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素的统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统一六国】

材料一:



(1)秦始皇在公元前______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材料一图A中①处是秦的都城______。图B秦始皇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之下设有______掌管行政事务,太尉掌管军事事务,御史大夫掌管______事务。

【统一制度】

材料二:统一后的秦朝实行郡县制,首先是由秦朝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的特点决定的。长期采用官僚制使贵族势力不断地削弱,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拒绝分封制。其次,实行郡县制可以加强素朝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管理,……进而巩固统治。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建立后地方行政制度发生的变化,并概括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统一货币】

材料三: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重量单位)作单位,即“半两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货币改革的特点。简述秦朝实行上述货币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2024-0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喜是一个普通的秦吏,也是睡虎地十一号秦墓的主人。他的墓葬及随葬文书的发现,使我们得以“还原”他的故事,他所处的时代。


(1)喜生于公元前262年,是秦国人。他的祖辈原是楚国人,由于家乡被秦攻占,便从“楚人”变为了“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牛耕推广,社会经济发展B.各家学派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C.兼并战争连绵,各国此消彼长D.政治经济变革,各国变法勃兴

(2)喜在19岁时走上仕途,一生中历任乡史、(县)令史、郡属等职务。他的小吏生涯,伴随着秦统一前后________的逐步建立。(     
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

(3)喜在成为秦朝子民的第五年去世,终年46岁。他被葬在秦式的墓葬里,随葬文书皆用秦的文字书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喜及其家人不仅在政治意义上,也在________意义上,已是“秦人”。(       
A.经济B.军事C.文化

(4)喜只是一个普通的秦吏,但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历史巨变之中。综合本题信息,联系所学,说说你对这一“历史巨变”内涵的认识。
2024-0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框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部分目录。根据目录内容可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A.社会动荡与变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中华文明的起源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4 . 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材料一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外交大事
1917年3月中国与德断交,成立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9年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材料四   邓小平认为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董文文《论邓小平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


(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处理民族关系及边疆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将示意图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系列外交活动的背景与目的。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国两制”之间的关系。
2023-05-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3七年级上·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包括以农业生产来评估官吏的表现,以及鼓励开辟荒地,鼓励私田制以增加国家收入。比如前216年,秦始皇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

材料二   (三国时期)魏国的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具制成翻车,便利了农业灌溉。(见下图)


材料三   贾思勰曾生活的那个年代,南北政局相对稳定,生产得以发展,尤其是北朝几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农业,农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而且北方由于游牧民族的融入,畜牧业和养殖业也繁荣起来,与汉民族固有的耕种业互相渗透,从而使农业呈现出一种全面的繁荣。贾思勰每到一处都非常敏锐的觉察到了这种变化,并非常关心各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好的农业经验及时推广和总结。


(1)说出我国远古时期河姆渡人对于原始农业的主要贡献。
(2)阅读材料一、二、概括两则材料所强调的促进农业发展的侧重点。
(3)据材料三、总结北方农业呈现“全面的繁荣”的主要原因。
2023-12-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七上期末测试卷02(测试范围:七上全册)(期末真题重组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2西汉版图与图1秦朝相比西北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材料二   自秦王朝建立、统一国家的出现到真正完成统一,历经几个时期:首先,秦始皇创建的秦王朝,乃是统一中国的开始,其统一仍停留在制度上的层次;其次,由秦至汉则是统一的继续,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才将统一推进到社会文化的深层,即价值观的统一。

——摘编自林剑鸣《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历史过程》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汉朝的“统一”和秦朝相比,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用西汉的相关史实解释作者的观点。
2024-01-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三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三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对立D.处于社会变化时期
8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汉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西汉疆域图

材料二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但汉武帝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条定刑法,重用酷吏。……武帝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打破封君为相的惯例。……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打击王国势力。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
(1)根据图一、图二,指出西汉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内容,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可从西汉的经济、军事等角度分析)
(2)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制度与秦朝制度之间的关系?汉武帝为“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内容。简要分析我国古代“大一统”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3-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晓丽同学复习秦汉知识时整理的课时目录。据此,为其选一个恰当的单元标题(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 . 小郭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1)请补齐笔记本一内容。
(2)请从下列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六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
远古的传说;夏商周的更替;原始农耕生活;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夏商周时期;北方民族大交融;百家争鸣;三国鼎立;史前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3-12-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