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困难(0.1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文化自信自强,包含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自强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范畴。文化自信涉及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文化自强则需要通过发挥文化建设铸魂、塑形、启智、润心、赋能等独特功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文化价值固基、文化体系完善,文化动力强盛的目标,一方面,需要我们提振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注重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延续文脉,持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另一方面,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理念,使文化建设成果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同国家社会建设趋向相协调。

我们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开启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寻根、承续与拓展旅程,从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新成果;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置于世界文明发展视域中全面审思检视,从观念、制度、行为、物质和精神等层面,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尤其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原则,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创造精神,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将文化自信自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谱写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

(摘编自蔡劲松《以文化自信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人民论坛网”2022年12月3日)

材料二:

中华创世神话学术高地建设工程以学理上能贯通、学术上集大成为学术目标,通过历时五年的辛勤工作,首次对中华创世神话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梳理和探索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考古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类文明起源并非一种模式,中华文明起源具有独特的路径。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分析既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从而完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的尝试,也是与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起源叙事进行平等对话。

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涵盖了人类文明起源的一切要素,更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的中华路径,是独特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研究表明,中华创世神话是以神话叙事方式建构的文明起源过程,内容涉及人类文明起源的诸方面,如自然和人类的起源,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道德文明的起源,民族与国家的起源等,作为独特的文明起源叙事,中华创世神话不仅诠释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还表现了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的趋向于坚守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渐进性思维。

对中华创世神话谱系的植理,不仅是对人类文明起源进行的系统性建构,也揭示出中华创世神话内容的演进反映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事实,是当代进行中西文明对话的重要材料。研究表明,具有文明奠基意义的中华创世神话不仅对自然和人类起源进行了解释,也追溯了早期社会关系的产生,并对国家的产生和治理规则进行了建构,最终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文明精神性、符号化和思维模式的源头,与西方神话相比毫不逊色。这种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客观认知将极大地改变过去重视西方神话,忽视乃至轻视中华创世神话的现象,有助于中西文明的平等对话。

中华创世神话学术研究工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中华文明史的追溯提供了庞大的、系统性的实证,不仅为过去主要依靠考古和历史文献研究形成成果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在神话与考古、历史文献的比照研究中帮助当代人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诞生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中华创世神话具有重视文化制度创制、强调科学发明、弘扬创造精神的特色,说明制度创新是中华民族的长处,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创世神话体现的科技创新传统此前常被忽视,但女娲神话讲述的制陶与冶金技术的发生,燧人氏神话所讲述的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神农氏神话讲述的中草药的发现,黄帝神话讲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嫘祖神话讲述的养蚕缫丝技术的出现,帝喾神话讲述的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等,无不体现了申华先民对发明创造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这些结论将帮助当代人更好地了解被西方文明中心论遮蔽的中华文明的光辉真相。研究还表明,中华创世神话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是当代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和精神资源,因此研究、传承中华创世神话,不仅有助于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也有益于人类命运共体的建构。

(摘编自任小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源头上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文汇报》2022年12月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建设要实现价值固基、体系完善、动力强盛的目标,就必须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发挥文化建设独特功能,走创新之路。
B.中华创世神话强调科学发明,体现了中华先民对发明创造的热爱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优势。
C.中华创世神话是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文明精神性、符号化和思维模式的源头,因而具有文明奠基意义。
D.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原则,而且要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创造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明中心论重视西方神话,忽视中华神话,因而遮蔽了人类文明的真相。
B.在坚守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渐进性思维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C.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D.中华创世神话内容的演进既有中华路径,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张载“横渠四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钱锺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C.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D.王蒙《传统文化与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联,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创新,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4.“天人合一”出自《庄子》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它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如何协同推进中华创世神话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快速进步,支撑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但也要看到,近年来各种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给粮食稳产增产带来极大风险,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没有改变;农业的基础研究、底层技术、原创性成果依然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农业科技供给水平,是实现高水平的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农业安全的现实需求,当前,农业领域还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难题,科技供给尚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亟须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能力。要强化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对农业基础研究领域的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实现更多的原始创新。要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引导科技创新团队围绕产业需求重点攻关、持续研究;构建精准高效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品种。要实施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行动,推进科企合作,组建研发联盟,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等问题,给予政策支持。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后一公里”,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的实际情况,应不断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疏通从原始创新转化到关键核心技术的渠道。要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主体和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引导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抓手是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要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载体,探索产业同盟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重点打造一批创新能力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统”的职能和引领行业集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作用。

人才尤其是乡村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造血者。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靠“人”,特别是各类有能力的“科技人才”。首先是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制度。其次是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向农村集聚;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营造“拴心留人”环境。最后是强化科技特派员的规范管理,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制定科技特派员扶持激励政策,允许科技特派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内生动力。

(摘自秦健《农业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材料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些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当前,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紧盯前沿,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改革成果。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稳定、顺利延包。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破除城乡制度壁垒,促进各类服务更多下乡。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摘自《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大以来,尽管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粮食生产和消费“紧平衡”,但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撑。
B.实现我国农业科技更高层次的自立自强,保障农业安全的现实需求,需要我们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提高农业科技的供给水平。
C.农业科技成果要想实现转化,应创新其转化应用机制,搭建转移转化平台;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制度则是首要条件。
D.强农方能强国,农业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业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不够全面,也不可能实现强国目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能力,在农业科技方面既要强化基础研究,也要建立产业科创中心,并且要联合攻关关键技术。
B.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才能加快推进农业高质发展;应打造一批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发挥其"统领"作用。
C.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的主线,分置并完善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和权能,方可深化农村改革,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受益。
D.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B.“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
C.“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D.“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
4.如果你大学毕业后,准备去我市偏远农村当村官,你应如何领导当地村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推乡村振兴?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具体举措。
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如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算法是指计算机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预测推理。当前,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等。

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也在无形中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使得人们更重视跟自己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目前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进一步提供内容相近的网络信息,这种让人产生“挠到痒处”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一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会陷入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信息茧房会加剧网络用户群体的极化,群体内的成员与外部交流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因为拥有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内部趋同的特征愈发显著,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并诱发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设置中,有时为了规避用户的反对,将一些体现个人自主性的设置隐藏很深,一般用户面对眼花缭乱的设置,很多情况下只能接受系统的缺省设置,将自主性完全交由平台。这种情况下,个体会不自觉地陷入平台算法推荐的信息中,对推荐内容感到高度满意并很难感知到自身的信息受限。算法借此不断培养用户对平台的依赖,久之,用户信息接收维度变窄,获取渠道单一,在单调的信息交互中形成特定的兴趣习惯,深陷“信息茧房”的桎梏。

尖叫效应是在资讯传播中得以显著体现,通过非法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等低俗内容,迅速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无论是从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还是引发人们的指责批评,都能获取高额的流量和点击率。在网络关注为王、流量为王的导向下,这种效应会成为一种传播的价值导向,吸引更多人制作违反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在众多平台的裂变式传播下,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算法就会沦为尖叫效应的帮凶。

(摘编自朱廷劭《算法技术人文应用中的向善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10期)

材料二

如今,AI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AI会利用大量的数据,再通过一定的算法,验证过去学者们依靠观察、访谈等传统社会科学方法所得到的有关人类社会的认识理论,但有时也会给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观点,貌似违反了过去我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认知常识。

在有些专家看来,如果通过数据、算法得出的结果违反直觉或者常识,这不仅是常见的,而且是应该的。“直觉、常识本身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大数据很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帮助我们寻找出一些靠人类直觉无法得到的结论。”

但要依靠数据和算法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乃至帮助人们进行抉择,数据就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首先是数据规模要足够大,即使无法做到全样本数据,也应尽量实现数据来源的随机性,选择的数据要有代表性;其次则是数据质量应尽量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有所保证;此外,如果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算法的复杂性也能够大大降低。

如果上述要求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当我们利用AI进行决策时,将更有可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但人类社会高度复杂,并且时刻都在变化,相对固定的算法很难做到长久有效。而且,算法的不断更新、修正,也是保证大数据应用能够取得可靠结果的重要因素。以互联网上运行的推荐算法为例,可能几小时就会迭代一次。

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毫无疑问是近年来数据和算法给大众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因此,也不断有批评者对信息推荐算法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的问题进行批判。有研究表明,“信息茧房”是算法和受众认知偏好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算法归根结底是受人控制的,算法的规则是人制定的。人完全可以写出一个“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的算法,让大家的选择多样化,远离“信息茧房”,但是这种算法不符合商业利益,所以没有人去做。

所以,人与大数据、算法之间不存在固有矛盾。大数据、算法的应用是为了提高人类某些行为的效率,是为人类服务的,总体上是需要拥抱的。同时,如果大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当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应该合理、恰当地应用大数据和算法,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要避免其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用途,比如大数据杀熟、大数据售假等,而这则需要有关部门提高监管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摘编自都芃《在做选择这方面 人类直觉竟不敌数据和算法?》,《科技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技术本身是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信息技术,应用时可能产生的“算法作恶”并非它固有的特性。
B.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效应和尖叫效应等是互联网时代随着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心理效应。
C.“信息茧房”使网络用户群体观点和看法愈加趋同,更容易丧失对事物的客观判断,产生错误心理和行为。
D.人是算法的控制者和算法规则的制定者,算法应用方向和方式的选择,反映了人在利益方面的权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平台不应将个人自主性的设置搞得复杂隐蔽,这种加剧用户陷入“信息茧房”的做法是错误的。
B.网络平台和信息传播者不能利用尖叫效应来博取关注度和流量,尤其是面对青少年这个群体。
C.利用数据、算法得出违反人类直觉或者常识的结果,恰恰能够体现数据、算法对于人类独特的价值。
D.算法更新得越快,其取得的结果就越可靠,就能用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理解、解释,帮助人们进行抉择。
3.下列选项,和材料一中所说现象最符合的一项是(     
A.夫妻使用同一款短视频APP,丈夫看到的多是体育军事,妻子则多是美妆美食。
B.在某“文化交流群”中,本来现实中身份各异的成员在群里都互称“大师”。
C.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卡夫卡也说过“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
D.张老师喜欢看纪录片,在央视播放的纪录片中他最感兴趣的是人物类纪录片。
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人与算法的关系。
5.在享受算法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个人如何减少甚至避免“算法作恶”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疫病的抗争贯穿着人类文明进程。黑死病、霍乱、疟疾、流感、登革热、非典、埃博拉……在漫长而悲壮的缠斗中,多少生灵惨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毁灭。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号泣之哀”“送葬的钟声几乎没有停止过哀鸣……不同时空中,人类的悲伤与呐喊从未停息。学者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写下这样的感悟: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创人类,也磨砺了人类向死而生的韧劲。对抗疫魔,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

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对布满艰难险阻的战,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是我们克难攻坚的重要一招。

从加强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研究,到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从多学科力量联手进行药品和疫苗研发,到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从健康码”“云办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样子、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药,中医显身手。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认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抗疫,让全社会经历一次科学的洗礼。从传统媒体到网络空间,从社区横幅到农村大喇叭,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家喻户晓,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等科学常识逐渐变成人们日常习惯。非常时期,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等专家纷纷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爱国斯坦曾说:科学的不朽的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当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取材于钟华论《在民族复习的历史丰碑上——2020年中国抗疫记》)

材料二

2019年末至今,新冠疫情已流行两年,全球2.65亿人感染病毒,死亡超过500万人。我国占全球人口数19%,累计新冠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的0.05%2021122日,《英国医学杂志(TheBMJ)》发表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策略与经验专辑。

新冠疫情大流行早期,我国希望通过围堵方式,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形下,防控的核心武器是采取传统公共卫生举措,这也是非药物干预措施。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当初武汉的封城措施,一个月内,我国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将高出67倍。

2020年利用两个多月消除本土感染后,我国继续坚持围堵策略,以应对不断出现的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疫情,并强化了追踪密接者、核酸检测策略,实施动态清零,发现一例灭一例。手机的GPS、WIFI、通讯基站,几乎人人必用的微信、支付宝及内嵌的有关健康码的小程序等,构成了追踪密接者的大数据信息网络。在某人核酸检测呈阳性的1小时内,当地公安和信息等部门能够根据手机位置信息提供感染者的时空轨迹,在4小时内完成流调,确认感染者活动地点、高风险场所和人群,并找到所有密切接触者。随即,当地政府关闭高危场所,限制高危人群流动,马上对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虽然动态清零会对民众常态生活有影响,但在全国多地应对数十起输入性疫情的过程中,动态清零有效控制了局部阶段性疫情。

新冠病毒具有超强的传播力与层出不穷的变异,当前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新阶段。在实现本土病例清零后,我国整体人群处于易感状态,必须要通过接种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当前,国药”“科兴”“康希诺”“安徽智飞等疫苗投入使用,国内外研究数据证明,这些疫苗对预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对预防再传播有明确效果,对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效果。前不久,张文宏团队发表论文,认为两剂灭活疫苗作为启动注射后,第三针重组蛋白苗接种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安全的,且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截至125日,全国接种新冠疫苗已超过25.5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亿,依此计算,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超过78%

在大家盼望建起免疫屏障,取消动态清零时,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又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侵袭,初步迹象表明这一毒株传播力更强。专家说目前的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毒株依然管用,但效力会大打折扣。我们要抓紧时间,利用新的科学证据去调整疫苗,提高疫苗的效力,构建免疫屏障,这是走出新冠大流行的关键。

(取材于杜玮《新冠两周年:动态清零之路还有多远?》)

1.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学是人类对抗疫病的最有力的武器。
B.中国全社会在抗疫中经历了科学洗礼。
C.中国抗疫实践中,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D.科学因具有理性而能帮我们应对风浪。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受困于新冠疫情已两年,中国抗疫的策略与经验为世界关注。
B.疫情流行早期,中国只用传统公共卫生举措,便阻断了病毒传播。
C.疫情流行现阶段,中国采用“动态清零”与疫苗接种并行的策略。
D.未来我国防疫取胜的关键,研究疫苗效力,以建起群体免疫屏障。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举措”的一项是(     
A.研究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
B.研发药品和疫苗,并分类、对症施治。
C.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D.利用信息网络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
4.我市正在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强免疫工作,有些老人还没有参加。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写一段话,动员身边的一位老人接种新冠疫苗。
2023-03-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二中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民性是文化、文学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既是其动机也是其成果。现代社会要建立起普遍统一的组织结构,就要生成文化的共同体,其语言、思想逻辑、价值认同、理想目标能达成一致,就需要获得广泛的社会性,而其基础就在于文化,语言、文学具有人民性。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处于一个变革时期,经典现实主义受到欧美现代主义的挑战,大量的欧美作品翻译过来,一度取代了苏联文艺对中国文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与现代主义的先锋探索一起开辟当代中国文学的广阔道路,如意识流小说、现代派、荒诞派,黑色幽默,直至后现代式的先锋派……中国文学无疑在艺术上上了一个台阶。然而,无论是现代派还是先锋派,都属于阳春白雪。艺术创新固然需要,但文艺的人民性在任何时候,在中国的国情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和责任。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现实主义获得了一次崭新的再生。陈忠实、莫言、贾平凹、阎连科、刘震云、铁凝、王安忆、阿来都各自写下既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特色,又汲取了世界优秀文学经验的作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文学走向市场化的时期,市场化在客观上解决了文艺走向大众、面向大众的问题。图书市场的销量、电影市场的票房,就足以使大众成为接受的主体。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消费社会的产品,它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艺作品的各种成果。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性”也并非因此而演化成现代性的一个基础的普遍性的概念。在“阶级论”被淡化后,文艺的大众化、消费化无疑使文艺具有了人民性,但它与文艺的人民性的经典内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区别的根本之处在于:文艺的人民性要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引导人民积极向上,要使全体人民团结为一个整体,凝聚成一股力量,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人民性无疑还是占据文化领导权地位,起到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赋予文艺服务人民以新的内容,同时也赋予人民性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说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新人民性”,这就是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放在首位。正是因为“新人民性”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而才能如此信任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当然,当今时代信息爆炸,互联网众声喧哗,社会的复杂性表明,文艺依然不能放弃正面引导人民群众的责任。在多样化和丰富性的文艺繁荣格局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无疑应该始终起到引领作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新人民性”才能真正圆满实现。

(节选自陈晓明《人民性、民间性与新伦理的历史建构》)

材料二:

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满足千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对于诗歌的精神生活需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其所谓“天意”就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而人间的主体就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诗歌作品满足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在中华诗词文化发展史上,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性诗词文化的精神接力和审美传递,中华诗词文化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才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性诗词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实践与推广。我们不仅大力挖掘中华古典诗词的人民性文化资源,而且全力弘扬中华近现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精神,由此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在前贤的基础上努力开创中华当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毫无疑问,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中华人民性诗词文化的当代价值,比如从政治思想、社会建设、文化传承、历史积淀、审美趣味、学术资源等等。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诗教文化传统中,始终绵延着生生不息的儒家民本主义诗学血脉。从屈原到杜甫再到龚自珍,中华诗词的儒家民本文化不能被简单地视作封建忠君思想而加以否定,只要我们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进行合理的扬弃,中华古代儒家诗教文化传统就能转化为中华当代人民诗教文化新传统——这已经在中华诗词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中得到证明,而且在中华当代诗词文化建构中也取得过成功经验。只要我们的诗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坚持对中华优秀诗词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又现代化建设中探索出一条中华当代人民诗教的新路。

(节选自李遇春《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演变、当代形态与价值》)

1.下列对材料中“人民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性是现代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基础,与中国国情息息相关,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B.人民性离不开市场化,市场化使文艺走向大众,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艺作品。
C.文艺的人民性与文艺的大众化、消费化虽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彼此有明显的区别。
D.不同时代人民性的内涵不尽相同,当下应关注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弘扬艺术正能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变革到90年代传统文化复兴,中国文学思潮从欧美现代主义转为现实主义,艺术上获得不断进步。
B.新时代赋予文艺以新的内容,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复杂,文艺格局多么丰富,文艺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中华古代儒家诗教文化在其特定历史背景下曾经产生过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其历史合理性。
D.两则材料都从文学史的角度,辩证思考“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肯定其积极意义;又都放眼当下,对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
3.下列选项,最贴近材料中“人民性”文艺观的一项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
C.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D.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4.在文艺创作中如何增强人民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请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分别从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两个方面,探究人民性诗词文化的当代育人价值。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网络修真小说之中,常常有今不胜古的时代感慨——古代仙器法宝的价值和内涵力量,往往超过较近的时代;可对于网络文学本身参讲,却是古不胜今。现在再看看十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是三四年前的作品,都会感到哪怕作者在文笔、内涵、火候等方面的深厚程度不亚于甚至超过现在顶级的网络小说创作者,可在创作的类型和形式上,却已经只能用“时代的眼泪”这个词汇来形容了。随着2012年以来“超级 IP时代”的到来,得益于文娱行业的深度介入,网络文学发展演化的速度,像是按下了一个十倍的加速按钮一样,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网络小说正处于它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有挑战的时代,或许可以用“白金时代”这个对网络小说创作者来说比较熟悉的词语来命名。

新的时代力量和平台力量,将不同领域的文学资源重新聚合了起来,并通过一种最符合市场经济的结构,形成了一种像山洪一样裹挟一切的强大合力。在这种时代力量下,文学资源的重新聚合,正在达到甚至超过近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那种超强生命力,甚至攀越并“超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时代——获得比明清时代更高维、更多场景的孕育文学生命之力。

话说回来,明代通俗小说的兴盛与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有重要关系;民国时期现代文学的普及与发展,也同现代工业条件下印刷出版业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这种时代和平台的变革,是文学形态本身创新的一大主要推动力。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变革力量和出版行业环境的整体变化,同样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石昌渝先生曾经评论说:“中国书籍形制,从甲骨、钟鼎、竹简到丝帛,都不可能、也不屑于承载供人们消遣的俚俗的白话小说。它们的材料和书写成本都太昂贵……只有在印刷术发明之后,而且是在印刷业发展到商品化程度较高、一般出版物可以为社会有闲阶层购买而出版者又有利可图的时候,白话小说的写作和出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到了清初的金圣叹年代,本被清高文人们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说俗文”如《水浒传》等作品,已经能够入堂堂之室,成为文人墨客争相阅读谈论的作品。到了《红楼梦》时,评价就已经是“书中无一正笔,无一呆笔,无一复笔,无一闲笔”了。“小说俗文”的力量,就此勃发喷涌,最终促成了中国文学在一个时代里彻彻底底地更新换代。

从历史来说,文学,特别是通俗文学的发达和兴盛,往往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社会经济基础的兴盛,是通俗文学勃发的根本基础。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平台条件……构成文学“形态”、行业“业态”以及产业“生态”系统重塑的核心力量,再加上我们所说的受众需求如网络青年“心态”、从媒介之变到网络连接的“状态”——这“五态”就构成了考察“新时代、新文艺、新网文”发展态势的最好景框,中国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和产业平台,正赋予网络小说一种独一无二的“五态”。反过来,亦是如此。正是这“五态”的发展演变,让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心态、形态、状态、业态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与趋势,何以成为映照“中国好时代”的最佳文本、故事和影像。对于当今时代的网络小说来说,最大的幸运,或许就是身处在这个正在促成中国文学再度更新换代的大时代之中吧,并且成为映照、重组甚至开创这个“中国好时代”的最佳故事。

(摘编自庄庸主编《中国网络文学阅读核心书目》)

材料二:

对于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有人形象地称之“野蛮生长”。这个比喻暗含的判断是: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和研究显得滞后且零散,双方未能形成必要的互动。但近年来,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与日俱增,通过接受网络文学参与重要评奖、吸纳网络文学作家进入作协、设立网络作家协会和专门的网络文学奖项、为网络文学编年和写史等,明确地表达了接纳并引导网络文学发展的意愿。

然而,网络文学的特殊性,恰恰也在这里。无论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反应滞后还是及时,评价零散最还是密集,接纳是被动还是主动,似乎都不曾从根本上影响其发展。从过去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网络文学表面上以某种“自在”而“自为”的状态在发展,其内在逻辑实则不无矛盾。

一方面,网络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容纳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类型和多样的风格,简直称得上“网罗文学”。随便点开一个网络文学网站,题材类型应有尽有,作品分类混乱芜杂。有人或许会认为:分类标准的杂乱反映出兼容并包的心态,这正是网络文学生长壮大的根基。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文学又始终表现出标新立异的强烈冲动,以使自己区别于其他文学。网文圈的作者、读者和观察分析者,非常乐于将此前所有文学统称为“传统文学”,以显示网络文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当下性。他们甚至发明了“传统网文”的概念,以期待更具新鲜感的网文出现。网文圈还形成一套迥异于“传统文学”的评价方法:描述阅读趣味,有“快感”“爽点”“梗”等名词概念;评估作品潜力和影响力,则有点击量、订阅数、打赏和互动数等量化指标。

(摘编自徐阿兵《网络文学,只是“网罗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的中国网络小说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发展迅猛,这恰恰弥补了创作者在文笔、内涵和火候等方面的不足。
B.《红楼梦》等作品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意味着“小说俗文”文学地位的提升,推动了中国文学新格局的形成。
C.中国目前的时代环境赋予网络小说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借助网络小说,我们也可以了解中国新时代发展的状况。
D.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中的片面追求点击量、打赏,强调对读者的感官刺激,会对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造成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的时代力量和平台力量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网络小说的成就已经接近了近现代文学以及明清小说的水平、高度。
B.文学的普及离不开平台的支撑,小说最初具备了大众文化品格,与其以商品化的印刷出版物作为载体是密不可分的。
C.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评价和研究尽管滞后且零散,但是在客观上却成了当下网络文学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D.网络文学讲求兼容并蓄,拓展了题材的广阔性,强化了作品的写实性,提高了读者的参与度,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力。
3.下列选项中,与网络文学创作无关的一项是(       
A.电视剧《太子妃升职记》全部由IP改编,IP持续释放能量。
B.《琅琊榜》走红之后,很快出现了同名手游、网游和漫画等。
C.《人世间》的热播,使其成为搜索热词,同名小说网售火爆。
D.“快穿流”小说专注叙述故事本身,着眼于读者的“爽点”。
4.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5.当下,应如何保障网络文学获得更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强国是其中应有之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常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走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就是说,不能跟在其他国家后边亦步亦趋,而是应该自信自强地举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心聚力,以富有活力的现代文化展示当代中国形象;同时,也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激发我国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发展的导向,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通过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人心。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们应该提高中国文化形象的自塑能力,以中国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讲好中国故事,以世界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传播好中国声音,以理性包容的叙事方式展现当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互动、在充分的交融互鉴中促进文明丰富发展。

(摘编自韩震《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材料二:

文化的目的在于“教化”,以“丈”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个人的肉体终将消失,但精神可以永存。这种精神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鼓舞人心,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文艺书籍作为文化的价值承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由此可见,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会因国界、语言的限制而囿于一隅。孔子的言说不会局限在中国传播,同样,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托尔斯泰的小说不会因为它们是英文和俄文作品而无法流传到世界各地。

事实上,文学的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国人杀敌报国、唤起大家普遍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而且对创作者超越自我、激励自身也是十分重要的。太史公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生命意义的“三不朽”,“立言”即是其中之一。文学让人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人生,文学作品让作家的生命得以延伸。这种精神动力,看起来是个人的,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一个民族的缩影呢?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不仅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情感支柱与坚强保障,更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不去灵魂,只要精神不倒,坚持下去,奋斗下去,就会有奇迹出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桑,经历了多少大灾大难,但都没有沉沦下去,一次次坚持,一次次奋斗,终于迎来了和平盛世。

文艺的根本精神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包容与尊重。当今是一个流动的时代,中国人出现在世界各地,融入到各国人民的生活中,世界各国人民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我们不仅要敞开胸怀,与世界人民平等对话,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而且要自信地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经验的丰富内涵,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国人民的苦乐、希冀与梦想,不断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也不断丰富我们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与想象。

(摘编自聂茂《坚定文化自信奏响文化强国的盛世壮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可反映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B.复制他国发展之路与故步自封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均无益处,故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孔子的言论、莎士比亚戏剧和托尔斯泰的小说能跨语言与国界传播,是由于它们都是文艺书籍,承载了文化价值。
D.优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能够激励读者与创作者,还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二都涉及“文化自信”的话题,材料一侧重于方法而材料二侧重于意义和作用。
B.开展“清明祭英烈”“学雷锋读书会”等活动,是巩固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由之路。
C.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迎来和平盛世,这得益于文化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教化”作用。
D.开放自信地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经验的丰富内涵,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周易·系辞》:“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B.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贾岛《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陆游《示子遹》:“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4.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请结合文本分析。
5.屈原的《离骚》影响深远,其“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对后世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屈原也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2023-03-04更新 | 40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乡建要尊重乡村的现实并以地方性知识为根基,融会乡村的历史、信仰、礼俗、民艺等要素,重塑乡村文化的生活样态、行为习惯和空间形态,并以多主体联动的方式构建乡村共同体,推动乡村文明的复兴。其实现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培育乡村文化主体性。农民是乡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主体。主体性意识缺失和对在地文化脉络及传统缺少认可,是当下艺术乡建面临的重要问题。艺术乡建的首要任务就是激活乡村文化的主体性,提升农民对乡村价值的自觉和认同。这正契合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以艺术性手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渐解决农村主体性缺位的根本问题。

第二,修复与赓续民间信仰。民间信仰集中反映着乡村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共处与情感关联,并关系着乡村礼俗秩序、道德规范的实现。修复乡土信仰,重建精神家园是艺术乡建的根本要求。

第三,传承与发展地方性知识。在地性的知识经验是地域性文化脉络和传统的表现形态。艺术乡建的关键就是要梳理、凝练地方性传统的知识谱系,并在此基础上重塑适应乡村发展态势和顺应农民诉求与意愿的文化生态。

第四,重塑乡土场所精神。聚落形态的乡村是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生活场域。艺术乡建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是克服乡村空间改造中模式化和同质化的问题,重塑乡村空间的精神性内涵,使之成为接续乡村文化样式的场所。

新时代中国艺术乡建把握乡村的发展态势,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是促进农民主体意识的养成,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艺术乡建的深入发展积极地影响着农民文化心理结构的积淀和主体性人格的养成,进而促动农民自觉地将乡村文化纳入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中。其次是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凸显乡村文明的时代价值。艺术乡建深入发掘着乡村中地方性知识蕴含的思想观念和符号性意义,并在其与现代社会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契合中,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乡村文明的现代价值。最后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美好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艺术乡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要旨,以温和的方式熔铸锻造乡村文化样式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并在时代精神氛围中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塑造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摘编自屈行甫《新时代艺术乡建的价值导向与实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网)

材料二:

中国社会科学网:事实上,艺术乡村建设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其协作性、互动性,凸显地域性、创新性,以使乡村更美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就您自己的实践而言,当前艺术乡村建设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您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

贺景卫:关于美丽的建设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局限当中,所以,今天的艺术乡建首先面临的还是在地性和主体性问题。我们团队以文创设计介入乡村建设,最终输出的是产品,但事实上,是具有文化附加值的产品,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对知识主体,也就是村民以及村落文化是十分尊重的,我们扎根乡村进行深入调查,当然,这也是为了解决在地性问题。为此我们也有一些务实的策略。首先是价值共创,共创发生在乡村文化价值传递以及村民主体身份价值建立的过程中,没有文化价值和身份价值的发生与传递,整个乡村振兴的底层价值逻辑就无从实现。我们成立了大岭村共创工作团队,邀请了包括村民、村委以及当地文化的其他研究者在内的其他相关群体,形成一个多方协作的模式共同寻找文化创意点,也就避免了艺术家或者某一单一群体介入乡村建设的主观性。在这样一种合作模式下,我们围绕村落人、文、地、景、产五类资源开发主题,开发出开门大吉”“整游大岭”“黄大仙”“大哈村龙舟饭”“岭龙”“鱼跃龙门等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文创产品,通过艺术设计的美学吸引力创造热点和话题,但最终目的还是要重建文化根脉,让文化“活”起来。其次是事件介入。文化是需要传播,身份更是需要认可的。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艺术活动串联在地居民、创意群体、社会大众,共同去塑造一个基于地域文化的在地创意行动。我们针对大岭文化举办了很多特色艺术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这一系列的艺术行动是一种系统性的驱动,是由内向外的持续性活化路径,集结了社会各界的创意力量形成的一个创意产业链,更是乡村与外界互动的再生工具,这个过程中,不仅充分尊重在地价值,其主体性价值也在一个和谐持续的环境中得以实现。

(摘编自李永杰《用艺术乡建激活乡村——访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贺景卫》,中国社会科学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激活乡村文化的主体性,提升农民对乡村价值的自觉和认同是艺术乡建的首要任务,这一任务契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
B.地域性文化脉络和传统的表现形态是在地性的知识经验;梳理、凝练地方性传统的知识谱系是艺术乡建的关键,由此可重塑文化生态。
C.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其现代价值,比深入发掘乡村中地方性知识蕴含的思想观念和符号性意义更重要。
D.团队以文创设计介入乡村建设,最终输出的是具有文化附加值的产品,其间尊重村民以及村落文化,可避免团队介入乡村建设的主观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在地性和主体性,论述时一个运用理论,一个结合实例。
B.艺术乡建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塑造人们全新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C.要重建文化根脉,让文化“活”起来,寻找到文化创意点是特别重要的。
D.特色艺术活动可形成系统性的驱动,可成为乡村与外界互动的再生工具。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论述的“新时代艺术乡建的实现路径”的一项是(     
A.在乡村中的乳业企业的奶牛生产基地中植入亲子儿童园项目,使人们亲近自然和土地。
B.将乡村儒学讲堂、公共祠堂和民间道堂三堂合一,实现道德、礼仪和信仰有机结合。
C.围绕客家历史文化,梳理其间的曲折变化,勾勒百年客家历史文化建构的知识谱系。
D.艺术乡建过程中,艺术家走进农村,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农民参与乡建。
4.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克莱尔·毕晓普曾说:“艺术家不再是某一物件的唯一生产者,而是情境的合作者和策划者。”这种理论也适用于艺术乡建,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理论加以分析。
5.与普通的乡村建设相比,艺术乡村建设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有强大的战略定力,越是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漱荡中始终站稳脚跟。

(摘编自202277《人民日报》,蔡文成《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动画就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成功塑造了诸多影响至今的典型形象。作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上映于1961年的《小蝌蚪找妈妈》真正做到让齐白石的动了起来。该片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小蝌蚪形象,在中国动画史上,为南齐画家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留下最初的注脚。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旨在说明形象表达的不只是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蕴。《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的民族风格表现为浓重、绚丽的格调。在山川、石头、草木等景物以及宫殿建筑的造型设计上,华美的视觉造型和活泼的内在情绪融为一体,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与华丽鲜艳的神奇景色相得益彰,传统绘画的形式美感和装饰美学意味有机融合,呈现出一个灿烂丰富的意象世界,于情景交融中揭示作品的内在意蕴。这些经典作品以丰富的审美意象,体现中国传统美学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原则。以历史反观当下,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意象,以崇高和优美涵养时代、涵养人,仍是中国动画高质量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在今天,动画电影的竞争力主要在于承载的价值观念。呈现与表达价值观念,是典型形象塑造的目的。近年来,一批国产动画电影赓续传统,从传统题材中寻找素材,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创造出贴合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表达方式。这既是创作者文化自信的表现,也受益于科技的进步。从上世纪的《哪吒闹海》到近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形象发生了显著变化,形象内涵也被赋予新价值、新理解和新呈现。

(摘编自202262日《人民日报》,饶曙光《中国动画:从塑造典型形象到创造经典作品》)

材料三:

近些年,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类节目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演绎、跨圈层运作的文化策略,推动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类节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让文化符号生动起来。从形成热点的节目来看,跨界已成为创新节目形式、活化文化经典的重要方式。《中国考古大会》《舞千年》将舞蹈作为展现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有效表现手段。前者借由舞蹈复现古代人的生活图景,较好地平衡了节目的专业性与通俗性;后者以中国古典舞透视中华文明,发挥舞蹈长于抒情的特性,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融入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并非简单地拼凑、组合,创作者要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和加强,由此满足观众多元审美需求,重新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叙事视角更加多元。相较于曾经流行的讲坛式解读,当下的文化类节目呈现出更多元的叙述视角,和更加差异化的解码方式。一些节目解码文化基因,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国家宝藏》通过国宝前世今生激活沉淀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讲述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故事,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文化类节目在进入网络文艺的生产和传播场域后,也尝试以更具网感的表达方式阐释传播传统文化。然而,也有一些节目充斥着吐槽、调侃、玩、解构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深度和意蕴,使节目趣味有余、内涵不足。如何既能适应网络文化审美特征,又在创新表达方式中坚守传统文化根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让表达空间更加开阔。圈层化是网络时代的典型特征。当下部分创作者围绕圈层文化做文章,将其当作文化类节目创新表达形式、实现节目迭代的突破口。《舞千年》就是跨圈传播的产物。该节目追求的国风表达和审美旨趣与当下古风圈、汉服圈高度契合,以精准的圈层定位,成功吸引互联网年轻受众的注意。同时,节目也通过挖掘古风视觉符号背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小众文化进行大众化转译,从而实现圈层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同频共振。跨圈层运作的关键还在于借助圈层粉丝赋能,提升节目的传播力。《舞千年》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参与式文化的特征,通过设置互动活动号召不同文化身份的网友录制节目反应视频,以他们的二次创作打通圈层壁垒,激发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总之,跨圈层运作是有效链接“Z世代文化空间,实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接合的一种尝试,它既能对小众文化、圈层文化进行积极的价值引导,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表达空间和传播路径。

(摘编自202273日《光明日报》,马立、周星《文化类节目:在跨界融合中赓续优秀传统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立足自身、薪火相传,又汲取外来、面向未来,才能在当今复杂的环境中守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B.《小蝌蚪找妈妈》形象地诠释了画家谢赫“气韵生动”的观点,体现了传统美学对中国动画的深远影响。
C.《舞千年》将舞蹈的表现性和影视艺术的叙事性有机结合,重现古人生活图景,节目感染力大大提升。
D.文化类节目可以通过精准的圈层定位、挖掘深层次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设置互动活动等策略实现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动画电影塑造典型形象的做法,有力地印证了材料一中关于立足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阐述。
B.近年来孙悟空、哪吒的形象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对高层次审美意象的追求,更是对科技进步的有力促进。
C.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先贤自述、经典内容再现、跨时空对话有机结合,可谓叙事视角多元。
D.文化类节目如果过度追求趣味性、高流量,就可能会消解文化的深度和意蕴,难以坚守传统文化根脉。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1979年版的《哪吒闹海》中,著名画家张仃设计的哪吒造型,既具有“神”的超凡脱俗气质,又有了“人”的生活气息。
B.《新神榜:杨戬》中二郎神杨戬,一反所向披靡、震天撼地的英勇神将形象,随着故事的进展,奋起抗争,显示了向真向善的追求。
C.《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塑造出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强化了经典原型充满战斗意志的特征。
D.《白蛇:缘起》在借鉴经典神话原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讲述许仙与白蛇的前世传奇,传达出现实中“亲、友、爱”的价值观念。
4.论证是思维的核心环节,论证的严密性也是论述类文本最基本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代文化产品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共同体是居住在乡村熟识区域的人们,基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建立的以情感和价值认同为基础的文化性联结。今天,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共同体,通过政府主导、主体建构、共同情感等多样形式重构。

乡村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是人,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文化主体,不局限于原住农民,也包括支农骨干在内的各类乡村建设者。具体可分为外嵌型文化主体和内生型文化主体,外嵌型文化主体包括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建立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内生型文化主体则是原住村民以及返乡创业的新村民。在外嵌型主体的深度嵌入过程中,通过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和政府扶持,乡村文化人才不断得以培养,其内生力量不断得以培育和壮大,各种农民文化组织得以建立。多种文化主体的参与让乡村文化共同体在乡村建设行动过程中保持盎然生机。

乡村文化共同体是一种系统整体。不同的文化主体创造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自己的位置上被其他位置界定和影响,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结构。乡村文化共同体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村精神,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促进乡村文化的累积、涵化和创造,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从路径依赖转向文化自觉,实现共建、共治与共享的文化共同体的格局。根据乡村文化多样性特点,要以党建文化引领共同体文化达成共意,确保文化共同体的发展方向。以家庭文化重塑乡村伦理,形成稳定的情感结构。

以公共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吸收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供给的积极因素,积极探寻乡村文化的现代表达。以产业文化带动提升农耕文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打造一批如文化礼堂+乡村旅游叠加共生的文化新产品,带动农耕文明以物态形式实现现代表达。

乡村文化共同体是在一定的平台载体运转中发挥文化作用的。物质的载体指向各种乡村文化活动平台,诸如乡村图书馆、文化礼堂、文化建筑、乡村文化馆,除此之外新时代的文化平台还包括了大众传媒。一方面,物质载体建设要着力于解决文化供给不平衡问题,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物质载体建设要在智能化时代推进直播平台、短视频等乡村文化载体的建设,通过具象且直观的方式,如建设VR/AR乡村文化体验馆”“数字文化博物馆等,重塑乡村文化的展演模式,提升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打造乡村文化共同体的传播矩阵。制度的载体是指文化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它是乡村文化共同体得以维持和运转的保障。新时代乡村文化共同体要通过完善文化制度,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和乡风文明维护机制,以制度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治理,促进乡风文化提升。

(摘自蔡正丽《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具体路径》,有删改)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为文化产业在振兴乡村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机遇。文化产业是智力密集、创意密集、人才密集的朝阳产业。因此,首要的便是准确认识本土本乡的文化资源禀赋,挖掘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凸显其稀缺性。

文化因独特而充满魅力。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河南安阳林州石板岩镇位于太行山深处,拥有不少传统村落。当地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发展写生产业,吸引美术院校和机构在此设立写生基地。大量人群前来古村落写生,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增添活力。山西长治武乡县五村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基地,举办五村播种节,吸引全国各地数百位摄影家来此创作采风,带动当地发展旅游、餐饮,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富裕村。江西黎川县发展油画产业,使这个大山环绕的革命老区成为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油画产值超6亿元的文化产业基地。

乡村有大美,但只有善于发现美,才能使资源变成产业。传统村落在村民眼中也许平平无奇,但在美术家眼里却代表着传统建筑之美;耕田犁地、祭祀祈福的民间风俗也许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但在摄影家的眼中却是创作的大好素材。所以,如果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乡土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哪些资源是本地独有的、哪些特点是最具地域特色的,就能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打开思路。

强调乡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也是避免千人一面、模仿雷同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不同,东西各异,辽阔乡村孕育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五色斑斓、丰富多彩的民俗、建筑、饮食、手工艺品、非遗技艺等,凸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乡村振兴的事业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凸显其独特性和稀缺性,使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共同绘就新时代更加绚丽美好的乡村画卷。

(摘自张贺《乡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业文化人才、原住村民和返乡创业的新村民,构成乡村振兴的文化主体,多种文化主体参与让乡村文化共同体充满生机。
B.以党建文化引领共同体文化达成共意,确保发展的方向,以家庭文化重塑乡村伦理,从而形成乡村文化共同体的稳定结构。
C.资源变成产业,需要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也许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的耕田犁地、祭祀祈福的民间风俗和平平无奇的传统村落。
D.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凸显了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认识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政府主导、主体建构、共同情感等多样形式重构的乡村文化共同体,是一种系统整体,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作用。
B.在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过程中,要以产业化带动提升农耕文明,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材料一最后一段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论述了乡村文化共同体的运转平台载体,重点阐述了物质载体的内涵和建设要求。
D.材料二第二段列举石板岩写生基地、五村播种节和黎川油画产业等事例,论证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独特性的重要意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探寻乡村文化的现代表达”的一项是(     
A.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把支部建在产业上,蹚出一条“党建引领,人才聚产业兴”的成功路子。
B.乌镇横港村将破败的鸭棚改造成小鸭艺术中心,使传统养鸭村成为充满文艺气息的艺术村。
C.下姜村建设农民书房两座,并且和周边村庄书房进行书籍有机联动,保证老百姓有书可看。
D.田岗村将一座烂尾楼打造成美术馆,多渠道引进商家投资,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4.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的路径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谈谈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