本文则塑造了蒋仕筏的“奇人”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其“奇人”形象特点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戏剧受到舞台表演的局限,演员的表演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舞台),完成一个由连续的“动作”构成的戏剧事件(剧情)的展示。电视剧则不同,时间上可以随意跨越,空间也基本不受限制,场景的设置可以根据剧情不断地变换。

戏剧要求情节高度浓缩。一般情况下,戏剧冲突从一开始就展开,然后逐渐发展,到高潮,再到最后的结局。电视剧的情节结构一般以集为单位,每集都要有悬念,且集与集之间留有明确的发展空间以吸引观众。因此,情节发展相对比较迟缓,矛盾的解决速度也较慢。

戏剧演员一般按照时间和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塑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与戏剧的创作过程不同,因此,电视表演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在创作中有连续性。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的这种特点使演员的创作无法连续进行。因此,电视演员必须在短暂的、独立的时间单位中进行表演,而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塑造他的角色。

电视表演和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演员必须能够把这种虚构变为令人可信的真实。演员之间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景之中则可能成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君臣、仇敌、情侣等。还有那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把它创造成为艺术的真实。

戏剧是“演员的艺术”。在戏剧演出中,导演的构思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尽管在当代的戏剧艺术中,舞台美术等部门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但根本目的还是为演员的表演服务。在舞台上,只要大幕一拉开,演员就成为演出的主宰,演员表演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一个戏的成败。

电视剧是“导演的艺术”。一部电视剧的完成是靠整体的屏幕造型,演员的表演只是这个整体的屏幕造型中的一个元素。导演在进行创作和体现自己的构思时,要考虑的必须是整体的屏幕造型。电视表演最终的完成是在剪辑和音画合成阶段。演员在前期所拍摄的镜头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给导演的屏幕形象的创造提供了原始的资料。导演和剪辑师则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修正、升华,最终创造出完整的屏幕形象。因此,在电视表演中,演员要注意自己的表演与戏剧演出中的差异性。

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考虑到与观众的距离,考虑到观众的欣赏要求,在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上,不可避免地要有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变形,如绕口令、慢动作等,都需要自己去完成,而这些特点运用得充分、得当构成了戏剧演员表演上的舞台美。

而电视剧的拍摄,摄像机突破了舞台的封闭性与观众固定的视角,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拍摄演员的表演。它不仅可以把演员放在极远的背景上,也可以近距离把演员的某个部位,如面部、眼睛、手和脚等拍成特写。由于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镜头前的一切,所以它也就会无情地暴露出缺陷,使一切虚假的东西都一览无余。

(摘编自窦连玺《戏剧与电视剧的比较》)

材料二:

中国戏剧在宋元之际成熟,并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中国戏剧单单选择了这样一个时期来完善自己呢? 其原因很多,众说纷纭。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认为:因为曲在这个时期开始流行,文人士大夫也有从事曲的创作的,虽然曲的地位和传统的诗不等同,但诗毕竟可以登堂入室,成为人们附庸风雅的一种形式。一向被人们歧视的技艺表演,只有找到可以庇护它的大树,才可能持续不断地发展。于是找到了“曲”与它结合起来,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价。长期以来“词乃诗之余,曲乃词之余”的倡导,虽然是人们为词、曲争得与传统诗歌相同的文学地位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无论从创作方法还是审美价值上来说,词曲确实与诗歌具有极其相似的特征,所以创作者按照曲牌的固定格律填词,实际上也就是在从事诗词创作。曲与诗一样,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只不过作曲时还要使曲词符合相对固定的曲调。南戏、杂剧、传奇都是用曲牌连套体的形式组织戏剧情节的,曲维系着一部戏剧的生命,在戏剧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而中国戏剧与曲的结合,成为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相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

中国古典戏剧,都是由数目不等的套曲和宾白科范组成的。当然,戏剧中的曲子与清唱的曲子也有不同,戏剧中的曲子连贯地以代言体形式吟咏某人某事,为戏剧的整体服务,从而具有了戏剧性,成为戏剧的载体。曲不仅本身就是诗歌的一种,而且曲中还大量地化用前人的诗词熔铸成优美的语句。

意象、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论的重要范畴。中国古典戏剧家对意象、意境的追求也融合在艺术创作之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最高的理想境界,世间万物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中国文人把自身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徜徉于林下山间是古代文人在精神上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中国戏剧作家也从来不把自己从外部世界中独立出来,戏剧艺术成为心与物交感的产物。因此,中国古典戏剧在情节的安排、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上都体现出写意性的特点。中国古典戏剧的意境之美与一个个意象的创造是密切相关的。戏曲家首先把主体情感渗透到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创造出情感饱满的意象,内在情感与外生的景观高度统一,就形成了极富审美价值的意境。

(摘编自齐静《中国古典戏剧与诗歌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演员一般按照时间和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塑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
B.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与戏剧的创作过程不同,电视演员必须在短暂的、独立的时间单位中进行表演,而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塑造他的角色。
C.电视表演和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那些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把它创造成为艺术的真实。
D.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考虑到与观众的距离、观众的欣赏要求,在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上,夸张和变形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戏剧成功的关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戏剧中,导演的构思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而演员在舞台上就成为演出的主宰,当演员的表演突破了导演的构思时,戏剧就成功了。
B.电视剧的完成是靠整体的屏幕造型,导演和剪辑师要对演员前期所拍摄的材料进行加工、修正等,最终创造出完整的屏幕形象。
C.电视剧的拍摄,摄像机突破了舞台的封闭性与观众固定的视角,可以从各种角度去拍摄演员的表演,也就会无情地暴露出缺陷。
D.中国古典戏剧中的曲子具有戏剧性,成为戏剧的载体,这是因为曲子连贯地以代言体形式吟咏某人某事,为戏剧的整体服务。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元杂剧《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化用范仲淹的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B.罗贯中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论英雄古今无对,笑谈间扫清吴越国”,化自苏东坡的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诗歌借助文字来传承,更多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而戏曲则通过舞台上的表演、音乐和动作的相互配合,展现了人们所期待的具象表达。
D.中国文学的诗化传统对戏曲文本的影响深远,就是戏曲的唱念做打,武打、程式,甚至是兰花指等,实际上都是戏曲动作的诗化。
4.下列关于戏剧、戏曲与电视剧、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电视剧的演员在时空上的自由不同,戏剧演员的表演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完成一些戏剧事件的展示。
B.与电视剧的情节发展不同,戏剧要求情节高度浓缩,一般情况下,戏剧冲突从一开始就展开,然后逐渐发展,到高潮,再到最后的结局。
C.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认为,中国戏剧在宋元时期成熟,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跟曲的流行,以及文人士大夫想借助诗来提高曲的地位有关。
D.词、曲与诗歌在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上具有极其相似的特征,但长期以来“词乃诗之余,曲乃词之余”的倡导,削弱了词和曲的地位。
5.请根据材料二阐述的中国古典戏剧的意象、意境的观点,分析下列戏曲中的景物描写。

[醉花阴]忽听的摧林怪风鼓,更那堪瓮瀽盆倾骤雨。耽疼痛,捱程途,风雨相催,雨点儿何时住?眼见的折挫杀女娇姝。我在这空野荒郊,可着谁做主?

(选自杨显之《临江驿潇湘夜雨》,有删改)

[注]《临江驿潇湘夜雨》写秀才崔通中举得官,弃妻另娶,原配张翠鸾遭受诬陷被发配。张翠鸾披枷带锁行走在崎岖的路上,又逢着“淋滴骤雨”,在风雨交加中她痛苦万分地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怒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
B.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
C.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D.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
B.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
C.诗歌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仍然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
D.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与政治关系密切”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雍也》:“(子)曰:“求也艺,于从政平何有?’”
B.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
C.元结主张诗歌应该“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D.陆游《作雪寒甚有赋》:“老人别有超然处,一首清诗信笔成。”
4.下列对“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独特的政治背景(政治成为诗歌创作的推动力),中国诗史上的高潮期常常出现在政治纷争或政治变革的历史时期。
B.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虽然人才济济,士人创作热情高涨,但诗歌也难免衰敝。
C.诗人有切身的政治遭遇,诗人往往先得到政治的激励,继而遭到压抑,引起强烈怨悱。
D.有强烈的政治牵动,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活力期,政治吸引人才,推动人才进取。
5.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并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主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逛庙会

文清丽

门很旧了,门楣右上角有一块牌子,黑色,上面红字写着五好家庭的字样。

进得门来,正中八仙桌上放着一个挂钟,长长的钟摆当当地响着。电视画面上是一个头戴官帽、身穿红袍的人,扯着嗓门唱着的是本地戏,秦腔。

你喝水不?声音是从炕上发出的。炕上坐着两个人,男的八十多岁了,胡子都白了,眼睛微微眯着,不知是在听戏还是在睡觉。女的头发还没有完全白,但看起来也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老花镜,边做着针线边问,问了两声也没人回答,她就转过头看老头。挂钟当当当地响几下,还有就是电视里哇哩哇啦的唱戏声。

把电视关了。老头终于发话了。

老太太不理他,自顾做着针线活。针在布上噗噗地响着,一下一下又一下。

老头动了动,好像要起身,可是刚动了一下腿,就累得不停地直喘气。

你说你半夜三更地欺负人不够,还要管人?老太太很不高兴。

老太太说的是昨天晚上的事。好不容易睡着了,突然感到面前站着一个人,老太太吓了一跳,以为是梦,拉开灯,老头在炕下,衣裳整整齐齐,说,快点,起来,咱们去割麦,人家都快割完了。老太太说这大半夜的,割什么麦?快睡觉。老头不再理他,自己出门了。

我的老天,老头八成是脑子糊涂了!老太太吓出了一身汗,这可是第一次发现这事。忙披着衣服跑出门,老头正准备拉架子车。老太太拉住老头,七劝八扯才算劝到炕上。第二天老太太问昨天晚上之事,老头一概不知。老头认为是老太太故意编谎,姑娘打电话来,他一遍遍地给闺女告状。老太太一把抢过电话,大声说,不是像他说的,我向毛主席保证。

老太太接完电话,笑了,老头也笑了。老头说闺女娃好着不?还有咱儿咱孙,都好着吗?

好着呢,六个都好着呢,不是给你说过了吗?老大又升官了。老二的姑娘都要结婚了。老三说他过两天要出国。老五好几天没有来电话了。

那你找人去给老五打个电话。

电话打给老五,儿子说单位忙,父母自己注意身体,不等这边应话,那边电话就放了。

老太太拿着针线的手忽然停下来,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事,脸上渐渐出现了笑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她说,人都说李庄庙会上戏挺好看的,都唱的是本戏,还穿着戏服,打着脸子。

老头还是保持着自己刚才的坐姿,背靠着被子,让人怀疑他是个雕像。

这时老太太闻到一股臭味。被子一拉,老头拉炕上了。老太太生气,说,要拉,你言一声呀。

给老头换衣服时,她突然手停住了,感到这腿与往常不一样,冰凉,而且发硬。再往上摸,也是凉的。老太太一下子害怕了,说,你咋了?别吓我。她发现老头眼睛闭上了。老太太说你别这样吓我,人都看戏去了,你要走,也不能这时候走呀?我还没给你洗脚剃头呢,还没给你穿上寿衣呢。

老太太急忙往出跑,一家家地敲门,第四家时,出来个女人,是个新媳妇。

老太太说,你三爹不行了,你跟我走。

脚洗完了,头也剃了,要给他穿寿衣时,老头突然睁开眼,冷冷地说:干啥,干啥,你想活埋我?我让我儿我女从城里回来收拾你。

新媳妇吓了一跳。老太太却高兴地说你没事?

你就盼着我死。

没事了,没事了,你回吧,牛蛋媳妇。

饭吃了,老太太刚要上炕,老头突然说,你把我的寿衣做好了没?我咋不见你做。

你晚上睡着了,我做的。新里新面,好看着哩。

怕啥呢,你白天就做吧,我看着不难受,心里还踏实。

老太太眼泪就出来了,没有说话。

老太太说有时候真想叫咱儿咱女都回来,你看人家的儿女都在跟前守着,热热闹闹的。

胡说,娃有出息,才能在城里待着。

谁说不是呢?娃不在城里,咱有这么好的条件?

俩人又是坐了半天,老头突然说要不你把我推着,咱们都去逛庙会。

那个新媳妇来了,让老太太去她家教她做馍放碱。

老太太回到家时,屋里没有人,找轮椅,也不见了!

老太太沿着轮椅的车辙找。轮椅在屋后沟后的崖边,人,不见了。

我的妈呀!老太太放声大哭。这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是老头,坐在油菜地里。

这花多好看呀,我坐在花里,都好像成了刚领你进门时的小伙子。老头说着,笑了。

是呀,你那时候劲多大,背着我走了四五里路。一晃,咱都过了将近六十年。

我活不了多久了,我走了,你就到儿女那儿去,我到底还是放心不下你!钱省着花,将来没人管你了,你就花钱雇人。老头说着,流下了眼泪。

别瞎说,你得活一百岁呢!回家,我给你穿暖和点,咱一起去逛庙会。

回到家里,俩人穿好衣服后,老太太拿出一只塑料水壶,灌上开水,挂在轮椅前。又拿出一沓厚厚的尿垫放在车后。

老太太推着老头上路了。老头手里拿着一束油菜花,边看边笑,地里麦子长得真喜人,桃花杏花开着,油菜花当然就不用说了。老太太一路说着话,老头一路看着景。不觉间庙会就要到了。锣鼓声越来越近了,人声越来越密了,老太太说老头,过了这个小河,就到了!没人应声,老太太也习惯了。

哎,老头子,快听,唱的是《铡美案》。说着,走到前面给老头系扣子,她呆了,老头拿花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垂下来了。一摸唇,是冰的,没有喘气的声音,就大哭起来,边哭边说:你要走,也得等我给你换好衣服呀!这声音刚开始挺大,慢慢地就被此起彼伏的锣鼓声淹没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为“逛庙会”,但实际上老头在尚未到达庙会时已经去世,给小说笼上了一些悲剧的意味。
B.这对老夫妇的儿女很有出息,夫妻二人在为他们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十分渴望子女的陪伴,他们的境况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C.老太太找到老头时,他正坐在油菜花中,两人一起回忆新婚时的情景,流露出无法回到从前的无限惋惜。
D.老夫妇俩偶尔斗气拌嘴,却让人感到爱意融融,他们相依相守经历人生风雨,展现出人间真挚的爱。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这个家的环境,既暗示出主人的年龄特点,也为小说营造出一种舒缓的气氛。
B.小说多通过直接描写来刻画老太太宽容体贴的形象,而老头的形象则主要通过老太太的反衬来塑造。
C.小说的叙述焦点大多集中在老太太身上,通过她的视角和感受来讲述,有利于表现其内心的情感。
D.本文大多是日常琐事,但读起来并不感到沉闷,这与小说合理运用富有世俗情趣的细节描写有关。
3.老头在看庙会的途中悄然故去,这一意外结局看似突兀,实则前文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三处。
4.这篇小说叙事节奏张弛有致,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4-17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阶段性测试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50年,你可能每个月定期做一次体检。但这时,你已不再需要做包括静脉穿刺采血等各种痛苦而烦琐的检查,也不需要等待一周才能看到你的血液检测结果,你只要坐着不动,从你口鼻中呼出的,或从你的体内释放出来的挥发性分子会慢慢进入复杂的人工智能仪器,它就是被称为“深鼻”的未来的电子鼻“医生”。“深鼻”对收集到的人体发出的气体分子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庞大的嗅觉数据库进行比较,将气味与导致这些气味产生的各种病症进行对比匹配,生成并打印关于你的健康状况的诊断结果。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或进行药物调整。

这是研究人类嗅觉系统工作原理的美国科学家阿列克谢•库拉科夫向我们展示的有关未来医疗保健的一个场景。库拉科夫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他正在研究人类如何感知气味,并根据气味的“可闻”特性对数百万挥发性分子进行分类。他计划将现有的气味编入一个综合性人工智能网络。该网络一旦建成,“深鼻”将能够识别某个人特有的气味,也能识别医学上或其他领域内为人们感兴趣的任何其他气味。而能为你识别气味并作出诊断的将是一块计算机芯片。届时,医生诊断病情也变得轻松多了,患者也可免去许多痛苦且烦琐的检查。

那么,气味真的能够说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吗?当然可以。气味作为一种信息源非常有用,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将丰富的气味信息用于病情诊断。

最新研究发现,许多疾病,包括癌症、肺结核和帕全森病,都可以通过挥发性化合物改变人的气味。我们的身体会释放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分子是挥发物,成为人体释放的气味的一部分,或被称为“气味指纹”。当人生病时,身体的代谢功能会产生变化,会释放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挥发性分子,我们的“气味指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些“气味指纹”会携带我们健康状况的信息。例如,帕金森病患者的皮肤皮脂腺会分泌一种蜡状富含油脂的生物液体,敏感的“深鼻”可以从稀薄的空气中检测发现它的存在。电子鼻“嗅闻”诊病可以让医生更早、更容易地发现疾病,甚至可以避免一些侵入性的诊断方式。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诊断系统。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利用电子鼻的可能性。构建一种人工嗅探器,配备可定期更新的专用标准软件。它可以像鼻子一样捕捉气味,也可以像大脑一样对气味进行解释,这就是阿列克谢•库拉科夫设想的“深鼻”,一种电子嗅觉人工智能。要做到这一切,“深鼻”需要模仿人脑的神经机制,但是,目前科学家们还未弄清楚人脑识别不同气味的内在机制。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嗅觉行为比我们的视觉能力更复杂,也更难理解。识别一种气味是一个精确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必须共同“奏响”一曲“协奏曲”。

鼻腔里有数以百万计的嗅觉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有着微小的手指状突起,它们被称为“纤毛”。鼻上皮组织表面覆盖着一层黏液,纤毛就悬浮在这些黏液中。神经元的另一端是轴突,轴突向上伸展,穿过颅骨内的特殊通道,一直通向大脑中一个叫作“嗅球”的区域。这个大脑区域因其形似洋葱而得名。气味分子进入鼻腔,与纤毛结合,鼻腔里的嗅觉神经元将这些信息传送到大脑嗅球,由嗅球进行解释,从而产生我们的嗅觉感知。同时,嗅觉神经元将这些信号传递给大脑嗅觉皮层,由嗅觉皮层的神经机制来确定气味的浓淡程度。

一些分子与某些嗅觉感受器结合,但不与其他嗅觉感受器结合。这取决于气味分子与受体的具体组合,我们会闻到玫瑰的香味或狗屎的难闻气味,但气味分子与嗅觉感受器的组合非常复杂,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握手”也是神秘难测。

“深鼻”研究者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模拟鼻腔中神经元的电子鼻需要配备一些化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与进入的气味分子相互作用,检测它们的存在,随后向电子大脑——“深鼻”发送电信号,对检测到的分子作出解释。在库拉科夫的设想中,电子鼻应是一个多层网络,能够识别不同的气味分子,以及其中不同的化学基团。

电子嗅觉诊断疾病要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大概还要几十年。现有的技术已经可以观察到实验动物经过着色的神经元反应,但是模拟鼻腔内嗅觉神经元与气味分子结合所需的技术——检测我们代谢物的化学传感器还没有发明出来。一旦这项工作完成,构建一个电子鼻来发现健康问题就相当简单了。

(摘编自方陵生《电子鼻:未来的疾病诊断专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来的电子鼻“医生”“深鼻”,使用起来将更快捷方便,有助于人类医生诊断病情,也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免受各种痛苦。
B.人身体释放的代谢产物中有一些分子是挥发物,成为人体释放的气味的一部分,这些挥发物可以为电子鼻诊断提供依据。
C.未来的电子鼻“医生”“深鼻”,需要安装一种人工嗅探器,配备可定期更新的专用标准软件,具备模仿人脑神经机制的功能。
D.识别一种气味是一个由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共同参与的精确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嗅觉行为比视觉能力更复杂,更难理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50年,到医院看病时,坐着不动,人工智能仪器就能根据你口鼻中呼出的,或从你的体内释放出来的挥发性分子,给你作出准确诊断。
B.鼻腔里有数以百万计的嗅觉神经元,其一端是微小的手指状突起叫“纤毛”,另一端是轴突,气味分子和“轴突”结合,从而产生嗅觉感知。
C.我们之所以能闻到不同的气味,是由于一些分子与某些嗅觉感受器结合,但不与其他嗅觉感受器结合,气味分子与嗅觉感受器的组合非常复杂。
D.模拟鼻腔中神经元的电子鼻需要配备一些化学传感器,进入的气味分子与之相互作用,随后向电子大脑——“深鼻”发送电信号,从而确定其存在并作出解释。
3.电子鼻“深鼻”的研究面临哪些困难?请简要概述。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所谓:一日三餐,人间烟火。活着就需要食物来滋养,以往我们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食用的自然资源,比如谷薯、蔬果、肉蛋奶和菌藻等。几千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饮食,你可有想过在未来某一天,我们的食物可能是被造出来的吗?

人造食品又叫仿生模拟食品,顾名思义,就是用科学手段把原料制作成类似天然食品口味的新型食品。

人造食品并不是假冒伪劣食品。提起人造,不少人会联想到少数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制造的伪劣食品,比如此前报道过的用塑料制作的大米和紫菜。人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具有可食用性和营养价值,区别就在于获取的途径不同而已。所以,人造食品的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人造食品的制造是仿生学原理和现代科技的结合。首先,需要确定需模拟食品的外形和结构,尤其要考虑到食品的用途、口感、色彩等多个方面因素。其次,根据需求准备相应的原材料,如植物纤维、糖类等,并进行筛选和处理。再则,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制造食物,例如3D打印技术和微生物发酵等。不同的食品制造的方法略有不同。

以人造肉为例,可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植物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而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细胞培养肉,用这种技术获取的肉类更受关注。

2012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科学家马克·波斯特博士,终于在全球首次成功培育出了细胞培养肉。他首先在活着的动物身上提取一小块肉,然后将他拿到的肌肉组织进行过滤,把它分离成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再把需要的肌肉细胞放置在培养皿中,加入血清进行培养。

血清会给肌肉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他命、碳水化合物等,给细胞营造出仍存在于活体组织身上的感觉。细胞利用培养液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自我复制与增殖,细胞增多后,会形成带状,就像自然的肌肉细胞在活体组织中形成纤维,最终的组织就如同处理过的无骨肉一样,最终就获得了我们想要的细胞培养肉。

与人造肉不同,人造牛奶使用的是3D打印技术。首先将奶牛的DNA序列打印出来,然后插入酵母菌的DNA序列中。再通过酵母菌的发酵获得了酪蛋白、乳蛋白和乳球蛋白。然后再将这些蛋白质与植物营养物质及脂肪进行混合,最终获取与牛奶相近的液态食品。合成的牛奶与普通牛奶营养价值相差不大,但保质期比普通牛奶明显要长许多。

人造食品增加了食品获取途径,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更广的应用前景。受地理、季节、气候等条件限制,传统食品获取存在一定限制性。比如,即便再高产的水稻,也要受气象条件和病虫害的影响,产量也无法做到稳定。人造大米则不同,利用食用菌对粗粮进行发酵加工,可以不分春夏秋冬,也不用在乎雨雪冰雹,只需34个月就可以获取人造的大米。

人造食品可以对食物营养成分进行改良,提升食物的营养价值。无论是人造牛奶、人造肉还是人造大米,它们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传统食品的营养成分组成和味道,采用合成生物学等手段进行复制与模仿。不但绝大部分营养成分与传统食物一致,而且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变更。

人造食品和传统食品都将是我们餐桌的主要营养来源。即便人造食品的营养成分与传统食物差异较小,同时也有望在未来进行低成本和批量化生产,但在风味以及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饮食文化方面仍无法取代传统食品。

食物中成分和功能的认定需要时间和过程。随着现代食品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对食品中某些成分及其功能尚未完全深入研究。例如,以往我们认为膳食纤维是人类无法吸收和利用的垃圾,但随着对肠道微生物重要性的认知,膳食纤维其重要性也逐渐清晰,乃至于被归结为第七大营养素。

以人造牛奶为例,很多人认为牛奶中87%是水,剩下的就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实际上除了基本营养物以外,还有很多含量极低但有生物功效的活性物质,如具有生物活性的β-乳球蛋白、α-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等。目前,我们的科学研究尚未完全搞清楚牛奶中到底有多少种生物活性物质,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从这个层面而言,人造奶只能做到对牛奶的简单模仿,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替代和超越。

传统食品在人类的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会被人造食品完全取代。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在传统食品和人造食品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健康选项。无论人造食品未来的发展如何,都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在抱有乐观态度的同时,还是需要保持审慎。

(摘编自张宇《太空旅行吃什么?人造食品或成未来主流》)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谷薯、蔬果、肉蛋奶和菌藻等都是自然界的天然食品,可以被直接食用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
B.人造食品是一种与天然食品并无差别的新型食品,是仿生学原理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产物。
C.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细胞培养肉因更接近天然肉类而比靠大豆蛋白制成的植物蛋白肉受欢迎。
D.食品中以前被认为是人类无法吸收和利用的某些成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功能可能会被重新定义。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由人们所熟知并习惯了的饮食情况切入,用一个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B.文章列举人造肉和人造牛奶的例子,说明不同的人造食品采用的相应技术手段也略有不同。
C.文章讲述马克·波斯特成功培育出细胞培养肉的过程,增强了科普说明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D.凭借目前的食品分析技术尚不能完全认识传统食品中的成分及其功能,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3.相比传统食品,人造食品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对待人造食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