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1 . 下表列出了五种燃煤烟气脱硫的方法。
方法Ⅰ溶液吸收
方法Ⅱ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为CO、)将在高温下还原成S
方法Ⅲ溶液吸收
方法Ⅳ用NaClO碱性溶液吸收
方法Ⅴ石灰-石膏法吸收

(1)方法Ⅰ中吸收后的溶液通过___________(填字母)可使吸收液再生。
a.加热       b.加入适量NaOH       c.通入
(2)方法Ⅱ中CO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方法Ⅲ在脱硫塔中进行,在脱硫的同时可得到产品硫酸。由于对热不稳定,且硫酸浓度大也会导致其分解产生,需定时向脱硫塔中补充___________
(4)方法Ⅳ按如图所示方式,将含有烟气和NaClO碱性溶液通入反应釜。

①该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反应釜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工业上方法Ⅴ的转化流程如下:

①氧化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用NaOH溶液代替悬浊液,增加了生产成本,但可以防止___________

2 . 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与图2中M、N对应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2)X与Y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基本操作是______
(4)已知能被酸性氧化为,则溶液与溶液恰好反应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过二硫酸钠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溶液能将氧化成,且反应后的溶液滴入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雌黄和雄黄在自然界中共生且可以相互转化(两者的硫元素价态均为-2价)。

在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并放出气体。则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步骤。若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则物质______,消耗氧气______mol。

2024-01-22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回答下列问题:
(一)下列物质中:①漂白粉固体       固体       固体       ④熔融       ⑤食醋⑥              ⑧盐酸       ⑨石墨       葡萄糖(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氨基钠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还原剂.金属钠放入液氨中,沉入底部。一部分钠与液氨反应,并缓慢放出气泡;另一部分钠与液氨溶剂化,生成氨合钠离子和蓝色的氨合电子,钠的溶剂化过程如图所示。

(3)导电性:蓝色溶液____________液氨(填“>、<、=”)
(4)将钠投入液氨中,得到(标准状况下),与液氨反应产生的钠和发生溶剂化作用的钠,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5)钠与液氨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4 . 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某校科研人员利用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的装置如图:

①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若实现溶液的循环利用,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
②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2)科学家提出用作催化剂,利用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分解制取C.用作催化剂,通过两步反应分解制取C.已知第二步反应为:,则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氮掺杂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易于调变的电子特性,可以很好地电催化还原。则每生成(标准状况下)的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捕获和转化还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其原理如图所示。

请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文字描述上述捕获和转化过程:_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Ⅰ.分类法是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类别。现有以下物质:
①固体NaHCO3②Fe③CaCO3④Fe(OH)3胶体⑤熔融的NaHSO4⑥干冰⑦稀盐酸⑧蔗糖
(1)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2)写出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3)④的实验室制备:向沸水中滴加几滴______溶液,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Ⅱ.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4)SO2属于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5)将SO2气体通入蒸馏水中,取部分溶液用pH计测定其pH,每隔10min读数一次,随着时间推移,pH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下列反应中,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有______(填序号)。
A.Ca(OH)2和稀CH3COOHB.NaOH和稀H2SO4
C.Ba(OH)2与稀HNO3D.Ba(OH)2与稀H2SO4
2024-01-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根据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或者离子方程式;
(1)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和足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碘盐中的在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黄铁矿制硫酸第一步,在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1卷)
7 . “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之后,的排放和转化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利用两种不同的金属催化剂,可在水溶液中将分别转化为CO和HCOOH,反应过程示意如图所示。

(1)HCOOH是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将转化为CO的路径中,涉及到碳氧键的断裂,该过程需要___________能量(填“吸收”或“放出”)。
(3)一定条件下,可与H2O以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反应生成H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8 . 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某校科研人员利用溶液实现“碳捕获”技术的装置如图,若实现溶液的循环利用,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

(2)科学家提出用作催化剂,利用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分解制取C。用作催化剂,通过两步反应分解制取C,已知第二步反应为:,则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氮掺杂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易于调变的电子特性,可以很好地电催化还原制CO,如图,每生成(标准状况下)CO的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调研化学试题
9 . 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化学知识和观念,都始于对实验的观察、想象和思考.
(1)两支盛有等量KI-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同时加入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实验中发现加入水的试管中溶液迅速变为蓝色,而加入溶液的试管却是在慢慢地、慢慢地变蓝,可以想象,当将KI溶液滴加到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推知,将等物质的量的在溶液中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①将5mL饱和(滴有酚酞试液)溶液迅速滴加到充满气体的矿泉水瓶中,瓶子变瘪,酚酞红色逐渐变浅,瓶中析出大量的白色晶体,产生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两支试管中分别放有固体,现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约10mL)的水和饱和溶液振荡,两试管中固体均完全溶解且有放热的现象,同时加入饱和溶液的试管的温度明显高于加水的试管,可见固体在碳酸氢钠溶液中除溶解释放热以外,还存在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10 .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有多种制备高铁酸钠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ClO-+2Fe3++xOH-=2+3Cl-+yH2O。
(1)上述反应中的x=___________,y=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3)由上述反应可知,氧化性强弱:ClO-___________(填“>”或“<”,下同);还原性强弱:Cl-_________Fe3+
(4)请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___________
2024-01-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