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56 道试题
1 . 综合与实践
教材重现:取一块质地均匀的三角形木板,用一枚铁钉顶在这个三角形的重心上,木板会保持平衡(如图),这是重心的物理性质.

   

莹莹提前准备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纸片,如图,.为了找到重心,以便像教材上那样稳稳用笔尖顶起,她先把点与点重叠对折,得折痕,展开后,她把点与点重叠对折,得折痕,再展开后连接,交折痕于点,则点就是的重心.

   

(1)初步观察:连接,判断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猜想验证:莹莹通过测量发现有同样的数量关系,写出它们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尝试运用:利用(2)的结论计算的面积;
(4)拓展探究:莹莹把剪下后得,发现可以与拼成四边形,且拼的过程中点不与点重合,直接写出拼成四边形时的长.
2 . 综合与实践
【提出问题】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正方形中,点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交正方形的外角的平分线于点.求证:

                 

(1)如图1,当点在边上时,小明的证明思路如下:
上截取,连接
则易得,______.

补全小明的证明思路,横线处应填______.
【深入探究】
(2)如图2,在(1)基础上,过点交直线于点.以为斜边向右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在射线上.求证:
【拓展应用】
(3)过点交直线于点.以为斜边向右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在射线上.当时,请求出线段的长.
2024-06-1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3 . 综合与实践:
函数复习课后,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探究,过程如下.请完成探究过程:
(1)初步感知: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作出图象
①列表:
x0123
y234m60
填空: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点,连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根据描出的点,可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如下所示;

(3)研究性质
小明观察图象,发现这个图象为双曲线,结合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小明将函数转化为,他判断该函数图象就是反比例函数通过某种平移转化而来.已知反比例函数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结合小明的分析,可知函数的对称中心为__________;
(4)拓展应用
已知当时,关于的方程有实数解,请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024-06-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北湖区九年级下学期三模数学试题
4 . 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重合放置,其中

(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使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的位置关系是       
②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则的数量关系是       
(2)猜想论证
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上存在点F,使,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的长
2024-06-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5 . 在学习完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后,同学们对平行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老师围绕平行线这一节在班级内开展了一个课题学习活动:探究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功能.
(1)观察发现:在小学我们曾剪下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将它们与第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发现三个内角恰好拼成了一个平角.
问题1:请同学们尝试用说理的方式证明该结论正确.
聪明的小明同学给出如下解答,请补全证明过程.

证明: 如图1所示,的三个内角, 过点A
(已知)
(理由:           
(理由:           ),
(理由:           
(2)拓展探究:听完小明的说理过程后,善于思考的小亮同学提出:小明作辅助线的方法,就是借助平行线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这就启发我们构造平行线能起到转移角的作用.
对于问题1,小亮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如图2所示,已知 的三个内角, 延长E, 过点B.请你按照小亮同学的解答思路证明

(3)由(1)和(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024-06-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定义: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坐标轴上的点除外),过点分别作轴、轴的垂线,若由点、原点、两个垂足线为顶点的矩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时,则称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美好点”,即

(1)【尝试初探】:
______ “美好点”(填“是”或“不是”);
(2)【深入探究】:
若“美好点”在双曲线,且为常数)上,求的值;
(3)【拓展延伸】:
在(2)的条件下,在双曲线上,求的值.
2024-06-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数学二模试题
7 . 【问题提出】
在数学兴趣小组的研讨中,小明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解不等式
【问题探究】
数学老师启发小明尝试从“函数图象”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和函数的图象,从函数角x度看,解不等式相当于求双曲线在抛物线上方的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1)观察图1,可知两个图象的交点坐标为______,所以的解集为______.
【类比探究】
(2)受此启发,小明尝试解不等式.经过分析,小明发现需要借助函数和函数______的图象来求解.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并得出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
【拓展应用】
(3)小明想借助函数图象进一步研究不等式,于是尝试解不等式组,并进行了一些准备,如图3所示.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分析,直接写出该不等式组的解集______.
2024-06-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8 . 【知识生成】:
通常情况下,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恒等式图①,从边长为的长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图②的长方形.(用字母表示).

(1)比较图①图②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              
如图3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两种表示方法可以说明公式:              
【问题探究】:
(2)①已知,则的值为              
②如图 3,已知,求的值.
【拓展计算】:
(3)
2024-05-2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9 . 综合与探究:“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是平行线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图形”,与平行线有关的角都存在着这个“基本图形”,当发现题目的图形“不完整”时,要适当添加平行线将其补充完整.把“非基本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这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点分别在直线上,点之间的一个动点.

(1)【问题解决】如图①,当点在线段左侧时,请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问题迁移】如图②,当点在线段右侧时,请写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联想拓展】若的平分线交于点,且,则______.
2024-05-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10 . 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
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如图1,是线段上的一点,以为直角边分别作等腰直角和等腰直角,点在边边上,连接
(1)试判断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实践探究】
(2)“勤学小组”受此问题启发,将图中的绕着点逆时针旋转角度,使得点落在的外部,得到,点的对应点为,点的对应点为,连接,如图,请判断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拓展探究】
(3)“志远小组”在“勤学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3,在: 中, D内一点,当时,求线段的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