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6 道试题
1 . 已知KClO3+6HCl=KCl+3Cl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是氧化剂B.Cl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C.该反应中,HCl体现还原性和酸性D.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6
2024-03-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煤的气化是煤炭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反应为C+H2O(g) CO+H2
(1)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消耗了1 mol C,则生成CO的体积约是___________L(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024-03-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月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中可用该反应吸收氯气:3Cl2+6KOH=5KCl+ KClO3+3H2O,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1B.3 :2C.1 :5D.5 :1
2024-03-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月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催化氧化制硝酸过程中涉及如下反应。

(1)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若反应中消耗了,则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024-03-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我国科学家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需要将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做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反应中每生成1个CH3OH,消耗CO2____________个,转移电子____________个。
2024-03-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鲁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关于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极性分子B.同时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D.1mol完全分解,转移1mol电子
2024-03-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
7 . 光催化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当催化剂受到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照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跃迁到导带,同时形成空穴。导带上的光生电子()作还原剂,价带上的光生空穴作氧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价带上被氧化B.推测起催化作用
C.反应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生成
2024-03-0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
8 . 有存在时,活性炭吸附脱除的反应方程式为。研究发现:活性炭的表面含有羧基等含氧官能团,活性炭含氧官能团化学吸附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B.吸附时,中的原子与羧基中的原子发生作用
C.室温时,脱除30g转移电子数约为
D.含氧官能团化学吸附的连接方式与的电负性有关
9 . 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I.电解水制备法

电解水制氢所需的电压高,耗能大。醛类(R-CHO)可在很低的电压下被Cu催化氧化为羧酸盐(),同时产生的氢原子会重组成。该过程如图所示:
(1)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i.醛极易被氧化;ii.电解反应越难发生,电解所需电压越高
①在碱性条件下电解水制氢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推测醛氧化制氢所需电压比电解水制氢___________(填“低”、“高”或“相同”)。
③补全醛催化氧化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3)上述电解装置工作时,每转移1 mol电子时,生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Ⅱ.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法
恒温恒压下甲烷和水蒸气的反应为:   
(4)达到平衡后通入氮气,分析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及原因___________
(5)反应的过程中发生副反应   ,将混合气体通入反应体系,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750℃以后曲线a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0 . 研究小组制备次氯酸钠(NaClO)、探究其性质并测定其物质的量浓度。
I.制备NaClO
实验装置如下图:

(1)A为氯气发生装置,反应为,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2)B中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3)C为NaClO制备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探究NaClO的性质
(4)从物质类别看,NaClO属于________,可能与某些酸反应。小组同学将红色纸条浸入NaClO溶液后,纸条褪色,向溶液中通入后,褪色更加明显,说明NaClO与生成_______(写化学式)。
(5)NaClO具有氧化性,预测依据是_______。小组同学向NaClO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加入淀粉,溶液变蓝,无黄绿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Ⅲ.测定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步骤i:配制(摩尔质量为158g/mol)标准溶液。
(6)计算需要固体的质量是_____g。
(7)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
(8)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配制溶液所用的容器中有蒸馏水            b.转移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                      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线
步骤ii:用标准溶液通过实验测得250mLNaClO溶液与足量KI反应生成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9)计算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mol/L。
2024-03-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