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46 道试题
1 . 室温下,通过实验探究NaHS溶液的性质并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
1 NaHS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2 NaHS溶液中通入少量,产生淡黄色沉淀
3 NaHS溶液中滴加过量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A.实验1证明NaHS溶液中存在:
B.实验1可推测出NaHS溶液中存在:
C.实验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实验3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存在:
2023-03-0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为探究SO2与Fe3+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加热仪器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
B.试剂a不能使用饱和NaHCO3溶液
C.C中溶液c(H+)增大,可证明Fe3+氧化了SO2
D.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2022-02-28更新 | 414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研究其性质,所用实验装置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的理由是_______
(2)向外拉铜丝,终止反应,冷却后,进一步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是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装置B和装置C分别验证了二氧化硫的_______性质。
(6)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O、Cu2S和CuS,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利用装置A用不同浓度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继续实验探究,并获得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已知:Cu2S、CuS不溶于稀硫酸。
硫酸浓度/(mol· L-1)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C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C
15约150约236
16约140约250
18约120不消失
A.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称量,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混合,再取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
B.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有SO2、H2S生成
C.相同条件下,硫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易消失
D.硫酸浓度为16mol/L时,先升温至250°C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产生黑色物质
4 . 研究小组探究可逆反应,进行如图实验。
已知: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a中的现象说明滤液1中含有
B.试管c中的红色可能比试管a中的深
C.试管a、b中的现象可以证明“”为可逆反应
D.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实验中的反应速率更快,而与的反应限度更大
5 . 某小组同学验证SO2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培养皿中①、②、③三个塑料瓶盖内盛有不同物质。向Na2SO3固体上滴加适量70%的H2SO4,迅速用玻璃片将培养皿盖严,实验记录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瓶盖物质实验现象
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蘸有品红溶液的棉花红色褪去
蒸馏水无明显变化
A.Na2SO3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B.瓶盖①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C.瓶盖②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D.瓶盖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SO2和水不反应
2022-01-17更新 | 44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用下图装置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步骤操作现象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使浓硝酸滴入试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
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部分水进入试管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铜表面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变蓝,试管内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一段时间后, 打开止水夹,拉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少量无色气体;拔下注射器,再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空气注射器中无色气体变红棕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 +2NO2↑ + 2H2O
B.②中注射器内剩余的水被“吸入”试管的原因可能是NO2与H2O反应导致压强减小
C.②中铜表面产生的气体可能有H2
D.③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②中反应生成了NO
7 . 下列关于实验Ⅰ~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实验Ⅰ制备Fe(OH)3胶体时,当液体出现红褐色时,应立即停止加热
B.用实验Ⅱ制备Fe(OH)2沉淀,刚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
C.若实验Ⅲ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证明被检验的物质含有钾元素
D.实验Ⅳ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沉淀消失
2022-01-2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的顺序是先a后b
B.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
C.由肥皂液冒气泡证明铁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
D.不能用磁铁将铁粉从反应后的固体中分离出来
21-22高二上·全国·期中
9 . 用Na2FeO4 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 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 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 M 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温度℃pH
251
451
257
251
A.实验①在 15min 内 M 的降解速率为 1.33×10-5mol/(L·min)
B.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 降解速率增大
C.实验①③证明 pH 越高,越不利于 M 的降解
D.实验②④说明 M 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慢
2021-11-07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
10 . 溶于一定量水中,溶液呈浅棕黄色(a)。加入少量浓HCl,黄色加深(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黄色);
浓度较小时(用表示)几乎无色。
A.测溶液a的,证明发生了水解
B.加入浓 HCl,浓度大小的影响是一致的
C.向b中加入几滴浓溶液后,黄色褪去,说明能抑制水解
D.溶液a滴入沸水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检测有丁达尔效应,说明加热能促进水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