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GeorgeA.Olah提出了“甲醇经济”的概念,他建议用甲醇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化石燃料。工业上用天然气为原料,分为两个阶段制备甲醇:
(i)制备合成气:CH4(g)+H2O(g)CO(g)+3H2(g) ΔH=+206.0 kJ·mol-1
(ii)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 ΔH=-90.67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合成气反应中,平衡混合物中CO的体积分数与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T1_______T2(填“<”或“=”),理由是_______

(2)工业生产中为解决合成气中H2过量而CO不足的问题,原料气中需添加CO2,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 ΔH=+41.17 kJ·mol-1,为了使合成气配比最佳,理论上原料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_______
(3)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5 mol CO和1 mol H2,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ΔH。实验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图2中X代表_______ (填“温度”或“压强”)。图3中正确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pK(pK=-lgK)与X的关系的曲线_______(填“AC”或“AB”)。

②若图2中M点对应的容器体积为5 L,此时容器的压强为b kPa,则N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为_______
(4)为节约化石能源,用CO2代替CO作为制备甲醇的碳源正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①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研究表明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中加入CO可以降低CO2与H2反应的活化能。在200~360℃、9MPa时,合成气初始组成H2、CO、CO2物质的量之比为7:2:1的条件下研究甲醇的合成反应(如图所示)。

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
2 . 我国政府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相关转化的研究对解决环境、能源问题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时,的转化过程如图1:

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整个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
C.汽油为纯净物
(2)已知甲烷化技术的反应原理为   ,该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的选择。其他条件均相同,在两种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转化率和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①四羰基镍是镍的一种配合物,该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
②以Ni为催化剂,高于320℃后,单位时间内转化率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工业上应选择的催化剂是_______
(3)以为原料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①反应   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反应Ⅰ、Ⅱ的(K代表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3所示。据图判断,升高温度时,体系中的含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CO的含量将_______

③某温度下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和3 mol ,恒温条件下仅发生反应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压(此时总压为p)为起始总压的,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3-01-02更新 | 36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3 . 从衣食住行到探索浩瀚宇宙,都有氮及其化合物的参与,但同时有毒含氮化合物的排放,也对环境产生污染。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和谐统一,已成为我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1)工业上利用可以合成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火箭燃料肼。已知:
   
   
   
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室温下其电离常数,则水溶液pH等于_______(忽略的二级电离和的电离,)。
(3)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密闭容器中研究℃时的分解反应,现将一定量的NO充入该密闭容器中,测得体系的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010203040
压强/MPa15.0014.0213.2012.5012.50
①0~20min时,_______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为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若升高温度,的物质的量分数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分别充入盛有催化剂①和②的体积相同的刚性容器,进行反应   ,经过相同时间测得NO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图中cd段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5)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污染,电化学降解中性溶液的原理如图所示:

Ag-Pt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4 . 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这些有害气体的治理及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I.某MOFs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N2O4 “固定”,能高效选择性吸附NO2
废气中的NO2被吸附后,将材料泡入水中并通入氧气能全部转化为HNO3。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


(1)请从温度和压强两个角度分析利于NO2吸附的条件_______
(2)①当10 g材料吸附NO2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下列_______也能说明吸附反应已达到极限。
A.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B.n(NO2):n(N2O4)=2:1
C.2v(NO2)=v(N2O4) D.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②当吸附反应达到极限时,测得材料内温度为40℃,压强为10.0 MP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9,吸附反应的Kp=_______
(3)由N2O4转化生成HNO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Ⅱ.ClO2可对烟气中NO、SO2进行协同脱除。
(4)利用 ClO2气体脱硫脱硝的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及速率常数如下:
a.
b.
c.
d.
①反应d的历程如下图所示。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E=_______kJ/mol。

②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随着的增加,SO2脱除效率的逐渐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
(5)利用 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过程中,ClO2质量浓度和溶液温度对NO脱除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则最佳的质量浓度和溶液温度是_______
5 . Ⅰ.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和强氧化剂(),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液态肼和足量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已知,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
   
   
   
   
有人认为若用氟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能量更大,肼和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回答下列问题:
(4)常温下,在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的稀盐酸后,溶液呈中性。则___________
(5)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次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溶度积()如溶液里各离子浓度(包括其次方)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出现沉淀;反之则沉淀溶解。
①某溶液里,,如果要生成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___________
②要使溶液中的沉淀较为完全(使溶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使溶液pH为___________
(6)25℃在等体积的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7)在100℃时,向的盐酸中滴加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则此时的值为___________
2022-12-0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6 .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该反应实际为两步反应:
第一步:2NH3(g)+CO2(g)=H2NCOONH4(s) ΔH=-272kJ·mol-1
第二步:H2NCOONH4(s)=CO(NH2)2(s)+H2O(g) ΔH=+138kJ·mol-1
写出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有pH均为2的CH3COOH、HCl、H2SO4 三种物质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若分别用这三种酸中和含等物质的量NaOH的溶液,所需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a、b、c,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常温时,BaSO4Ksp=1.08×10-10。现将等体积的BaCl2溶液与3.5×10-3mol/L的Na2SO4溶液混合。若要生成BaSO4沉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
(5)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加少量浓盐酸       b.微热溶液       c.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6)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图中M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022-12-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放热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煤油的主要成分为,已知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       。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前期的火箭曾用液态肼(N2H4)与双氧水反应来提供能量。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向恒容密闭的容器中通入,使,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时间/min
浓度/mol/L
温度/℃
1020304050
18000.800.670.570.500.50
28000.600.500.500.500.50
实验1中,在内,_______(正)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
(4)内,实验2比实验1反应速率快,则实验1与实验2的“不同条件”是_______
(5)乙醇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可传导的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6)乙酻在Cu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的关系如图2所示,整个反应中物质B属于_______(填“催化剂”或“中间产物”)。
2022-11-1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NO2和CO等污染物,利用CO脱除NO2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在催化剂作用下,CO与NO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 ΔH。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CO(g)+O2(g) 2CO2(g) ΔH1= -558 kJ·mol-1
N2(g)+O2(g) 2NO(g) ΔH2=+180kJ·mol-1
则ΔH=_______
(2)向某刚性容器中加入2 mol CO、3 mol NO和催化剂,测得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断裂2mol CO的同时生成4mol C=O
B.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C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②压强p1_______p2(填“>””或“<”,下同),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_______Kb
(3)已知Arrhenius 经验公式为Rlnk=- +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为探究m、n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能进行了实验探究,获得如图2曲线。从图中信息获知催化效能较高的催化剂是_______(填“m”或“n”),其理由是_______

(4)图3为在某种催化剂下,相同投料比、反应相同时间后,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当温度高于T℃时,n(CO2)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
2022-11-18更新 | 92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题
9 .
(1)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炼铁技术和含铁新材料的应用倍受关注。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氢气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整个过程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低于570℃时,反应Fe3O4(s)+4CO(g)3Fe(s)+4CO2(g),阻碍循环反应的进行。

已知:i. Fe3O4(s)+CO(g)3FeO(s)+CO2(g) H1=+19.3 kJ·mol-1
ii. 3FeO(s)+H2O(g)Fe3O4(s)+H2(g) H2=-57.2 kJ·mol-1
iii. C(s)+CO2(g)2CO(g)     H3=+172.4 kJ·mol-1
铁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氢气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T1℃时,向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炭粉,发生反应Fe2O3(s)+3C(s)2Fe(s)+3CO(g),反应达到平衡后,在t1时刻,改变某条件,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填写字母)。
A.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C.保持体积不变,加少量碳粉D.保持体积不变,增大CO浓度
(3)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p)加入1molCO2与足量的碳,发生反应,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650℃时,该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时,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按V(CO2)︰V(CO)=5︰4的混合气体,平衡____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③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
(4)用原电池原理可以除去酸性废水中的三氯乙烯、,其原理如图所示(导电壳内部为纳米零价铁) 在除污过程中,纳米零价铁中的Fe为原电池的负极,写出C2HCl3在其表面转化为乙烷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0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甲醇制烯烃是一项非石油路线烯烃生产技术,可以减少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制烯烃的反应是不可逆反应,烯烃产物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反应达平衡时,三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反应Ⅲ的△H3=_______ kJmol-1
②图1中曲线c代表的组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700K后,曲线a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③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4H8,控制条件只发生反应Ⅲ,下列能表明反应Ⅲ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v(C4H8)=2v(C2H4)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④上图中P点坐标为(900,0.48),900K时,反应Ⅲ的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x=_______。(以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浓度计算)。
(2)甲醇催化制取丙烯的反应为:,反应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为:(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
①该反应的活化能Ea=_______ kJmol-1
②下列措施能使速率常数k增大的是_______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c(CH3OH) D.更换适宜催化剂
2022-10-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