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已知:平面内的动点P到定点为和定直线距离之比为
(1)求动点P的轨迹曲线C的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C的交点为MN,点
当满足     a 时,求证: b     .
;
;
③直线过定点,并求定点的坐标.
④直线的斜率是定值,并求出定值.
请在①②里选择一个填在a处,在③④里选择一个填在b处,构成一个真命题,在答题卡上陈述你的命题,并证明你的命题
2023-12-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求证:
(3)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实际上,数列存在“极限”,即为:存在一个确定的实数S,使得对任意正实数u都存在正整数m满足当时,(可以证明S唯一),S称为数列的极限.试根据以上叙述求出数列的极限S.
2023-08-25更新 | 4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十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八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3 . 如图,在四棱锥中,侧棱平面,底面四边形是矩形,,点分别为棱的中点,点在棱上.

(1)若,求证:直线平面
(2)若,从下面①②两个条件中选取一个作为已知,证明另外一个成立.
①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直线与直线成角的余弦值为
②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作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023-04-14更新 | 1075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4 . 已知平面上一动点到定点的距离比到定直线的距离小,记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的方程;
(2)点上的两个动点,若恰好为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三个顶点,且该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求证:.
2024-04-03更新 | 150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八市八校2024届度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5 . 若函数在定义域上满足,且,定义域为为偶函数.
(1)求证: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2)若在区间上,上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i)求函数和函数在区间上的解析式.
(ii)若关于x的不等式对任意定义域内的恒成立,求实数存在时,的最大值关于a的函数关系.
2023-12-14更新 | 944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
6 . 小颖同学在学习探究活动中,定义了一种运等“”: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通过研究发现新运算满足交换律:.小颖提出了两个猜想:,①;②.
(1)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猜想,判断其正确与否,若正确,进行证明;若错误,请说明理由;(注:两个猜想都判断、证明或说明理由,仅按第一解答给分)
(2)设,当时,若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求的取值范围.
7 . (1)已知______,试比较MN的大小.从下列两个条件中选择其中一个填入横线中,并解答问题.
,②
(2)若,证明:
2023-11-0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8 . 如图,已知抛物线,点,过点任作两条直线,分别与抛物线交于ABCD.

   


(1)若的斜率分别为,求四边形的面积;
(2)设

(ⅰ)找到满足的等量关系;

(ⅱ)交于点,证明:点在定直线上.

9 . 甲、乙两名同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同一体育项目,在一段时间内甲进行了6次测试,乙进行了7次测试.每次测试满分均为100分,达到85分及以上为优秀.两位同学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次数


同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80

78

82

86

95

93

76

81

80

85

89

96

94

(1)从甲、乙两名同学共进行的13次测试中随机选取一次,求该次测试成绩超过90分的概率;
(2)从甲同学进行的6次测试中随机选取4次,设X表示这4次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次数,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X
(3)从乙同学进行的7次测试中随机选取3次,设Y表示这3次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次数,试判断数学期望EY与(2)中EX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
10 . 某单位有名职工,通过抽验筛查一种疾病的患者.假设患疾病的人在当地人群中的比例为.专家建议随机地按且为的正因数)人一组分组,然后将各组个人的血样混合再化验. 如果混管血样呈阴性,说明这个人全部阴性;如果混管血样呈阳性,说明其中至少有一人的血样呈阳性,就需要对每个人再分别化验一次.设该种方法需要化验的总次数为.
(1)当时,求的取值范围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现对混管血样逐一化验,至化验出阳性样本时停止,最多化验次.记为混管的化验次数,当足够大时,证明:
(3)根据经验预测本次检测时个人患病的概率,当时,按照计算得混管数量的期望;某次检验中,试判断个人患病的概率为是否合理.(如果,则说明假设不合理).
附:若,则.
2023-08-25更新 | 92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十校联合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八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