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B.复数是纯虚数,则
C.复数所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则
D.已知,复数z满足,则的最大值为6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2 . 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了如下公式: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以上公式称为泰勒公式.设,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证明:
(2)设,证明:
(3)设,若的极小值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4-03-03更新 | 2292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一)
3 . 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内动点的轨迹是集合.已知在棱所在直线上,,则(       
A.动点的轨迹是圆
B.平面平面
C.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3
D.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不是定值
2024-03-03更新 | 1135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一)
4 . 阅读材料: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与定点(或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或)的距离之比是常数,则,化简可得,设,则得到方程,所以点的轨迹是一个椭圆,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椭圆的定义.这里定点是椭圆的一个焦点,直线称为相应于焦点的准线;定点是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直线称为相应于焦点的准线.
根据椭圆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把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若点在椭圆上,是椭圆的右焦点,椭圆的离心率,则点到准线的距离为,所以,我们把这个公式称为椭圆的焦半径公式.
结合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点是该椭圆上第一象限的点,且轴,若直线是椭圆右准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为8.
(1)求点的坐标;
(2)若点也在椭圆上且的重心为,判断是否能构成等差数列?如果能,求出该等差数列的公差,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2024-01-24更新 | 42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5 . 如图,一块边长为正方形铁片上有四个以为顶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1),将这4个等腰三角形裁下来,然后用余下的四块阴影部分沿虚线折叠,使得重合,重合,重合,重合,重合为点,得到正四棱锥(如图2).则在正四棱锥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平面平面
B.平面
C.当时,该正四棱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D.当正四棱锥的体积取到最大值时,
2023-09-10更新 | 55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6 . 定义在的函数满足,且都有,若方程的解构成单调递增数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公差为6
C.若,则
D.若,则
7 . 阅读材料:
(一)极点与极线的代数定义;已知圆锥曲线G,则称点P()和直线l是圆锥曲线G的一对极点和极线.事实上,在圆锥曲线方程中,以替换,以替换x(另一变量y也是如此),即可得到点P()对应的极线方程.特别地,对于椭圆,与点P()对应的极线方程为;对于双曲线,与点P()对应的极线方程为;对于抛物线,与点P()对应的极线方程为.即对于确定的圆锥曲线,每一对极点与极线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极点与极线的基本性质、定理
①当P在圆锥曲线G上时,其极线l是曲线G在点P处的切线;
②当PG外时,其极线l是曲线G从点P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所确定的直线(即切点弦所在直线);
③当PG内时,其极线l是曲线G过点P的割线两端点处的切线交点的轨迹.
结合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已知椭圆C经过点P(4,0),离心率是,求椭圆C的方程并写出与点P对应的极线方程;
(2)已知Q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向(1)中椭圆C引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N,是否存在定点T恒在直线MN上,若存在,当时,求直线MN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3-02-19更新 | 1338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数学试题
9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设的内切圆与AC相切于点D,且,记动点C的轨迹为曲线T
(1)求T的方程;
(2)设过点的直线lT交于MN两点,已知动点P满足,且,若,且动点QT上,求的最小值.
2022-05-27更新 | 3037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六)数学试题
10 . 已知椭圆与直线(不平行于坐标轴)相切于点,过点且与垂直的直线分别交轴,轴于两点.
(1)证明:直线与椭圆相切;
(2)①当点运动时,点随之运动,求点的轨迹方程:
②若不共线,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2022-03-01更新 | 131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