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家推向大一统。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们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四   汉武帝统治时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五   开凿于初唐(唐618—907年)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于是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自莫高窟第323窟故事

材料六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在该制度中,皇权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始皇采取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4)材料四中“在全国各地设盐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而实行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作用如何?
(5)材料五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6)根据材料六指出毛泽东是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4-03-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天人们能见到的成系统的古文字中,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的文字无疑是最早的。其内容大多与祭祀、田猎、风雨、战争和疾病之类相关,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小篆。近十年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汉字输入法在记录语言时远比英文输入法要快。未来的大数据时代,汉字还会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华觉明《中国三十大发明》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主题观点,并根据以上材料和除材料外的一则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上,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措施的相同点是(     
A.统一思想文化B.设置御史大夫和刺史监察地方C.统一货币D.都实行盐铁专营
2024-0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黑龙江哈尔滨卷)- 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4 . 下列文物反映的主题是(       

圆形方孔半两钱                 铜量                                                          铜权
A.秦朝疆域的幅员辽阔B.秦朝经济的统一措施
C.秦朝文化的繁荣发展D.秦朝交通的四通八达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古诗中的“胡”在秦汉时主要指北方哪个少数民族?
(2)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北方边境,各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贺赖
丘穆陵独孤
步六孤贺楼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3)材料二的图和表反映的是哪场改革?这场改革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小路),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注:周时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奴隶主使用。)


(4)材料三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三,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5)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2024-01-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国家形成

材料一: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出许多小件的青铜器:小刀、钻、鱼钩等,还有兵器和礼器……二里头文化遗址有的墓葬有棺有椁,随葬品丰富,有铜器,也有玉器,这是贵族的墓葬;有的墓葬比前一类小,随葬品也很少,这是平民的墓葬;有的根本没有随葬品……在二里头三期遗址中发现有大型的宫殿建筑群。

——摘编自齐涛《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时序发展】制度建设

材料二:

朝代目的影响
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①巩固统治②导致列国纷争
西汉藩屏汉室①初时社会稳定②后来诸侯王势力膨胀。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
_________拱卫皇权诸王左右朝政,割据一方。后来,爆发八王之乱
【历史解释】治理智慧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后代)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分封)子弟,以地侯之(以侯爵的身份得到土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逐渐)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摘编自《汉书·主父偃传》

(1)夏朝是我国的早期国家。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材料一,写出夏朝存在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的证据。
(2)根据材料二,将“_____________”处补充完整。归纳分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写出秦朝和汉朝分别采取的措施。分析二者的共同作用。
7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某班欲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创办手抄报,请你协助完成。
[汉字之源]

材料一



图1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1)图1中的文字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哪一时期的什么文字?
[思想之光]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黄金时代”是指在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什么局面?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传承与发展,在谁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文史之萃]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4)信息卡中的“他”指的是何人?“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
[科技之光]

材料三   古代埃及人用的是天然生长的植物草纸,不容易长期保存;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5)有学者认为“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依据材料三,找出2点理由。
[科技与艺术]
(6)下图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任选一幅,写出作品的朝代、作者及作品的历史地位。

          《齐民要术》书影                                 《兰字集序》(摹本局部)

2024-01-1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材料二


秦半两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材料三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材料四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民族交融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汉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根据材料一,找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制度层面的“大一统”实现了从什么向什么的飞跃?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别措施结果
政治施行___________令、察举制、刺史制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进入_________时期。
经济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
思想___________
军事___________、霍去病北击匈奴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找出中华民族主流是由众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什么过程形成一个多元统一体?哪一民族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
2024-01-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事务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赏。

材料三   “他”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1)材料一中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秦朝时把什么文字颁行全国通用?
(2)材料二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熠熠生辉”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3)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谁?
(4)提出“兼爱” “非攻”,“无为而治”的思想家分别是谁?
(5)材料三中的“他”是谁?生活在哪一朝代?依据材料说出“他”的历史贡献。
(6)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4-01-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齐齐哈尔依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华夏民族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统一到大一统局面在中国出现并得以巩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毛泽东著名诗词《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华夏民族”尊崇为人文初祖的是哪两位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2)诗词中“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3)“秦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怎样的大帝国?
(4)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时代。在政治与思想方面汉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什么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什么时期?
(5)为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胁,秦皇和汉武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6)从秦皇的统一到汉武时代的大一统,请你谈谈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2024-01-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齐齐哈尔依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