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泊松分布是一种重要的离散型分布,用于描述稀有事件的发生情况.如果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且其中,则称服从泊松分布,记作.
(1)设,且,求
(2)已知当时,可以用泊松分布近似二项分布,即对于,当不太大时,有.
(ⅰ)已知甲地区共有100000户居民,每户居民每天有0.00010的概率需要一名水电工.试估计某天需要至少2名水电工的概率;
(ⅱ)在(ⅰ)的基础上,已知乙地区共有200000户居民,每户居民每天有0.00004的概率需要一名水电工.试估计某天两个地区一起至少需要3名水电工的概率.
7日内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高考考前数学测试卷
2 . 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点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点关于轴对称,设直线交点为
(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2)若为曲线的右焦点,过的直线与两点,在第二象限,
(i)以为直径的圆是否经过点,若是,请说明理由;
(ii)设为直径的圆与曲线在第一象限交点为,证明点的内心.
2024-06-1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五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二)数学试卷
3 . 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下凸数列.
(1)证明:任意一个正项等比数列均为下凸数列;
(2)设,其中分别是公比为的两个正项等比数列,且,证明:是下凸数列且不是等比数列;
(3)若正项下凸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证:.
4 . 如图,设是平面内相交成的两条射线,分别为同向的单位向量,定义平面坐标系仿射坐标系,在仿射坐标系中,若,则记.

   

(1)在仿射坐标系中
①若,求
②若,且的夹角为,求
(2)如上图所示,在仿射坐标系中,BC分别在轴,轴正半轴上,分别为BDBC中点,求的最大值.
2024-06-05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5 .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上任意一点,且的最小值为1.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已知为平面上一动点,且过能向作两条切线,切点为,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满足.
①求点的轨迹方程;
②试探究:是否存在一个圆心为,半径为1的圆,使得过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线分别交抛物线于不同的两点和点,且为定值?若存在,求圆的方程,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4-06-0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4届高三下学期五月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6 . 混沌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数学模型中,比如天气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和天体运动等等,其中一维线段上的抛物线映射是混沌动力学中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模型之一,假设在一个混沌系统中,用来表示系统在第个时刻的状态值,且该系统下一时刻的状态满足,其中.
(1)当时,若满足对,有,求的通项公式;
(2)证明:当时,中不存在连续的三项构成等比数列;
(3)若,记,证明:.
2024-05-23更新 | 10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训练试题数学试卷
7 . 已知数列的通项为,前项和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如果,则,使得
B.如果,则,使得
C.如果,则,使得
D.如果,使得,则,便得
8 . 已知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把曲线及直线都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及直线,写出的方程(只写出结果);
(3)若上的两点,且.直线交直线于点,求直线与直线所成锐角的余弦值.
2024-05-19更新 | 104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数学试题
9 . “对称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几何对称性”、“置换对称性”等范畴,是数学之美的重要体现.假定以下各点均在第一象限,各函数的定义域均为.设点,规定,且对于运算“”,表示坐标为的点.若点UVW满足,则称VU相似,记作V~U.若存在单调函数,使得对于图像上任意一点T均在图像上,则称的镜像函数.
(1)若点,且N~M,求的坐标;
(2)证明:若的镜像函数,,则
(3)已知函数的镜像函数.设R~S,且.证明:
2024-05-15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题(新高考卷
10 .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对每一个,有且仅有一个,使得,则称为“X数列”.记,称数列的“余项数列”.
(1)若的前四项依次为0,1,,1,试判断是否为“X数列”,并说明理由;
(2)若,证明为“X数列”,并求它的“余项数列”的通项公式;
(3)已知正项数列为“X数列”,且的“余项数列”为等差数列,证明:
2024-05-07更新 | 143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