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B.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C.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3-08-16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巩固,在中央政府集中了强大的武力和财力,为中央和边疆、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政治保障。发达的封建思想文化,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精神文化基础。

——摘编自齐犁,王戈柳等编《民族理论论文汇编民族关系》

材料三   随着北方各族的内迁与征战,北方衣冠士族和下层民众的南渡,给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官府实施一系列劝督农耕的政策,也有很大促进作用。东晋时期,田园、庄墅一类封建大地产在江南地区普遍化,土地兼并出现了争占山川湖泽的新趋势,农民破产加剧,纷纷成为大地主的私属人口,农业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日渐深化。

——摘编自蒋锡金《文史哲学习辞典》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朝代?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出土于湖南境内的哪一考古发掘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2)请指出材料二中“发达的封建思想文化”指的是哪一学派的思想?并概括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指出哪些要素“给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综上,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建设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
2023-06-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祸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一统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镐京B.咸阳C.长安D.洛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书》记载,秦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材料反映了(       )
A.战国出现了统一趋势B.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C.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02-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不同时期对“大一统”的追求,让统一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萌芽】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杨向奎


(1)从材料一中,归纳西周建立后对中国大一统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相对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大一统趋势日趋明显。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有成效。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2)请写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和直接目的。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最有成效”?

【建立】

材料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请写出秦完成统一的时间和统一后的都城。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你从秦的统一中得到的主要认识是什么?

【巩固】

材料四   学习笔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作用
政治…………
经济便利经济发展,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文化…………
交通方便了各地联系,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
(4)请将学习笔记中经济、交通方面的措施补充完整。
2023-04-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     
A.夏朝B.周朝C.秦朝D.汉朝
7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这一交融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这次大交融的高潮在南北朝时期。

活动三:【编写简史——历史解释】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请回答:
(1)根据活动一,对比秦朝与西汉的形势图,归纳异同点。
(2)结合活动二中的材料你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3)请你依据活动三当中的思维导图,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2023-03-1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消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自秦统一后,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加强。西汉建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虽然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在长期交往中,人民之间交触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边疆……

——《中国古代史》(第5   上册)

材料三   五胡内迁指匈奴、鲜卑、羯、氏、羌等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民族界限日益模糊。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春秋时期在怎样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据材料概括春秋争霸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写出西汉的建立者,举一例“西汉建立后,各族统治阶级之间有过战争”的史实。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体,并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3)材料三中的“五胡内迁”发生在什么时期?氏族和羌族迁入哪里?据材料三,概述“五胡内迁”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此后与“五胡内迁”影响相同的改革。
(4)综上所述,从春秋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3-03-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南京市溧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材料二: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材料三: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伐齐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桓公指的是谁?“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和齐国共同争夺霸主地位的楚国、秦国、晋国的国君分别是谁?
(3)根据材料三,说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国竞相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最后完成“扫六合,四海归一”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上所述,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3-04-0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以下历史地图最能反映出这一时期(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民族交融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2023-02-1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