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氨反应采取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      ,则
C.反应   ,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D.一定温度下,对平衡体系缩小体积,再次达到平衡时不变
2023-02-21更新 | 189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明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 . 下列有关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2021-04-28更新 | 158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光照下,草酸()能将其中的今转化为。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能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蒸馏水体积/mL
4___________1030
56010___________
___________60___________20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3)该课题组对铁明矾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___________
假设三: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等。溶液中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代替实验①中的铁明矾,控制其他反应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的浓度,则假设一成立;若溶液中的浓度___________,则假设一不成立

2021-03-09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4 . 氮氧化物(NO、NO2)、SO2是大气污染物。回答下列问题:
(1)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有____________ (写一种即可)。
(2)图1包含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部分装置的夹持仪器已省略),实验室以Cu与浓HNO3反应制备并收集NO2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3)SCR脱硝技术已成为使用广泛和成熟的烟气净化技术,脱硝效率高达90%以上。催化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目前,NaClO溶液广泛地应用于脱硫脱硝。
①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喷淋吸收塔装置(如图3)。设计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脱硝(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如图4为NaClO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η/%)的影响。当温度为50℃,溶液的pH=10,c(SO2)=c(NO)=300 mg·m-3,SO2的脱除效率一直维持在98%以上,而NO脱除效率相对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ZnO水悬浊液能有效地吸收SO2,然后再经O2催化氧化,可得到硫酸盐。已知:室温下,ZnSO3微溶于水,Zn(HSO3)2易溶于水;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5所示。

向ZnO水悬浊液中匀速缓慢通入SO2,在开始吸收的40 min内,SO2吸收率、溶液pH均经历了从几乎不变到迅速降低的变化(如图6)。溶液pH几乎不变阶段,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SO2吸收率迅速降低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021-01-19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过氧化钙(CaO2)难溶于水,在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分解放出氧气,因而广泛应用于渔业、农业、环保等许多方面,如图是以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等为原料制取过氧化钙(CaO2) 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硝酸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操作①应包括的步骤是___________
(3)用氨水调节pH至8~9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若在滤液C中,加入HNO3使溶液呈酸性以得到副产物NH4NO3,则酸化后溶液中 c()___________c()(填“≥”、“≤”、“<”、“>”或“=”)。
(5)操作②是:在低温下,往过氧化氢浓溶液中投入无水氯化钙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调节溶液pH至9~11,才出现大量沉淀。写出加氢氧化钠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用简要的文字解释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9~11的原因__________
(6)已知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a,m g大理石可以制得n g CaO2,请计算:CaCO3转化为CaO2过程中,Ca原子的利用率________
6 . 1905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哈伯法合成氨需要20﹣50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下,用铁作催化剂,且氨的产率为10%~15%。2005年美国俄勒冈大学的化学家使用了一种名为transFe(DMeOPrPE)2Cl2的铁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出氨,反应可表示为N2+3H2=2NH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均相同
B.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热反应,新法合成氨是放热反应
C.新法合成能在常温下进行是因为不需要断裂化学键
D.新法合成与哈伯法相比不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可节约大量能源,极具发展愿景
7 .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工生产与人类进步紧密相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溴通常使用SO2作还原剂
B.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合成氨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主要是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
D.工业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体现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
8 . 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酸浸”实验中为了提高酸浸的效率,除了升温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2)“酸浸”后,“滤液①”钛主要以形式存在,写出其水解生成TiO2·xH2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3035404550
TiO2·xH2O转化率%9295979388

分析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若“滤液②”中,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
2018-12-2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天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SO3:2SO2+O22SO3 ΔH< 0,已知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为91%。试回答:
(1)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的空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到400 ℃~500   ℃,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采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浓H2SO4来吸收SO3而不用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尾气中的SO2必须回收,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过程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的化学反应为:2SO2(g)+O2(g) 2SO3(g)。
(1)实验测得SO2反应生成SO3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有关,请根据下表信息,结合工业生产实际,选择最合适的生产条件是________
压强
SO2转化率
温度
1个大气压5个大气压10个大气压15个大气压
400℃0.99610.99720.99840.9988
500℃0.96750.97670.98520.9894
600℃0.85200.88970.92760.9468

(2)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O2(g)
B.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2mol SO3(g)
C.降低温度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容器的容积
(3)某温度下, 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0 molSO2和1.0mol O2置于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K(B)(填“>”、“<”或“=”), B点的化学平衡常数是______
(4)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SO2和0.10molO2, t1时刻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0.18mol。

①tl 时刻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使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A.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缩小容器体积
D.升高温度
E.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氮气
②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O2,则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再次达到平衡后,n(SO3)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