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若函数在定义域内存在两个不同的数,同时满足,且在点处的切线斜率相同,则称为“切合函数”.
(1)证明:为“切合函数”;
(2)若为“切合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并设满足条件的两个数为.
(ⅰ)求证:
(ⅱ)求证:.
2024-01-03更新 | 103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2 . 已知函数
(1)当时,证明:
(2)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ⅰ)求
(ⅱ)求证:
2023-04-16更新 | 49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3 . 小明在学习矩形时发现:在矩形中,点边上一点,过点交边于点,若,则平分.他的证明思路是:利用矩形的性质得三角形全等,再利用边角转化使问题得以解决.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以下作图与填空.
   

(1)用直尺和圆规,过点的垂线交于点;(只保留作图痕迹)
(2)已知:如图,在矩形中,点边上一点,过点交边于点.求证:平分
证明:四边形是矩形,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


.
⑤_________________,
.
.
平分.
2023-09-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4 . 已知
(1)求函数的导数,并证明:函数上是严格减函数(常数为自然对数的底);
(2)根据(1),判断并证明的大小关系,并请推广至一般的结论(无须证明);
(3)已知是正整数,,求证:是满足条件的唯一一组值.
2022-12-15更新 | 80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5 . 悬索桥(如图)的外观大漂亮,悬索的形状是平面几何中的悬链线.年莱布尼兹和伯努利推导出某链线的方程为,其中为参数.当时,该方程就是双曲余弦函数,类似的我们有双曲正弦函数.

(1)从下列三个结论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并求函数的最小值;


.
(2)求证:.
2022-02-01更新 | 1300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适中(0.65) |
6 . 已知等边和等腰.

(1)如图①,点DBC上,点EAB上,PBE的中点,连接ADPD,求证:
(2)如图②,点D内部,点E外部,PBE的中点,连接ADPD,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③,若点D内部,点E和点B重合,点PBC下方,且为定值,当PD最大时,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2021-10-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江津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7 . (1)已知函数,证明:
(2)已知函数,定义:若存在,使得曲线在点与点处有相同的切线,则称切线为“自公切线”.
①证明:当时,曲线不存在“自公切线”;
②讨论曲线的“自公切线”的条数.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8 . 在数学中,把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大于1自然数叫做素数(质数).历史上研究素数在自然数中分布规律的公式有“费马数”;还有“欧拉质数多项式”:.但经后人研究,这两个公式也有局限性.现有一项利用素数的数据加密技术—DZB数据加密协议:将一个既约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乘以同一个素数,比如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乘以同一个素数19,就会得到加密数据.这个过程叫加密,逆过程叫解密.
(1)数列DZB数据加密协议加密后依次变为.求经解密还原的数据的数值;
(2)依据的数值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不用严格证明但要检验符合).并求数列项的和
(3)为研究“欧拉质数多项式”的性质,构造函数是方程的两个根的导数.设.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都有.(本小题数列不同于第(1)(2)小题)
2024-05-28更新 | 53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监测(三)数学试题
9 . 已知点是抛物线的焦点,的两条切线交于点是切点.
(1)若,求直线的方程;
(2)若点在直线上,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求的最小值;
(3)证明:
10 . 定义函数的“源向量”为,非零向量的“伴随函数”为,其中为坐标原点.

(1)若向量的“伴随函数”为,求的值域;
(2)若函数的“源向量”为,且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内切于正(顶点恰好在轴的正半轴上),求证:为定值;
(3)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函数的“源向量”为,且已知,求的取值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