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88 道试题
1 . 已知直三棱柱DE分别为线段上的点,.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024-03-07更新 | 41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某地区响应“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开展系列的措施控制碳排放.环保部门收集到近5年内新增碳排放数量,如下表所示,其中x为年份代号,y(单位:万吨)代表新增碳排放量.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年份代号

1

2

3

4

5

新增碳排放万吨

6.1

5.2

4.9

4

3.8

(1)请计算并用相关系数的数值说明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若,则线性相关程度较高);
(2)求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据此估计该地区年的新增碳排放.
参考数据:
参考公式:对于一组数据,…,,其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公式,相关系数r的公式分别为
2024-03-03更新 | 700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八章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知识归纳+题型突破)-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单元速记·巧练(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3 . 下图是某市2016年至2022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y(单位:万吨)与年份t的散点图.

(1)根据散点图推断变量yt是否线性相关,并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
(2)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24年该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参考数据:
.
参考公式:;相关系数.
2024-03-03更新 | 80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八章 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知识归纳+题型突破)-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单元速记·巧练(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 . 已知函数为奇函数.
(1)求的值;
(2)若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设,若,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4-02-29更新 | 1057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
5 . 数列中,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的前n项和
2024-02-28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考试数学试题
6 . 普法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为加强对学生的普法教育,某校将举办一次普法知识竞赛,共进行5轮比赛,每轮比赛结果互不影响.比赛规则如下:题库中有法律文书题和案例分析题两类问题,每道题满分10分.每一轮比赛中,参赛者在30分钟内完成法律文书题和案例分析题各2道,若有不少于3道题得分超过8分,将获得“优胜奖”,5轮比赛中,至少获得4次“优胜奖”的同学将进入决赛.甲同学经历多次限时模拟训练,指导老师从训练题库中随机抽取法律文书题和案例分析题各5道,其中有4道法律文书题和3道案例分析题得分超过8分.
(1)从这10道题目中,随机抽取法律文书题和案例分析题各2道,求该同学在一轮比赛中获“优胜奖”的概率;
(2)将上述两类题目得分超过8分的频率作为概率.为提高甲同学的参赛成绩,指导老师对该同学进行赛前强化训练,使得法律文书题和案例分析题得分超过8分的概率共增加了,以获得“优胜奖”的次数期望为参考,试预测该同学能否进入决赛.
2024-02-17更新 | 90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七章 概率初步(续)(压轴题专练)-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单元速记·巧练(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7 . 已知函数为常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
(1)求的值;
(2)求函数的极值.
2024-02-13更新 | 2765次组卷 | 14卷引用:上海市三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8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角的顶点均为坐标原点O,始边均为x轴的非负半轴.若角的终边OP与单位圆交于点,将OP绕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与角的终边OQ重合.
(1)求的值;
(2)求的值.
2024-02-05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闵行(文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

9 . 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2024-02-04更新 | 39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章 空间向量及其应用(知识归纳+题型突破)-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单元速记·巧练(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0 .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24-02-04更新 | 2699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03--高二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2020选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