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46 道试题
1 . 用下图装置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装置步骤操作现象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使浓硝酸滴入试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部分水进入试管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铜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蓝,试管内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少量无色气体:拔下注射器,再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红棕色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用方程式解释②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_______。随着该反应进行,试管内压强降低,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
(3)关于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待②中反应停止后,向试管内滴加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c.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②中Cu与硝酸反应生成了NO
(4)可按照如下方法从试管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回收Cu。

物质1为_______,试剂2为_______
(5)奚梅梅老师认为①中“溶液变为绿色”的原因是红棕色气体溶解在溶液中导致的,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包括实验操作和现象)
2022-03-1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2021-08-20更新 | 4636次组卷 | 89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3 . 实验小组研究的反应,装置、步骤和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和现象:
ⅰ.通入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点燃酒精灯。
ⅱ.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有白色物质产生,管壁上有黑色物质出现。检验的试剂未见明显变化。
ⅲ.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取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
ⅳ.将管壁上的黑色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
B.步骤ⅲ证明白色物质是
C.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根据以上实验推测:与金属K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022-03-20更新 | 133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实验小组研究Na与CO2的反应,装置、步骤和现象如下:

实验步骤和现象:
i. 通入CO2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点燃酒精灯。
ii. 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有白色物质产生,管壁上有黑色物质出现。检验CO的试剂未见明显变化。
iii. 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取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
iv. 将管壁上的黑色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i的目的是排除O2的干扰
B.步骤iii证明白色物质是Na2CO3
C.步骤iv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2H2SO4(浓) CO2↑+ 2SO2↑+ 2H2O
D.根据以上实验推测:CO2与金属K也可以发生反应并被还原
5 . 为探究SO2与Fe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
B.试剂a不能使用饱和NaHCO3溶液
C.C中溶液c(H+)增大,可证明Fe3+氧化了SO2
D.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2022-02-28更新 | 414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研究小组探究可逆反应,进行如图实验。
已知: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a中的现象说明滤液1中含有
B.试管c中的红色可能比试管a中的深
C.试管a、b中的现象可以证明“”为可逆反应
D.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实验中的反应速率更快,而与的反应限度更大
7 . 向2 mL 1 mol/L淀粉KI溶液中通入SO2再加入1 mL 1mol/L盐酸,溶液迅速变黄,塞紧胶塞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变成乳黄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资料:SO2+4I-+4H+=S↓+2I2+2H2O
A.整个反应过程中,KI可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B.该反应能够证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改变c(H+)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结合实验现象可以证明SO2与I-的反应速率小于SO2与I2的反应
21-22高二上·全国·期中
8 . 用Na2FeO4 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 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 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 M 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温度℃pH
251
451
257
251
A.实验①在 15min 内 M 的降解速率为 1.33×10-5mol/(L·min)
B.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 降解速率增大
C.实验①③证明 pH 越高,越不利于 M 的降解
D.实验②④说明 M 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慢
2021-11-07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
9 . 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通过观察颜色变化以判断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B.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mL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2020-07-09更新 | 270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研究小组为证明NO2和O2均具有助燃性,用不同可燃物分别在NO2、O2中进行实验,获得如下实验现象。
可燃物NO2O2
带火星的木条5s左右木条熄灭,瓶内石灰水依然澄清5s后木条继续燃烧且有火焰,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带火焰的木条木条持续燃烧,火焰变亮,气体红棕色变浅,瓶内石灰水变浑浊木条持续燃烧且更剧烈,火焰变大变亮,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H2点燃后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迅速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向白雾,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一段时间后内壁有液珠点燃后发出淡蓝色火焰,一段时间后内壁有液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与C之间、NO2与H2之间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NO2与C反应比O2与C反应需要更高的温度
C.NO2与H2反应时,蓝色石蕊试纸颜色变化证明二者反应生成了HNO3
D.气体表现助燃性的本质是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