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交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治理】

材料一   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急切需要加强交通以巩固统一。他在战国交通的基础上,“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经过修整与沟通,结成了全国陆路交通网的大纲。

——摘编自陆航《秦汉交通奠定后世道路格局》

【人口分布】

材料二   1750-1830年,英国交通变革使得人口的分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由于其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强劲的工业发展势头把大批农村人口吸引过来。19世纪前期,由于交通之便,英国中部高地和北部地区成为新兴的工业中心地带,人口也开始大量聚集起来。英国的人口分布格局重心逐渐从南部转到北部。

——摘编自林国锦《1750-1830年英国交通变革及其影响初探》

【世界交流】

材料三   16世纪,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摘编自《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修建全国陆路交通网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50-1830年英国交通变革使英国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结束“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局面”的事件,并列举两名为此做出重要贡献的探险家。
(4)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与“交通发展”有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2024-06-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历史模拟卷(二)
2 . 社会形态演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完成下列与其相关的问题。
(1)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
(2)以《变革的时代》为题,以中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或西欧(14-18世纪)为例,分别对经济、政治、思想及民族关系(或对外扩张)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进行阐述,并分析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因素。(成文,200字左右)
2023-10-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洋浦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是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材料确定观点,选取图片中的两个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主要突出人物的主要功绩,语言通顺,150-200字左右)。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蒙古地区也因大量汉族人民的进入形成了许多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康熙、雍正年间,仅流入的山东籍人就有几十万。他们在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相互学习,日渐形成了一种同生共荣的民族关系。满汉及蒙汉之间的通婚禁令,也随着各民族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加强而被打破,在东北及蒙古地区,满、蒙、汉等各族之间的相互通婚,已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


(1)据材料一,逐条归纳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归纳材料二体现的信息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该变化的相关因素。
(3)据材料三,归纳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新特点。
2023-09-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商鞅变法的部分内容

序号内容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材料二:


——摘编自部编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内容中的经济措施(填写序号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图1到图2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人物。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与材料二所示变化的关系。
2023-10-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明从早期国家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李斯《琅琊台刻石》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主要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哪些功绩?分别有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有何感悟?
2024·上海·模拟预测
7 . 人口变化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11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人口增加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学进步的综合体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汉末(公元2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从184年黄中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开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明朝最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朝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而小农经济是人口高增长的温床,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又是崇尚多生多育。

材料二   

材料三   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分析西欧的人口变化时认为,造成人口损失的因素是灾荒和传染病,他并没有提到战争。西欧人口下降出现在两个时段(见上图)第一次是公元200~600年,第二次是公元1300~1400年,此后人口变化又开始呈现为上行曲线。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等

(1)材料二图中A、B、C、D四处都是我国古代人口大幅度下降时期。用直线将下列英文字母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
A      秦灭六国
B      国安史之乱
C      三国争霸
D      元灭南宋
(2)读图,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与西欧人口变化曲线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人口数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并且长期高于西欧地区的主要因素。
2024-04-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上海专用)-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
8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素的统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统一六国】

材料一:



(1)秦始皇在公元前______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材料一图A中①处是秦的都城______。图B秦始皇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之下设有______掌管行政事务,太尉掌管军事事务,御史大夫掌管______事务。

【统一制度】

材料二:统一后的秦朝实行郡县制,首先是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的。长期采用官僚制使贵族势力不断地削弱,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拒绝分封制。其次,实行郡县制可以加强素朝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管理,……进而巩固统治。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建立后地方行政制度发生的变化,并概括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统一货币】

材料三: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重量单位)作单位,即“半两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货币改革的特点。简述秦朝实行上述货币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2024-0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喜是一个普通的秦吏,也是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他的墓葬及随葬文书的发现,使我们得以“还原”他的故事,他所处的时代。


(1)喜生于公元前262年,是秦国人。他的祖辈原是楚国人,由于家乡被秦攻占,便从“楚人”变为了“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牛耕推广,社会经济发展B.各家学派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C.兼并战争连绵,各国此消彼长D.政治经济变革,各国变法勃兴

(2)喜在19岁时走上仕途,一生中历任乡史、(县)令史、郡属等职务。他的小吏生涯,伴随着秦统一前后________的逐步建立。(     
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

(3)喜在成为秦朝子民的第五年去世,终年46岁。他被葬在秦式的墓葬里,随葬文书皆用秦的文字书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喜及其家人不仅在政治意义上,也在________意义上,已是“秦人”。(       
A.经济B.军事C.文化

(4)喜只是一个普通的秦吏,但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历史巨变之中。综合本题信息,联系所学,说说你对这一“历史巨变”内涵的认识。
2024-0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框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部分目录。根据目录内容可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A.社会动荡与变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中华文明的起源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