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下图为北京国子监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罕见的陈继昌“三元”匾额。据此,该匾额的核心收藏价值是(       

A.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B.“天子门生”称谓由来
C.科举流程与匾额文化D.明清八股文发展演变
2023-07-17更新 | 13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人才的跨国流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跨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其范围逐渐覆盖了全球五大洲。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科技人才的战争。其中,美国一马当先,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积极网络外国人才,到20世纪末,吸引外来人才成为美国移民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跨国迁移的人口从1965年的7500万增至1990年的1.2亿,到2007年,约有2亿人口生活于出生国之外,占全球人口的3%。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永久性改变住址的跨国移民中,多数流向欧美发达国家并对其人口增长影响甚大。

——摘编自梁茂信《二战后专业技术人才跨国迁移的趋势分析》

具有学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移民占圭亚那移民中的76.9%、牙买加移民中的72.6%、几内亚比绍移民中的70.3%、海地移民中的68%、莫桑比克移民中的52.3%、尼日尔移民中的57%、印度移民中的54%、埃及移民中的53%、马来西亚移民中的53%、赞比亚移民中的51%、南非移民中的51%。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史新论》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二战后人才跨国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人才跨国流动的认识。
2023-07-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溃败之后,西欧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处于万流归宗的教会所垄断。但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崛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全新的世俗文化正在孕育。随着1112世纪城市化运动的兴起,原有的教会学校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教育需求,新的教育机构悄然而生。从12世纪起,世俗学校在城市中兴起。

——摘编自石广盛《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

材料二   到了1314世纪,中世纪大学已遍布欧洲各地。政府和教会认可现存大学,或则设立新的大学。到文艺复兴之初,欧洲的大学已达80所。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对欧洲社会的前进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欧美的大学多受其影响,有的则是从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来的。

——摘编自方勇《论1115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023-07-15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开设文、法、医、神四科,其中神、法、医被视为“高级”学科;作为准备基础的文科,教学内容中的“写信艺术”以及“文书艺术”之类的课程相当于今天的“文秘专业”。这反映出,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A.全面性和基础性B.宗教性和国际性
C.职业性和实用性D.世俗化和民族性
2023-07-1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司马迁在《匈奴列传》中记载北方的匈奴先祖是“夏后氏之苗裔也”;《东越列传》中记载东南的越人“其先禹之苗裔”;《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西南百越民族的政权由华夏族人庄蹻建立。其意在强调(     
A.民族交融B.以夷变夏C.民族平等D.夷夏同源
2023-07-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史记》里的人物形象
代表人物人物形象
   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
汉文帝仁爱宽厚,从谏如流,休养生息
孙叔通倡导礼仪,主张礼乐教化
   千金赠漂母,知恩图报,信守承诺
《史记》如此塑造人物形象,本质意图在于(     
A.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B.建构大一统的意识形态
C.弘扬儒家的人文精神D.提升统治者的政治威望
2023-07-14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797年,委内瑞拉反殖民统治的“战斗纲领”提出:“各省区全体居民生来一律平等,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同混血种人和睦相处、平等以待、亲如兄弟,所有人均论功、论德行赏。唯有功和德是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着的真正的差别,将来在我们共和国的全体成员中也只有这些差别”。这一纲领(     
A.促进了新的民族认同B.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C.推动了多元文化形成D.提高了族群混合程度
2023-07-1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2世纪,西欧教堂建筑风格由罗马式发展至哥特式。哥特式大教堂的部分雕刻和绘画作品中出现了有关历史、地理、生产劳动等方面的题材,如英国的韦尔斯大教堂的束柱柱头的雕刻,其中一个柱头表现一位鞋匠,另一个柱头则是一个水果商贩。这反映出当时(     
A.艺术的神学化特征B.社会转型的成功
C.城市的复兴与发展D.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3-07-13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的目录摘编。

22章跨文化交流(1000-1500
一、远距离贸易和旅行
远距离贸易的类型
政治和外交旅行
传教活动
二、危机和复兴
腺鼠疫
中国的复苏:明朝
西欧的复兴:国家建设
西欧的复兴:文艺复兴
三、探险与殖民
中国人对印度洋盆地的勘察
欧洲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探险
作者为何以“跨文化交流”作为本章的标题?结合史实加以阐释。
2023-07-13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3世纪堪称是游牧民族最辉煌的时期,它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几乎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它”是指(     
A.亚历山大远征B.蒙古西征
C.拿破仑战争D.匈奴大迁徙
2023-07-13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