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83 道试题
1 . 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
B.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IA族
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2024-04-04更新 | 216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化学试题
2 . 次氯酸钠是家用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实验室制备次氯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

(1)在圆底烧瓶里加入二氧化锰后,通过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并加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还可用高锰酸钾快速地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若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 ,则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3)曾有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稀盐酸)与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3 .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在该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同
C.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吸热反应
D.1molC(金刚石)比1molC(石墨)的总能量高
2024-04-02更新 | 47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4 . 深入研究含碳、氮元素物质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Ⅰ.合成尿素:如图所示是合成尿素反应的机理及能量变化(单位:),表示过渡态。

(1)若,则总反应   ___________
(2)若向某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发生上述反应。结合以上机理,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b.平衡常数K不再变化
c.             d.断裂键的同时断裂
(3)图为使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时,反应至相同时间,容器中尿素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点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以上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

Ⅱ.处理大气污染物
(4)①在催化剂的表面进行两步反应转化为无毒的气体,第一步为;则第二步为___________
②已知:的速率方程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为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升温       B.恒容时,再充入       C.恒容时,再充入       D.恒压时,再充入
(5)在总压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温度的转化率随变化的曲线,以及在的转化率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的转化率随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____曲线(填“Ⅰ”或“Ⅱ”);上述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
②在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其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2024-04-02更新 | 77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5 . 氯化亚铜化学式为CuCl,白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氧化,不溶于乙醇,常用作催化剂、杀菌剂、媒染剂、脱色剂等。
I.CuCl的制备
取25g CuSO4∙5H2O和6.43gNaCl并加少量水溶解,将溶液倒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加热至50℃,向三颈烧瓶中缓慢滴加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使其持续反应30min。待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抽滤,沉淀依次用36%的乙酸、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洗涤多次,得白色固体,真空或者充氮气保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反应时使用NaCl浓溶液,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3)三颈烧瓶中CuSO4、NaCl、Na2SO3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缓慢滴加Na2S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II.CuCl样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CuCl样品0.25g,将其置于足量FeCl3溶液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加水50mL和邻菲啰啉指示剂2滴,立即用amol∙L-1 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出现且30s不褪色,即为终点,重复2~3次,平均消耗Ce(SO4)2标准溶液bmL(已知:)
(5)滴定时应将Ce(SO4)2标准溶液加入____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该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100%。(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
(6)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样品纯度测量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样品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
B.盛装Ce(SO4)2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C.锥形瓶中装待测液前未干燥
D.滴定管内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2024-04-02更新 | 78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6 . 四氧化三锰()是一种可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以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等元素)为原料制备高纯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工艺条件下,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范围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10.18.32.84.710.98.28.9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中添加适量的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滤渣2”中主要有___________,“调”时溶液的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____~6.2之间。
(3)“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沉淀除去。若溶液酸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__
(4)常温下,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___________。(已知)
(5)和氨水混合在下得到的的产率最高。若继续升高温度,会导致产率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在“沉锰”时,可用尿素代替,同时控制温度在,写出尿素“沉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六棱柱底边边长为,高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已知,列出计算式即可)。

2024-04-02更新 | 75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7 . 已知相同温度下,。某温度下,,相应物质饱和溶液中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
B.曲线①中
C.加适量固体(易溶于水)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
D.该温度下,向均为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沉淀
2024-04-02更新 | 46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8 .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向两只分别盛有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烧杯中各加入同样大小的钠(约绿豆大),乙醇与钠的反应没有水与钠的反应剧烈分子中氢氧键的极性:水>乙醇
B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然后再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中心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后,不易与反应
C在一支盛有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溶液,再滴加3滴溶液,溶液变为棕黄色;然后向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溶液出现蓝色具有氧化性,与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D向一支试管中加入混有少量泥土的水,然后向其中加入硫酸铝溶液,振荡,静置,泥水变澄清水解生成的胶体可杀菌消毒,起到净水的作用
A.AB.BC.CD.D
2024-04-02更新 | 95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9 . 我国科学家通过电化学耦合丙酮酸和硝酸钾,在纳米珠线()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丙氨酸,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阴极反应:++11H++10e-=+4H2O
C.该工艺可将污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氨基酸,实现变废为宝
D.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2024-04-02更新 | 36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一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10 . 室温下,向Mg(NO3)2溶液、HF溶液、CH3CH2COOH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得溶液中pH与pX[pX=-lgX,X代表]的关系如图所示。,HF的酸性比CH3CH2COOH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

A.代表的是pH与的关系
B.
C.
D.含相同浓度NaF、HF的混合溶液的pH>7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