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12 道试题
1 . 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多样,管理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地区的机构为(       
A.中书省B.宣政院C.直隶省D.河南江北行省
2023-09-08更新 | 53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期,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敕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这些共同形成了北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局面。

——摘编自王志力《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等

材料二   

1889年,日本制定的《明治宪法》规定,天皇系国家元首,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在政治实践中,元老重臣代行天皇的意志,拥有国家的决定权。宪法规定,天皇统帅陆海军,但实际领导是军部,军部行为不受限制。

                                                                      ——摘编自高兰《明治天皇权力的虚像与实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北宋相比,明治时期日本制约皇权方式的不同。
3 . 清前期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模式。内阁承担常规公开性政务的执行,军机处则开展谕旨草拟、官员任免、议奏密折、参赞军务等机密政务。这一事务分工(       
A.限制了皇权高度集中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强化了官僚贵族特权D.加强了六部的行政权力
2023-09-08更新 | 394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湖南·开学考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材料二   从专制制度下君权的绝对性出发,也必然要求一种“君为臣纲”的君臣关系,必然要求官僚组织具有高度的依附性、从属性和灵活性,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为了获得统治的效益,它一方面离不开一种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但又拒斥和恐惧这种力量所必然伴生的组织性、自主性或相对独立的价值取向……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是官僚组织的代表,必然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宰相地位十分特殊,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职务,宰相的这种特殊地位和身份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这就埋下了君权与相权冲突摩擦的根苗。

——摘编自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冲突的原因。
2023-09-07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天壹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始撰于弘治十年(1497年)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内阁权力威胁皇权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D.阁臣多来自翰林院
6 .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在省并州县的同时,“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贞观八年,向十道派出 使职。剑南道巡省大使“激浊扬清,甚获当时之誉”;李袭誉为“江南道巡察大使,多所黜陟”。唐初“道”和“使职”的设立(     
A.有利于推动文官政治的形成B.发挥了监察机构的有效作用
C.体现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化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8 . 南宋的《朱子语类》记载,“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       
A.强干弱枝是北宋溃败的制度原因B.积贫积弱是两宋时代的重要特征
C.王安石变法导致中央集权的离散D.冗官冗兵导致地方财政日趋困难
2023-09-05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公元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不就。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这体现了(       
A.中央集权B.君权衰微C.吏治清明D.酷吏横行
2023-09-0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历史的固化呈现,是理想的现实化,同时又是欲望获得可预期性的条件。个体欲望的合力,在短时段上会带来现行制度下的繁荣与发展,在长时段上则会在未来引发混乱乃至新秩序的再现。制度的保守性与激情的运动性,两者之间的张力推动着历史的演化,在中国呈现为不断更迭的王朝史。

——摘编自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选择一个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对该制度予以阐述。(要求:选择的制度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