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6 道试题

1 . 地图中的历史

材料:

                            秦朝形势图                                                                                                                                                         西汉形势图


(1)从材料《秦朝形势图》中能了解到秦朝的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据材料,指出与秦朝疆域相比,西汉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请结合史实说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各列举一项措施)
2 .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4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也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怀揣梦想,锐意进取,居安思危,方得永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材料三: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哪项措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事件中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形成的关键措施?
(2)请说出材料二中这套制度的名称?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央设置的哪一官职掌管行政。
(3)材料三中“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是哪个皇帝开创的?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从材料三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着很大的关系。请分别说出一个导致国家兴和亡的皇帝的名称。
2024-02-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3 . 秦始皇制定十进制的引、丈、尺、寸、分来计量长度,十进制的斛、斗、升来计算容量,用石、钧、斤、两、铢来计量重量。这一举措旨在(     
A.整顿社会习俗B.巩固国家统一
C.减轻农民负担D.提高行政效率
4 .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B.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楚汉之争
C.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
D.秦始皇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2024-02-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5 .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取长补短,在交流中发展,在冲突中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秦朝北方边境地图(局部)

——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第26页

材料三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图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耕画像砖(西北人民扬场的劳作场面)

——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图2:北魏陶俑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对秦朝北方边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是哪一民族?秦朝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条“通道”的名称。它的开通起到了什么作用?
(4)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什么现象?
(5)综合以上材料,你发现中国古代民族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024-02-02更新 | 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6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正如文人学士诅咒皇帝“焚书”那样,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正是这种普遍的憎恶,加上秦王朝缺乏能干的继承人,成了民众奋起造反和秦始皇去世不久秦王朝很快覆灭的原因。不过,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摘编自[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整理了西汉的部分知识(如下表):

政治“推恩令”;刺史制度
文化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
经济①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北击________________②
民族张骞通西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民众奋起造反”的表现,并说明“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格中①和②的内容,并为表格取一个标题。
2024-01-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七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
7 . 在经济上,秦始皇时期统一度量衡、统一____(货币),汉武帝时期统一货币,铸造____(货币)、实行盐铁专卖。
2024-01-26更新 | 12次组卷 | 2卷引用:押苏州卷第25-27题 填空题-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苏州卷)
8 . 下图是谈同学的书法作品,请你根据此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一王朝?第一任皇帝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废除了西周以来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他采取了哪项措施巩固统一?
(3)请用一段文字说说你对该王朝的看法。
2024-01-2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上述措施有助于秦朝(     
A.促进文化发展B.增强军事力量C.扩大选才范围D.巩固国家统一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树人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北击匈奴B.南征越族C.焚书坑儒D.统一文字
2024-01-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