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的著作《圆锥曲线论》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的比为常数k)的点的轨迹为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圆上有且只有一个点P满足|.则r的取值可以是(  )
A.1B.2C.3D.4
2022-11-15更新 | 404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某水稻种植研究所调查某地杂交水稻的株高,得出株高(单位:cm)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密度函数,则(       
A.该地杂交水稻的平均株高为100cm
B.该地杂交水稻株高的方差为10
C.该地杂交水稻株高在120cm以上的数量和株高在80cm以下的数量一样多
D.随机测量该地的一株杂交水稻,其株高在和在的概率一样大
2022-08-12更新 | 123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B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过关斩将 全书综合测评
3 .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已知点,直线l,若某直线上存在点P,使得点P到点M的距离比到直线l的距离小1,则称该直线为“最远距离直线”,则(       
A.点P的轨迹是一条线段
B.点P的轨迹与直线是没有交汇的轨迹(即两个轨迹没有交点)
C.不是“最远距离直线”
D.是“最远距离直线”
2022-08-08更新 | 282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复学摸底测试数学试题
4 . 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中,平面BCD,且M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MCD夹角的余弦值为(    )
A.B.C.D.
2022-10-27更新 | 1959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B版(2019) 必修第四册 过关斩将 第十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本章达标检测
5 . 阿波罗尼斯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它将圆锥曲线的性质网罗殆尽几乎使后人没有插足的余地.他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氏圆,现有,当的面积最大时,则的长为____________.
2022-04-10更新 | 1337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B.4.5尺C.3.5尺D.2.5尺
2022-12-19更新 | 772次组卷 | 63卷引用:第02章等差数列(B卷提升卷)-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必修五同步单元AB卷(苏教版,新课改地区专用)
7 . “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n阶幻方()是由前个正整数组成的一个n阶方阵,其各行各列及两条对角线所含的n个数之和(简称幻和)相等,例如“3阶幻方”的幻和为15.现从如图所示的3阶幻方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记“取到的3个数之和为15”为事件A,“取到的3个数可以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为事件B,则       
816
357
492
A.B.C.D.
9-10高二下·天津·期中
名校
8 .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289B.1024C.1225D.1378
2023-05-23更新 | 1037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年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9 . 南宋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记录了一种三角形数表,称之为“开方作法本源”图,即现在著名的“杨辉三角”.如图是一种变异的杨辉三角,它是将数列各项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则写成的,其中是集合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列,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四行的数是17,18,20,24B.
C.D.
2021-11-09更新 | 948次组卷 | 8卷引用:苏教版(2019) 选修第一册 选填专练 第4章 章末提优
10 .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他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而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相等.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一个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5,11,21,37,61,95,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A.99B.131C.139D.141
2021-10-02更新 | 2247次组卷 | 25卷引用:专题2.1等差数列及其求和(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二数学必修五同步单元AB卷(人教A版,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