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致训词五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宝塔消防救援站1973年成立于革命圣地延安,主要承担宝塔区消防执勤和应急救援任务。建队5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站全体指战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他们聚焦主责主业、苦练技术本领,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守护了辖区红色革命旧址半个世纪的绝对安全,组建“张思德消防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受到老区人民广泛赞誉。宝塔消防救援站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宣传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先进事迹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说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原因。
(3)某班举行学习“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先进事迹”主题班会,请谈一谈青年学生如何践行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的精神。要求:围绕主题,逻辑清晰,语言流畅,200字左右。
2024-05-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数字“一带一路”文化出海高峰论坛,旨在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创新,把展现大国气质、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在海外线上渠道传播,让更多的海外民众听到中国声音。

技术革新、载体更新、话题创新,文化出海成果丰硕。良渚、宋韵、诗词,从风雅颂歌到梅兰人竹菊……借助第19届亚运会等国际赛事平台,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魅力。同时,网文、网剧、网游等新载体,承载着东方神韵,在全球刮起“中国风”,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电视剧《人世间》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真实的变迁和飞跃,满足了当下世界迫切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的需要。全球风行的《三体》系列小说,借用古典文学、神话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对于人类未来的忧患意识与历史担当。在某网游中,全球玩家可以在游戏世界里体验“彩鹞栉春风”的浓浓中国风情。这些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文化作品,本质上诉诸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情感。这些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跨语言跨文化的全球性视野,受到全球欢迎。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令出海有着不同的策略,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最大公约数”。文化出海,并不是单一维度的传播,而是要真正在世界范围内直抵人心,跟全球用户形成情感共鸣。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分析中国文化是怎样成功出海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文化出海的意义。
(3)如何通过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时代变革,始终是文化出海的重要使命。请从唯物论的角度为文化出海走得更好更远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教育及其支持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22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一年来,北京市法院在对案件的调研中发现,家庭教育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成长不上心、不尽心,致使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甚至出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二是存在“不会管”问题,部分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教养未成年子女方式失当,方法严厉粗暴,动辄对子女实施体罚;三是少数离婚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利益诉求,推卸家庭教育责任,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1)结合材料,如果你是一名法官,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对家长进行劝诫。
(2)试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写出两个反映正确家庭教育观念的句子。
2024-05-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红毯到秀场,明星把它当作活动“战袍”;社交平台上,穿搭博主纷纷测评推荐;热门景区里,许多人着“新中式”拍照打卡……“新中式”从小众爱好到爆火出圈。看似一夜爆火,但“新中式”的走红,绝非一日之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服饰感兴趣,有人戏称为“血脉觉醒”。顺时应势,改良汉服使之满足更多人的日常需求和审美意趣,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也由此打开了更大的市场。“新中式”出圈、汉服走进大众视野,可以说是消费者与市场双向奔赴的结果,带动传统服饰焕发时代光彩。

典雅而不厚重,独特又不浮夸,好看又实穿的“新中式”,在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衣橱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新中式”走红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中式的美,并且“新中式”还扬帆出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

不只是服装,“新中式”的风还刮到家居装潢、奶茶餐饮、美妆时尚等多个领域,创新着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新中式”的流行,就像是一扇窗,为人们开辟了了解传统文化的新渠道。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中式”走红出圈的意义。
(2)以“新中式”为代表的血脉觉醒是对创新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加以说明。
(3)“新中式”这股风,源于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一句“中而新”,如今“新中式”正成国人热捧风潮,万物皆可新中式,请你为新中式+设计两套方案。
2024-05-22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自古尊崇仁德博爱。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蒙内铁路对肯尼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中欧班列累计运输货值超3000亿美元,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创造了数十万个绿色就业机会,澜湄甘泉行动计划为7000多名居民提供安全饮水保障,中老铁路实现了老挝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夙愿,“鲁班工坊”帮助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2)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证明,“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予以说明。
(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请列举两个与此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热血筑丰碑,英名垂青史。2024年3月28日,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他叫陈祥荣,他和他的战友一起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2001年,他出生在福建宁德市,从小就有当兵的理想,不怕吃苦,热爱祖国,独立有主见。高中刚毕业的他在家人大力支持下,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军,入伍那天,18岁的他郑重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2020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外军公然挑衅,边疆上的紧张局势愈发严峻,陈祥荣所在的部队,面对外军的侵犯,毅然迎战。他毫不畏惧,毫不退缩,用年轻的身躯书写着对祖国的忠诚,他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成为了保家卫国的英雄。

陈祥荣,19岁的年轻人,是戍边烈士,他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国情怀的伟大,英勇奉献的壮丽,以及年轻人的坚韧和勇敢。他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的青春之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知识,分析说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学生如何践行陈祥荣的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材料二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改革就是“立新破旧”。“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其实践意义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稳步推进改革。新的制度建设好了,新的政策完善了,旧的制度、旧的政策适时退出,而在新制度还没有建设好、新政策没有完善的情况下,不轻易改变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做到不立不破,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创新发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先立后破”是如何坚持“辩证否定观”的?
(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另列举2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重大实践创新的具体成果。
2024-05-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暑期,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热出圈。整个影片就是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穿越旅行,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豪杰群贤毕集,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陆续呈现,让整个大唐都活了过来。为更好地还原历史和细节把控,剧组阅读了100多本相关历史书籍,走访了陕西、四川等地,还请了专家坐镇。在电影中,黄鹤楼、胡姬酒肆、岐王府这些重要的场景都是有考据的,一些招牌的字体、见面礼仪、民俗也都经过仔细考究。

对于孩子来说,《长安三万里》提供了“打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全片出现的48首唐诗均入选中小语文课本,当《静夜思》《登黄鹤楼》等唐诗在片中展现时,影厅立刻热闹起来,不少孩子情不自禁跟着吟诵,大银幕内外的“对诗”成为独特的观影体验。影片展开了对友情的讨论,对责任担当的讨论,披着大唐的锦绣外衣,讲述严肃的关于时代、关于成长的主题。

《长安三万里》上映近一个月累计票房破16亿,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是其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关键,也激励了更多动画电影创作者们参与相关题材的创作。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长安三万里》火热出圈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长安三万里》口碑和票房双丰收,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3)中国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请写出两句包含哲学思想的中国古诗词,并分别指出其体现的哲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含一系列关于文化发展规律的论断。比如,“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第二个结合”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鲜明解答了近代以来困扰人们的“中西体用”之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将文化自信不断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和改革创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进行说明。
(3)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文化复兴的使命。请你就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你写出两点建议。(每条不超20字)
2024-05-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和新时代文化建设实际,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直面世界文明发展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重要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重大创新观点上,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性的理论观点,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文明传承的内在规律,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知识,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3)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创造延续文明生机,以对话推动文明进步,以共生塑造文明未来。请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4-05-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政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于2023年7月28日—8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简称成都大运会),本届大运会会徽如图所示。

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设计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University中的首字母“U”为基础形态,糅合了“太阳神鸟”与“凤凰”这两种典型中国元素,由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作为古蜀文明与天府文化的象征元素之一——太阳神鸟,在古代承载了人们追求光明和梦想的渴望与决心,希望彰显天府文化中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积极精神面貌。同时会徽设计还巧妙融入了“凤凰”这一中国文化中的特色元素。图形左侧以圆弧切割的方式抽象化“凤首”,右侧以融入火焰元素的形式抽象化“凤尾”,描绘出一只活灵活现盘旋在天际的瑞鸟。凤凰不仅蕴藏了涅槃重生的坚韧,也寄托了放飞梦想的希冀,与大运会“在成都,成就每一个梦想”的口号完美契合,向全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知识说明成都大运会会徽设计为什么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2)有人说,只有在形式上积极创新,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将内容补充完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创新思想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
协和万邦、和衷共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