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储氢纳米碳管的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式为 C+K2Cr2O7+H2SO4→CO2+K2SO4+Cr2(SO4)3+H2O(未配平)
(1)配平上述方程式C+K2Cr2O7+H2SO4→CO2↑+K2SO4+Cr2(SO4)3+H2O(未配平)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 H2SO4在上述发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酸性       d.还原性和酸性
(4)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
2020-12-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溶液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温度/K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s
酸性溶液溶液
A29320.0240.10
BT20.0230.18
C31320.020.11

(1)通过实验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_______
(2)已知反应后转化为逸出,转化为,每消耗转移_______mol电子。
(3)若,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利用实验B中0~8s内,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
(4)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并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与草酸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设计实验证明,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混合,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中不加任何试剂,一份加入少量固体,观察到两溶液都没有褪色,原因是:_______
2023-12-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做相关验证和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验证具有氧化性。

①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甲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说明具有氧化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该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难溶解于水中)。

①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实验体现了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将纯净的缓缓地通入到溶液中,得到沉淀。为了探究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该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溶液中的
假设Ⅱ: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①验证假设Ⅰ(配制溶液前已将蒸馏水煮沸并密封冷却)。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溶液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假设I成立
实验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实验i现象为___________,实验ii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验证假设Ⅱ。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目的
实验iii同实验步骤同实验的相关现象作对照实验
实验iv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iv的步骤为___________,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670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根据反应:①       

       

各粒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还原性:
2024-04-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考化学试题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氨气选用的两种药品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装置B中的干燥剂可以选用___________(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4)当E装置中集满时,挤压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5)用下图装置探究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验证氨气的性质及部分反应产物。

①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若向a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氨气,理论上会得到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6)已知加热条件下,氨气可以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加热时可溶于浓碱溶液并产生氨气,发生反应:。称取样品(假设杂质只含Al),将其放入足量浓碱溶液中加热,若所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并收集,测得其体积为(标准状况),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2024-02-19更新 | 128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硫代硫酸钠(Na2S2O3)被称为“养鱼宝”,可降低水中的氯对鱼的危害。脱氯反应为S2O+4Cl2+5H2O = 2SO+10H++8Cl-,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S2O表现氧化性B.H2O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S2O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D.Cl2表现氧化性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B.已知①Fe+Cu2+=Fe2++Cu;②2Fe3++Cu=2Fe2++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Fe2+
C.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可作氧化剂
2023-11-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
②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④钠可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铁
⑤金属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
9 .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KBr+Cl2=2KCl+Br2;②2KI+Cl2=2KCl+I2;③2KI+Br2=2KBr+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元素在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顺序为:I2>Br2>Cl2
C.还原性强弱顺序为:KI>KBr>KCl
D.常温下也能进行如下反应:2KCl+Br2=2KBr+Cl2
2021-01-11更新 | 741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X、Y、Z、W、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的pH和原子半径大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第IA族
B.X与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C.Z、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W的氧化物可能具有还原性、氧化性
2021-03-14更新 | 82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