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43 道试题
解答题-应用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安徽省从2024年起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实行高考科目“”模式.“2”指考生从政法、地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中“再选”两门学科,以等级分计入高考成绩.按照方案,再选学科的等级分赋分规则如下,将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及赋分区间如表1:
表1
等级ABCDE
人数比例
赋分区间
将各等级内考生的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分别转换到赋分区间内,得到等级分,转换公式为,其中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表示等级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Y表示考生的原始分,T表示考生的等级赋分,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若甲同学在五月全市模考中某选考科目成绩信息如表2(本次考试成绩均为自然数
表2
原始分成绩等级原始分区间等级分区间
75分A等级

(1)求甲同学该科目的等级分;
(2)理论上当原始分区间的极差越大时,该区间中得分越低的同学赋分后等级分比原始分增加越多.比如某同学仅该科目较为薄弱,如果赋分后能比原始分增加9.5分以上(包含9.5分),那么六科总分排名相对于原始分排名就会有大幅提升,此时赋分制对于该同学就是有利的.经过统计数据,五月全市模拟考试该学科A等级的成绩分布如表3.则如果从A等级的学生中随机选出100名,X表示其中获益于赋分政策的人数,求的值.
表3
分数段
人数比例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
2 . (1)在复数范围内解方程:
(2)已知关于的方程,其中为实数,若是虚数单位)是该方程的根,求的值.
7日内更新 | 33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3 . 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四边形为等腰梯形,,点E是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证:平面.
7日内更新 | 82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金榜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大联考数学试题
4 . 已知
(1)若,求的值;
(2)若,求m的值.
7日内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5 . 2024年5月22日至5月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主题为“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阜阳三中高一年级举行了一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x(单位:分,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将成绩进行整理后,分为五组(),其中第1组频数的平方等于第2组、第4组频数之积,请根据下面尚未完成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解决下列问题:

(1)求ab的值;
(2)若根据这次成绩,学校准备淘汰80%的同学,仅留20%的同学进入下一轮竞赛请问晋级分数线划为多少合理?
(3)某老师在此次竞赛成绩中抽取了10名学生的分数:,…,,已知这10个分数的平均数,标准差,若剔除其中的95和85这两个分数,求剩余8个分数的平均数与方差.
7日内更新 | 1396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数学试题
6 . 已知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
(1)若,且,求的坐标;
(2)若,且垂直,求的夹角的余弦值.
2024-06-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年高一6月月考数学试题
7 . 近年来,为了提升青少年的体质,教育部出台了各类相关文件,各地区学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适当增加在校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现调查某地区中学生(包含初中生与高中生)对增加体育运动时间的态度,所得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喜欢增加体育运动时间不喜欢增加体育运动时间
初中生16040
高中生14060
(1)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小概率值)的前提下,能否认为学段与对增加体育运动时间的态度有关联;
(2)以频率估计概率,若在该地区所有中学生中随机抽取4人,记“喜欢增加体育运动时间”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以及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数据:
0.050.010.005
3.8416.6357.879
8 . 如图,在矩形中,,点为边的中点,点在边上.

(1)若点为线段上靠近的三等分点,求的值;
(2)求的取值范围.
2024-06-15更新 | 816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数学试题
10 .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面底面,且,设EF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