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实行国野制,“国”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承担当兵作战的义务,“野”则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多为井田制下的劳动者。秦汉时期在郡县在籍男子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当兵。如汉代男子在23~56岁之间,必须服兵役2年。至汉武帝时,中央禁军中还增设了八校尉,其中三个为胡骑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唐初实施的是建立在均田制之上的府兵制,即国家分配土地给百姓,择其身壮者编为府兵,其特点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高宗武后以来,社会土地兼并加剧,人口大量逃亡;与此同时,边境戍守任务加重,府兵服役时间逾期现象日益普遍,而在异乡开展屯田务农的府兵制度难度较大。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下诏:令中书门下和诸道节度使商定兵防健儿人数,“委节度使放诸色征行人内及客户中召募,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任边军者”。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取代。宪宗时,全国兵额八十余万,至穆宗时已增至九十九万人,全年仅粮和绢布需求便达712万石和1188万匹。在募兵制下,兵民分离,拥有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和严格的军事训练。所募兵士多为各道破产百姓和流民,以获取政府的衣粮赏赐为目的,其活动范围多在各道附近,减少了兵士长途跋涉的痛苦。

——摘编自方积六《关于唐代募兵制度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秦汉兵制的发展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至秦汉与唐朝兵制变化的共因并简述唐朝兵制变化的影响。
2023-10-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历代政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下列政治现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王与马,共天下”             ②“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③“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④“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
2023-10-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观察下列明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明太祖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B.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
C.内阁拥有“批红”的特殊权力D.宰相职权分散为行政、军政、刑狱
4 . 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四个平行的机构从不同方面监控和节制地方。这些机构设置在(     
A.路B.州C.县D.省
5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2023-10-01更新 | 727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元朝设立的影响深远的一项重大制度。这一制度设立的目的是(     
A.加强对各地的有效管理B.为后世提供社会治理方案
C.实现对各地的经济控制D.彰显蒙古族管理的创新力
2023-10-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C.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8 . 东汉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三公之一),不再负责监察之责,而任其原属下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并将御史中丞改置为少府(管理皇宫事务)之属下。这一变动表明(     
A.地方监察制度完善B.家天下局面开始出现
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D.丞相的监察权力削弱
2023-10-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期的文官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京官、坛庙陵寝官、盛京官和外官。京官类似于现在的中央官员;坛庙陵寝官主要负责处理与皇族墓地、祭祀等相关的事务;盛京官负责管理在盛京的府衙事务,这是清朝独有的官员制度;外官指的是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官员。清朝的文官及事务机构扮演着关键角色,主要包括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地方督抚、府台、县令等等,任务是处理朝廷和地方的日常政务。由于这些官员多为科举出身,他们上台后大多兴学重教以保持文脉绵延,而清朝就在一代代文官治理下保持着常态转动,同时又处处充斥着浓郁的保守氛围。

——摘编自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

材料二   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颁布了文官法,成立了文官管理局,该局将文官职位分为ABCD四类。A类人员均须经由国家行政学院集中考试及格后,进入国家行政学院受训三年,毕业后方能任职,而BCD类人员的考试选拔,则由各用人机关自行办理。高级人员的笔试考作文、外国文学、经济地理、国际公法及选考科目,中级文书人员则考打字、速记、拼写及书法、普通地理、算术等。抄写及机械人员,以邮局与铁路职员为例,必试科目为作文、拼写、地理、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以及科技常识。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法国文官制度相较于清前期文官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9-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