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86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数阵,第行共有个数,第行的第1个数为,第2个数为,第个数为.规定:.

(1)计算前4行的最后两个数,试判断每一行的最后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从第1行起,每一行最后一个数依次构成数列,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如存在,请求出的最大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6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费马点是在三角形中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具体位置取决于三角形的形状,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小于,费马点是三角形内部对三边张角均为的点;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费马点就是该内角所在的顶点.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O为费马点.
(1)若,求的值;
(2)若,求的最大值.
昨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题 多三角形条件下的解三角形问题(压轴小题)
3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的皮埃尔·德·费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时,所求的点为三角形的正等角中心,即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的点称为费马点. 试用以上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设点的费马点,求
(3)设点的费马点,,求实数的最小值.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题 多三角形条件下的解三角形问题(压轴小题)
4 . “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1)若.
①求
②若的面积为,设点的费马点,求的取值范围;
(2)若内一点满足,且平分,试问是否存在常实数,使得,若存在,求出常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题 多三角形条件下的解三角形问题(压轴小题)
5 . 定义二元函数,同时满足:①;②;③三个条件.
(1)求的值;
(2)求的解析式;
(3)若.比较与0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附:参考公式

昨日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数学试题
6 . 将足够多的一批规格相同、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薄铁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每个铁块总比其下层铁块向外伸出一定的长度,如下图,那么最上层的铁块最多可向桌缘外伸出多远而不掉下呢?这就是著名的“里拉斜塔”问题.将铁块从上往下依次标记为第1块、第2块、第3块、……、第n块,将前块铁块视为整体,若这部分的重心在第块的上方,且全部铁块整体的重心在桌面的上方,整批铁块就保持不倒.设这批铁块的长度均为1,若记第n块比第块向桌缘外多伸出的部分的最大长度为,则根据力学原理,可得,且为等差数列.

(1)求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①比较的大小;
②对于无穷数列,如果存在常数,对任意的正数,总存在正整数,使得,则称数列收敛于,也称数列的极限为,记为;反之,则称不收敛.请根据数列收敛的定义判断是否收敛?并据此回答“里拉斜塔”问题.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5月适应性练习数学试卷
7 . 已知集合(其中是虚数单位),定义:.
(1)计算的值;
(2)记,若,且满足,求的最大值,并写出一组符合题意的
(3)若,且满足,记,求证:当时,函数必存在唯一的零点,且当时,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
8 . 如图,点均在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是以为边长的等边三角形,且顶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

(1)求第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3)已知数列的通项,数列中,,求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已知抛物线,动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分别过点、点作抛物线的切线,直线轴交于点,直线轴交于点,相交于点.当点时,的外接圆的面积是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若直线的方程是,点是抛物线上在两点之间的动点(异于点),求的取值范围;
(3)设为抛物线的焦点,证明:若恒成立,则直线过定点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4届高三5月考前指导数学试题
10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记的轨迹为曲线.
(1)求的方程;
(2)已知点,不过的直线交于两点,直线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求距离的取值范围.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大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数学指导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