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02 道试题
解答题-证明题 | 较难(0.4) |
名校
解题方法
1 . 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其中,且,记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的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
(2)设点,若曲线上两动点均在轴上方,,且相交于点.当时,
(ⅰ)求证:为定值
(ⅱ)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数学试卷
2 . 在2024年高考前夕,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为了舒展年级学子身心,缓解学子压力,在一周内(周一到周五)举行了别开生面“舞动青春,梦想飞扬”的竞技活动,每天活动共计有两场,第一场获胜得3分,第二场获胜得2分,无论哪一场失败均得1分,某同学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参加了两场的竞技活动,已知该同学第一场和第二场竞技获胜的概率分别为,且各场比赛互不影响.
(1)若,记该同学一天中参加此竞技活动的得分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设该同学在一周5天的竞技活动中,恰有3天每天得分不低于4分的概率为,试求当取何值时,取得最大值.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数学试卷
3 . 如图,某人开车在山脚下水平公路上自行驶,在处测得山顶处的仰角,该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4分钟后,到达处,此时测得仰角,且.

(1)求此山的高的值;
(2)求该车从行驶过程中观测点的仰角正切值的最大值.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数学试卷
4 . 把满足任意总有的函数称为和弦型函数.
(1)已知为和弦型函数且,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定义数列:,求的值;
(3)若为和弦型函数且对任意非零实数,总有.设有理数满足,判断的大小关系,并给出证明.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数学试卷
5 . 如图一:等腰直角,分别沿三角形三边向外作等腰梯形使得,沿三边折叠,使得,重合于,如图二

(1)求证: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数学试卷
6 . 为迎接2024新春佳节,某地4S店特推出盲盒抽奖营销活动中,店家将从一批汽车模型中随机抽取50个装入盲盒用于抽奖,已知抽出的50个汽车模型的外观和内饰的颜色分布如下表所示.

红色外观

蓝色外观

棕色内饰

20

10

米色内饰

15

5

(1)从这50个模型中随机取1个,用表示事件“取出的模型外观为红色”,用表示事件“取出的模型内饰为米色”,求,并判断事件是否相互独立;
(2)活动规定:在一次抽奖中,每人可以一次性拿2个盲盒.对其中的模型给出以下假设:假设1:拿到的2个模型会出现3种结果,即外观和内饰均为同色、外观和内饰都异色以及仅外观或仅内饰同色.假设2:按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概率越小奖项越高.假设3:该抽奖活动的奖金额为一等奖30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请你分析奖项对应的结果,设为奖金额,写出的分布列并求出的期望(精确到元)
7 . 如图,为菱形,,平面平面,点F上,且分别在直线上.

(1)求证:平面
(2)把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若MN为直线的公垂线,求的值.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8 . 已知点是椭圆与抛物线的交点,且分别为的左、右顶点.
(1)若,且椭圆的焦距为2,求的准线方程;
(2)设点的一个共同焦点,过点的一条直线相交于两点,与相交于两点,,若直线的斜率为1,求的值;
(3)设直线,直线分别与直线交于两点,的面积分别为,若的最小值为,求点的坐标.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模拟数学试题
9 . 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对任意的相邻三项,都满足,则称该数列为“对数性凸数列”,若对任意的相邻三项,都满足则称该数列为“凸数列”.
(1)已知正项数列是一个“凸数列”,且,(其中为自然常数,),证明:数列是一个“对数性凸数列”,且有
(2)若关于的函数有三个零点,其中.证明:数列是一个“对数性凸数列”:
(3)设正项数列是一个“对数性凸数列”,求证: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模拟数学试题
10 . 如图,三棱锥中,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1)求证:两两垂直;
(2)若中点,中点,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模拟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