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探究电镀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准备。
(1)用固体配制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E.

(2)用热纯碱溶液清洗钢制镀件表面的油污,热纯碱溶液除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___
Ⅱ.探究银离子对镀层的影响。
【提出猜想】
镀层外观与浓度有关。
【查阅资料】
络合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现象
a

溶液(含少量)
阴极表面有疏松的黑色物质生成并伴随有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取阴极区电解质溶液于试管,滴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b

与过量混合(含少量)
阴极表面有光亮、致密的银白色物质生成,仍然有少量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取少量阴极区溶液于试管,滴加溶液,溶液不变红。
【问题讨论】
(3)实验a中,溶液变红色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氧化性:)。
(4)①实验a、b的阴极都伴随有气泡,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电极反应式)。
②实验b比实验a产生的镀层光亮、致密,其原理是___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实验b中平衡不移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浓度很小时,银镀层光亮、致密。
Ⅲ.探究温度、含量对镀层的影响。
表1:其他条件不变,与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含量对镀层外观的影响。
含量()镀层外观表象
10镀层模糊,无光泽
25镀层呈雾状,光泽不足
50镀层光亮、致密
表2: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对镀层外观的影响。
温度/镀层外观表象
25光亮
35光亮
40光亮
55光亮不均匀

(5)表1中含量为时,镀层模糊、无光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表2中温度为时镀层光亮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Ⅳ.探究新配方电镀银。
由于电镀液使用氰化钾,在电镀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废液含剧毒的氰化物,不符合环境要求。由溶液和溶液组成电镀液也可以得到光亮、致密的镀层。
(6)使用新配方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理是___________。已知:
2024-04-16更新 | 30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2 . 科技强国,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
(1)芯片制造会经过六个最为关键的步骤:沉积、光刻胶涂覆、光刻、刻蚀、离子注入和封装。其中“刻蚀”过程可能用到刻蚀剂及清洗剂
①基态F原子核外电子有_____种空间运动状态,下列为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的是_____(填标号)。
A.          B.        C.          D.
②C、N、O、F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③氟硼酸铵()中B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2)复兴号高铁车体材质用到了Mn、Co等元素。Mn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Mn(CO)5(CH3CN)],CH3CN与Mn原子配位时,提供孤电子对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Mn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CH3CN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
(3)超导材料具有型结构(如图),晶胞参数(晶胞边长)为a pm,该氮化钛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3 .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炭粉与混合加热,再将加热后的固体溶于足量的溶液中有气泡生成非金属性:
B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透明能大量共存
C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氧化性:
D向盛有某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酸性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原溶液中含有
A.AB.BC.CD.D
2024-01-23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将Cu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B.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将稀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D.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
2024-01-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共和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硝酸中滴加溶液:
B.电解饱和溶液:
C.向溶液中加入盐酸:
D.溶液与过量溶液反应:
2021-09-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6 . 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BaCuSi4O10,BaCuSi2O6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Cun离子,n=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n+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___元素。
(3)合成“中国蓝”、“中国紫”的原料有BaCO3,孔雀石Cu2(OH)2CO3和砂子(SiO2)。SiO2晶体中Si原子的杂化轨道是由______轨道(填轨道的名称和数目)和________轨道杂化而成的。
(4)现代文物分析发现,“中国蓝”中含有微量硫元素。假若硫元素来源一种阴离子是正四面体的天然钡矿中,则最可能的钡矿化学式是______
(5)在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CaCuSi4O10,其合成原料中用CaCO3代替了BaCO3,其它和“中国蓝”一致。CO32中键角∠OCO为___。根据所学,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更___(填“高”或“低”)。
(6)自然界中的SiO2,硬度较大,主要原因是___。下图为SiO2晶胞中Si原子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图(即俯视投影图),其中O原子略去,Si原子旁标注的数字表示每个Si原子位于z轴的高度,则SiA与SiB的距离是_____   
7 . N、P、As等元素的化合物在生产和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意大利罗马大学的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与P4类似,其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N—N键的键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砷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位原子对孤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弱,配体越容易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PH3与NH3的结构相似,和过渡金属更容易形成配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PH3”或“NH3”)。
(4)SCl3+和PCl3是等电子体,SCl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S—Cl键键长 ______P-Cl键键长(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砷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以其为材料制造的灯泡寿命长,耗能少。已知立方砷化镓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砷化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a、b的距离为_________pm(用含ρ和NA的代数式表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