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若函数在定义域内存在两个不同的数,同时满足,且在点处的切线斜率相同,则称为“切合函数”.
(1)证明:为“切合函数”;
(2)若为“切合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并设满足条件的两个数为.
(ⅰ)求证:
(ⅱ)求证:.
2024-01-03更新 | 103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2 . 小明在学习矩形时发现:在矩形中,点边上一点,过点交边于点,若,则平分.他的证明思路是:利用矩形的性质得三角形全等,再利用边角转化使问题得以解决.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以下作图与填空.
   

(1)用直尺和圆规,过点的垂线交于点;(只保留作图痕迹)
(2)已知:如图,在矩形中,点边上一点,过点交边于点.求证:平分
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


.
⑤_________________,
.
.
平分.
2023-09-0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3 . 已知函数
(1)当时,证明:
(2)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ⅰ)求
(ⅱ)求证:
2023-04-16更新 | 48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数学试题
4 . 已知
(1)求函数的导数,并证明:函数上是严格减函数(常数为自然对数的底);
(2)根据(1),判断并证明的大小关系,并请推广至一般的结论(无须证明);
(3)已知是正整数,,求证:是满足条件的唯一一组值.
5 . 悬索桥(如图)的外观大漂亮,悬索的形状是平面几何中的悬链线.年莱布尼兹和伯努利推导出某链线的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该方程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的我们有双曲正弦函数.

(1)从下列三个结论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并求函数的最小值;


.
(2)求证:.
2022-02-01更新 | 1276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6 . 已知等边和等腰.

(1)如图①,点DBC上,点EAB上,PBE的中点,连接ADPD,求证:
(2)如图②,点D内部,点E外部,PBE的中点,连接ADPD,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③,若点D内部,点E和点B重合,点PBC下方,且为定值,当PD最大时,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2021-10-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江津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7 . 定义函数的“源向量”为,非零向量的“伴随函数”为,其中为坐标原点.

(1)若向量的“伴随函数”为,求的值域;
(2)若函数的“源向量”为,且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内切于正(顶点恰好在轴的正半轴上),求证:为定值;
(3)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函数的“源向量”为,且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8 . 设函数在区间上可导,为函数的导函数.若上的减函数,则称上的“上凸函数”;反之,若上的“上凸函数”,则上的减函数.
(1)判断函数上是否为“上凸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函数是其定义域上的“上凸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上凸函数”,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求证:除点外,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在点处切线的下方.
2024-04-05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9 . 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曲线上两点连线斜率记为k,求证:
(3)盒子中有编号为1~100的100个小球(除编号外无区别),有放回的随机抽取20个小球,记抽取的20个小球编号各不相同的概率为p,求证:
2024-04-22更新 | 120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强化训练一数学试题
10 . 阅读材料一:“装错信封问题”是由数学家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的儿子丹尼尔·伯努利提出来的,大意如下:一个人写了封不同的信及相应的个不同的信封,他把这封信都装错了信封,问都装错信封的这一情况有多少种?后来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给出了解答:记都装错封信的情况为种,可以用全排列减去有装正确的情况种数,结合容斥原理可得公式:,其中
阅读材料二: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的泰勒公式有如下特殊形式:当阶可导,则有:,注表示阶导数,该公式也称麦克劳林公式.阅读以上材料后请完成以下问题:
(1)求出的值;
(2)估算的大小(保留小数点后2位),并给出用表示的估计公式;
(3)求证:,其中
2024-05-31更新 | 83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九)(4月)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