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分别为,动直线交于两点,与交于两点,其中,且当过点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方程为
B.已知点,则的最小值为3
C.
D.若,则的面积相等
2 . “拐点”又称“反曲点”,是曲线上弯曲方向发生改变的点.设为函数的导数,若的极值点,则为曲线的拐点.
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为曲线C的拐点.
(1)求a的取值范围;
(2)证明:CQ处的切线与其仅有一个公共点;
(3)证明:.
2024-05-25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理科数学试题
3 . 某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研究不等式时给出一道题:已知函数.函数,当时,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24-05-18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三模理数试题
4 . (1)利用向量的方法证明:
(2)探索是否可以用向量法证明:在中,若,则,若可以,请给出详细证明过程.
2024-05-0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5 . 已知的其中两个顶点为,点的重心,边上的两条中线的长度之和为,记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的方程;
(2)过点作斜率存在且不为0的直线相交于两点,过原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相交于两点,记四边形的面积为S,求的取值范围.
6 . 已知动点到点的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相等,记动点的轨迹为
(1)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交于两点,求的值;
(2)已知上不同的三点,直线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相切,切点分别为,若直线的倾斜角为,求点的坐标.
2024-04-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数学(文科)试题
7 . 已知甲植物生长了一天,长度为,乙植物生长了一天,长度为.从第二天起,甲每天的生长速度是前一天的倍,乙每天的生长速度是前一天的,则甲的长度第一次超过乙的长度的时期是(       )(参考数据:取
A.第6天B.第7天C.第8天D.第9天
8 . 生命在于运动,某健身房为吸引会员来健身,推出打卡送积分活动(积分可兑换礼品),第一天打卡得1积分,以后只要连续打卡,每天所得积分都会比前一天多2分.若某天未打卡,则当天没有积分,且第二天打卡须从1积分重新开始.某会员参与打卡活动,从3月1日开始,到3月20日他共得193积分,中途有一天未打卡,则他未打卡的那天是(       
A.3月5日或3月16日B.3月6日或3月15日
C.3月7日或3月14日D.3月8日或3月13日
2024-02-14更新 | 1343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9 . 1557年,英国数学家列科尔德首先使用符号“”表示相等关系,在莱布尼茨和其他数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符号才逐渐被世人所公认.1631年,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开始采用符号“”与“”,分别表示“大于”与“小于”,这就是我们使用的不等号.以上内容是某校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数学符号发展史时查阅到的资料,并组织小组成员研究了如下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已知函数,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024-02-05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大联考文科数学试题(全国乙卷)
10 . 随着疫情时代的结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更多的人走出家门,走进户外.近期文旅消费加速回暖,景区人流不息、酒店预订爆满、市集红红火火,旅游从业者倍感振奋.某乡村旅游区开发了一系列的娱乐健身项目,其中某种游戏对抗赛,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两人约定其中一人比另一人多赢两局就停止比赛,每局比赛相互独立.设比赛结束时比赛进行的局数为.附:当时,.求:
(1)当时,甲赢得比赛的概率;
(2)的数学期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