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6 道试题
1 . “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人们总是把“秦皇汉武”并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一统】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在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目的?

【思想一统】

材料二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经济一统】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请填写完成表格。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秦汉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2024-04-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治国,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后坚持生长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周时代起,中国的社会就进入了封建阶段的历史;认为王朝统治者对征服者或有功者分别颁田置禄、授土授民,是封建阶段的基本表现方式。

——王亚南《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建议……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然西汉各侯国的权力较大,但经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努力,诸侯国势力大为削弱。

——万昌华《论郡县制度的嬗变与实质》

材料三   北魏统一中原后,开始了政权改造的过程,经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光景,实现了鲜卑贵族与汉族门阀士族的完全结合,完成了北魏政权的封建汉化体制……从积极方面讲,促进了鲜卑贵族与汉族氏族的联合,从消极作用讲,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加速了北魏政权的衰亡。

——摘编自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进入封建阶段”的朝代和基本表现方式。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汉武分别采纳了何人何策,来强化地方治理。
(3)据材料三归纳北魏“政权改造”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影响的关键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持治国的生命力。
2024-04-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图一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

材料三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53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3)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至少写2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024-04-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流行语和关键词是一个时代的标签,在一档文化节目中出了四组关键词,其中最符合秦朝时代特征的一组是(     
A.诸侯井田制分封制青铜B.皇帝郡县制车同轨长城
C.匈奴专卖权五铢钱儒家D.内阁锦衣卫青花瓷商帮
2024-04-01更新 | 94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广西钦州·一模
5 . 据下表可知郡县制和刺史制度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郡县制刺史制度
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全国初分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
A.实现了国家统一B.推动了经济发展C.强化了中央集权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4-04-01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押苏州卷第1-5题 中国古代史-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苏州卷)
6 . 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既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吸纳外来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就史料的来源来看,材料一中可信度最高的是哪一个?(写出图片编号即可)。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2秦朝统一并颁行全国的文字称为什么?根据图3可以看出我国汉字的演变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目:“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3)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一句原话体现了孔子的核心主张。

材料四   直至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才由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才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在中世纪的西欧,据说印制一部《圣经》要耗费羊皮300多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使用。纸与造纸术的传入,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张伟《四大发明是如何外传的》


(4)根据材料四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哪一项技术?两汉时期,外来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并深深影响了中国。请举一例并结合所学说明。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素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2024-03-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的历史,从治水的方略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人与水和谐共生的独特智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人物是谁?从治水事迹中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2)材料二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在图中▲处当时修建的水利工程,设计巧妙,成效卓著,至今发挥着巨大作用,请写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
(3)材料三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在图中▲处当时修建的水利工程,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请写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
2024-03-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筒,有《田津》 《仓律》   《关市津》   《核律》   《置史律》   《军爵律》等秦律十八种,内容涉及农业、仓库、货币、贸易、徭役、置吏、军爵等方面。该材料说明了秦朝(     
A.奉行严刑峻法B.法律内容丰富C.加强思想控制D.国家统一稳定
2024-03-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三

历史结论

史实

朱枞鹏: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在探索外太空的世纪里不能没有中国人。(天文学)(示例)商代甲骨文记载了多次日食、月食。
屠呦呦: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通过继承发扬,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医药学)

材料四


                                                                 
                       图1                                                                                                  图2

材料五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的讲话


(1)图1中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它最早记录了我国什么朝代的历史?图2中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称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
(3)把上面表格的▲处补充完整。
(4)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四中图1属于哪一类型史料?图1是哪一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图2人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请写出他的名字。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03-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边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B.
C.D.
2024-03-2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