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26 道试题

1 . NaDCC(结构简式为),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常温下,NaDCC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难溶于冰水,在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和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制取。

原理:(氰尿酸)+2NaClO+NaOH+H2O

实验装置:    

Ⅰ.制取NaDCC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D中加入10mL40%NaOH溶液,水浴控温10℃左右,搅拌。
②A中加入KMnO4固体,B中加入浓盐酸,混合使之反应,打开磁力搅拌器。
③D中pH降至8左右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氰尿酸,保持10℃左右,边搅拌边持续通入A中产生的气体,至D中有较多晶体析出,停止反应;
④将D中的混合物用冰水浴冷却,过滤,洗涤,低温晾干得到NaDCC晶体。
Ⅱ.NaDCC有效氯含量测定:
⑤用250mL碘量瓶称取0.2000gNaDCC晶体样品,加蒸馏水100mL,摇动至样品完全溶解,加适量的碘化钾和稀硫酸,避光放置5min。再用少量水冲洗碘量瓶瓶塞和瓶内壁。
⑥用滴定管快速滴入0.2000Na2S2O3溶液至浅黄色时,加2滴指示剂后,继续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重复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16.76mL。
⑦完成一次空白试验,消耗Na2S2O3溶液0.16mL。
已知:;样品有效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制备NaDCC实验中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
(2)若步骤②中通入气体过快,仪器D中反应热量未及时散失,可生成较多NaClO3副产物,该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步骤④中洗涤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
(4)已知NaDCC在酸性环境中还原得到氰尿酸和氯化物,写出步骤⑤中样品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和稀硫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5)步骤⑥中使用的最佳指示剂是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_____变为_______。若变色后立即读取Na2S2O3溶液体积,则测定的样品有效氯含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6)计算得样品有效氯为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素质拓展四
2 . 烯烃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作用,其反应机理及合成路线是化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Ⅰ.乙烯催化氧化的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相关离子未画出):

(1)该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2)苯乙烯生成高聚物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产物C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以下是合成苯乙烯的一种路线: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该反应为烯烃的臭氧化反应,R、R'和R''可以为任意烃基或者H原子。由此推断分子式为的烯烃发生臭氧化反应最多有___________种产物。
2024-06-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B卷)试题
3 . 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
I.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物质与图2中M对应的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以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通入空气焙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
II.小组同学利用图3装置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4)通空气样品的导管末端是带许多小孔的玻璃球泡,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若空气流速为,当观察到装置内___________时,结束计时,测定耗时tmin,假定空气中的可被溶液充分吸收,该空气样品中的含量是___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试题
4 . 某废水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通过调节pH使形成硫化物而分离,体系中pH与关系如下图所示,c为的浓度,单位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为pH与的关系曲线
B.p点生成的沉淀中含有
C.   
D.
2024-06-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化学试题
5 . 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一定温度下在不同pH的体系中的可能产物。
已知:
ⅰ.图1中曲线表示体系中各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
ⅱ.2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
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注:起始mol⋅L,不同pH下由图1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的数量级是
B.由图2,若初始状态,无沉淀生成
C.由图2,若初始状态,平衡后溶液中存在 mol/L
D.由图1和图2,若初始状态,发生反应:
6 . 亚氯酸钠有强氧化性,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原理制备亚氯酸钠:
制备方法:在A装置制备气体,并将气体导入B装置中进一步反应得到亚氯酸钠
溶液,最后对B中溶液进行结晶操作获得晶体。

(1)多孔球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在反应中为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___,若实验中气体的流速过快可能会导致产品中混有较多的______杂质。
(4)利用上述原理制备出晶体的样品,可以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样品(杂质与都不反应)的纯度。测定时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m g的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 mL待测溶液。取25.00 mL待测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c mol⋅L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已知:)。
①所称取的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cVm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滴定时其它操作正确,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而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测得晶体纯度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7 . 工业上以磷矿石[主要成分:和有机碳等]为原料生产磷酸和石膏(),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生成的HF与反应,生成二元强酸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粗磷酸中的有机碳被氧化为脱除。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下表所示。分析时有机碳脱除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
温度40506070808590
有机碳脱出率约为72757880827875
(5)脱氟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若按物质的量之比加入脱氟,充分反应后,_______
(6)脱硫过程中,分批加入一定量的达到脱硫的目的,其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7)该工艺中通常使用一定浓度的溶液洗涤磷石膏(),原因是_____
(8)浓度(以计)、浓度(以计)。一定温度下,石膏存在形式与溶液中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条件能实现转化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9)取a 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消耗溶液,精制磷酸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2024-06-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化学试题
8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证明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将装有干燥的集气瓶倒扣在装有干燥的集气瓶上,抽出玻璃片,置于光照条件下反应观察到集气瓶内出现白雾,则可证明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溶液滴入到酸性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红色变无色,证明溶液中含有
C探究的氧化性强弱先向NaBr溶液中通入足量,再将通入后的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中NaBr溶液变橙黄色,KI淀粉溶液变蓝色,证明氧化性
D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AB.BC.CD.D
2024-06-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化学试题
9 . 中国在氢能研究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绿氢的生产及储存作为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
I.制氢
(1)化学制氢。工业上制取氢气时涉及的一个重要反应是:
已知:①

利用计算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反应的
(2)电化学制氢。光、电催化——化学环反应耦合分解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除了外,也能实现如图所示循环过程。结合化学用语,说明能够使S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_______
Ⅱ.储氢与释氢
(3)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反应消耗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
(4)有机物释氢与储氢。其中一种方法为利用环己烷和苯之间的可逆反应来实现释氢和储氢。   
①在某温度下,向恒容容器中加入环己烷,其起始浓度为,平衡时苯的浓度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②有利于释氢的措施为:_______(从反应限度的角度回答)。
(5)一定条件下,下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它有机物)。

①生成目标产物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24-06-1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化学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对KSCN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
试管中试剂实验滴加试剂现象

i.先加溶液
ii.再加硫酸酸化的溶液
i.无明显现象
ii.先变红,后褪色
iii.先加溶液
iv.再滴加溶液
i.溶液变红
iv.红色明显变浅

(1)存在两种结构式,分别为是二者的互变异构的混合物,请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实验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小组同学认为是被酸性氧化为,并设计如如图实验装置证实了猜想是成立的。

其中溶液是___________溶液是___________,检验产物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3)工业上测定钛铁合金中钛含量的其中一步反应原理是: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针对实验“红色明显变浅”的现象,实验小组进行探究。
甲同学查资料得知:反应的溶液体系中也存在平衡体系。当弱电解质溶液加入强电解质后,增大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之间牵制作用增强,即“盐效应”。“盐效应”使平衡体系中的结合成的机会减少,溶液红色变浅。乙同学认为可以与反应生成无色络合离子,进一步使平衡左移,红色明显变浅,而难络合,于是乙设计了如下实验:

由此推测,实验Ⅱ“红色明显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6-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