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来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A.诸侯争霸B.变法革新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
2024-02-07更新 | 91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该学者旨在强调百家争鸣(     
A.学派众多B.思想活跃C.影响深远D.注重创新
2024-02-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评
3 . 历史学家阎步克先生说:“中国历史就是秦始皇和孔夫子的历史,前者奠定中国制度的基石,后者奠定中国文化的主调”。
【人物扫描】

孔子生活在我国春秋末期,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及其思想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思想“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复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之地则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国之地主要接受……的学术。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反映当时思想学术领域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有何意义?
【制度开创】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2024-02-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4 . 治国理政,思想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是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专制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各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即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归隐思想,也只是在实现自己政治理论无望的时局下,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扭曲表现。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材料中“蜂出并作,各引一端”所指的文化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个学派概括其政治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参考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诸子学说在后世治国理政中的具体运用。

事例:商鞅变法运用学说:法家思想说明:战国时期,秦国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任用商鞅主持变法,采取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等措施,使秦国国力大大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024-02-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题表为诸子百家的部分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有利于(     
经典思想主张
《荀子》轻田野之税……无夺农时
《墨子》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庄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A.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B.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C.维护思想文化领域的统一D.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众多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诸侯国的变法
C.士阶层的崛起D.分封制的确立
2024-01-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古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这一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的、珍贵的思想宝库。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图三:孟子                                                            图四:荀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及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三、图四人物的思想主张。
2024-01-2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赵吉惠《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中提到:“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彼时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局面(       
A.百家争鸣B.各国争霸C.思想统一D.君主专制
9 .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它是(     
A.炎黄联盟B.国人暴动C.百家争鸣D.焚书坑儒
2023-12-18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戏”。2009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发源于佛山,主要流行于两广、台湾和港澳,在海外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演出。粤剧传统例戏忠实地反映了早期粤剧广场演出的形态,至今仍在农村表演。粤剧经典剧目继承了民间传说、京剧、昆剧等著名剧目。随着新媒体的诞生,有些著名粤剧如《帝女花》《红楼梦》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话剧、音乐剧等。

——摘编自胡雪峰《粤剧》

材料二   何尊(见题311图)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尊,尊体以雷纹为主,浮雕为饕餮纹,造型精美雄奇。其内底的铭文(见题312图)记述了周成王营建东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宅兹中国”一词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

   

311   何尊题312   何尊内底铭文

——摘编自唐浩明等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佛山版)》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

类型涵盖内容
思想型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人文精神
知识型国学经典、节日节气和人文民俗
技艺型绝学绝技、手艺工艺和传统艺术
实物型历史遗址、可移动文物和传统用品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材料四   对于诸子百家思想是否优秀的评价,仍要以新时代为评判标准,要以是否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否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相适合。其中,儒家、道家与法家等思想,同样要能够基于新时代的要求,取其精华,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国家、民族、社会与人民的共同进步。

——摘自高文苗《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粤剧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何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分类,并说说它入选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的理由。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的重要思想,说明其能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理由。
2023-09-17更新 | 10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