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是生物质制氢的重要方法,有关反应如下:
ⅰ、(主反应)
ⅱ、
ⅲ、
ⅳ、
(1)反应ⅳ的_____
(2)Akande等研究了以为催化剂的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能改变重整反应的历程,因而能改变反应ⅰ的焓变
B.使用适宜的催化剂提高的选择性,从而提高的平衡产率
C.能降低重整反应的活化能,大幅增大反应的速率常数
(3)在2L刚性容器中,充入和若干,平衡时产生物质的量与温度、水-乙醇比(水与乙醇物质的量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曲线上标注的数字为物质的量/mol)。900K时,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温度一定,乙醇的转化率随水-乙醇比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_____。水-乙醇比时,产生氢气的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是_____
②降低温度,图2中点不可能变为_____点(填“A”或“B”)。
③900K,在2L刚性容器中,充入,以为催化剂,40min达到平衡,测得,且在含碳产物中的体积分数为,则0~40min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下同),_____
2024-05-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2 . 我国提出“碳达峰”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最高值,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因此,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尤为重要。
(1)通过使用不同新型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合成转化为二甲醚(CH3OCH3)也有广泛的应用。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①结合计算分析反应的自发性:_____
②恒压、投料比的情况下,不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选择性是指生成某物质消耗的CO2占CO2消耗总量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当温度超过290℃,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
③工业实际设计温度一般在230∼270℃范围内变化,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
(2)研究表明,在电解质水溶液中,CO2气体可被电化学还原。
①CO2在碱性介质中电还原为正丙醇(CH3CH2CH2OH)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在电解质水溶液中,三种不同催化剂(a、b、c)上CO2电还原为CO的反应进程中(H+被还原为H2的反应可同时发生),相对能量变化如图。由此判断,CO2电还原为CO从易到难的顺序为_____(用a、b、c字母排序)。

(3)CO2参与的乙苯脱氢机理如图所示(α、β表示乙苯分子中C或H原子的位置;A、B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其中A位点带部分正电荷,B1、B2位点带部分负电荷)。

图中所示反应机理中步骤I可描述为:乙苯α-H带部分正电荷,被带部分负电荷的B1位点吸引,随后解离出H+并吸附在B1位点上;步骤Ⅱ可描述为:_____
2024-03-23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古霞三校2024届高三3月份适应性检测化学试题
11-12高三上·山东济宁·阶段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3 . 已知: kJ·mol-1
kJ·mol-1
则反应
A.+519.4kJmol-1B.-259.7kJmol-1C.+259.7kJmol-1D.-519.4kJmol-1
2024-02-07更新 | 421次组卷 | 90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七中高二上期中(理)化学试卷
4 . 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B发生化学变化(除物质D为固体外,其余的物质均为气体),各物质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内用D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
③该反应在时改变了某一条件,则该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
(2)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工业上将催化加氢生产甲醇,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反应Ⅲ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平衡常数表示)。
②采用真空封管法制备磷化硼纳米颗粒,成功实现了高选择性电催化还原制备甲醇,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速率较慢,要使反应速率加快,主要降低下列变化中___________ (填字母)的能量变化。
A.             B.
C.             D.
2023-11-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图:

(1)反应I:
反应Ⅲ:
①反应I在_______ (填“高温”“低温”“任何温度”)条件下易自发进行。
②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可以作为水溶液中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
i.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2)中i、ii反应速率与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饱和溶液加入到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易溶解在溶液中)

ABCD
试剂组成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
2023-10-0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会伴有能量的变化
B.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C.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D.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2023-10-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B.一定条件下      ,则
C.500℃、30MPa下,0.5mol(g)和1.5mol(g)反应生成(g)放热Q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D.已知两个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可推知平衡的平衡常数为
2023-10-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
(3)该装置还有一处错误是内外烧杯口未放平,它会导致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25mol/L硫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提示: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
(6)已知①

现将100mL1.0mol/LBa(OH)2溶液与100mL1.2mol/L的稀硫酸充分混合,理论上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2023-09-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不仅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而且还可以获得大量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甲醇。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g)+3H2(g)CH3OH(g)+H2O(g)平衡常数K,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i.CO2(g)+H2(g)CO(g)+H2O(g)   ΔH=+41kJ/mol   平衡常数K1
ii.CO(g)+2H2(g)CH3OH(g)   ΔH=-90kJ/mol   平衡常数K2
则总反应的ΔH=___________kJ/mol;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
已知25℃,100kPa时:1mol葡萄糖[C6H12O6(s)]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2804kJ热量。
CO(g)+O2(g)=CO2(g)   ΔH=-283kJ·mol-1
回答问题:
①25℃时,CO2(g)与H2O(l)经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s)]和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25℃,100kPa时,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O=O、C≡O键的键焓分别为495kJ·mol-1、799kJ·mol-1,CO2(g)分子中碳氧键的键焓为___________kJ·mol-1
(3)若T1时时将6mo1CO2和8mo1H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T1/℃T2/℃
0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
H28.03.52.02.0151.01.0
①在T1℃条件下0-5min内,以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若15min时,保持T1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该四种反应混合物各1mol,则此时反应_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反应速率v(CO2、正)___________反应速率v(CO2、逆)(填“>”、“<”、“=”)。
2023-09-2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完成下列小题
(1)已知:30g一氧化氮完全被氧气氧化放出57kJ的热量,且:
 
 
写出固体碳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2)已知: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8molCO和4mol,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体系压强为P,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原煤经热解、冷却得到的煤焦可用于NO的脱除。热解温度为500℃、900℃得到的煤焦分别用S-500、S-900表示,相关信息如右表所示。将NO浓度恒定的废气以固定流速通过反应器(图1)。不同温度下,进行多组平行实验,测定相同时间内NO的出口浓度,可得NO的脱除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NO的脱除主要包含吸附和化学还原()两个过程]
煤焦元素分析/%比表面积/()
CH
S-50080.792.76105.69
S-90084.260.828.98
   
①已知煤焦表面存在的官能团有利于吸附NO,其数量与煤焦中氢碳质量比的值密切相关,比值小,表面官能团少。由图2可知,相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S-500对NO的脱除率比S-900的高,可能原因是_____。(答两条)。
②350℃后,随着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NO的脱除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
(4)电解氧化吸收法:其原理如图3所示:
   
①从A口中出来的物质的是_____
②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
2023-09-1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C卷)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