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9 道试题
1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贯穿于葡萄种植的各个环节,如物质甲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物质乙能改变雌雄花比例,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和单果质量;物质丙能促进芽的分化和侧枝发育,提高坐果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与生长素的分子结构及生理效应类似
B.乙在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方面与生长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丙与脱落酸在提高葡萄的坐果率方面的作用效果相反
D.甲、乙、丙均不是营养物质,需配合浇水、施肥并适时使用
2 . 光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研究发现蓝光会诱导棉花幼苗下胚轴(子叶与根之间)产生向光性。以棉花幼苗为材料进行两组实验:实验一置于黑暗条件下,在下胚轴的一侧分别添加等量的清水、赤霉素(GA)、生长素(IAA);实验二置于单侧蓝光下,在下胚轴向光一侧分别添加等量的清水、GA、IAA,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发挥作用时需要与细胞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B.实验一可说明棉花幼苗下胚轴弯曲生长不是赤霉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的
C.实验二结果说明赤霉素会加剧蓝光引起的下胚轴弯曲程度
D.该实验结果说明蓝光抑制了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的移动
2024-03-26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题型08 易错易混类-冲刺2024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押题专项训练
3 . 某同学利用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某番茄品种(S-47)进行试验,来研究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下表为相关实验数据,其中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调节刻种类浓度(mg/L)发芽率(%)
对照组蒸馏水80
IAA296.13
 493.13
 689.46
 884.06
 1081.33
GA310097.93
 20094.2
 30091.6
 40088.4
 50081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其在胚芽鞘的运输______(填“会”或“不会”)消耗能量;本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IAA对番茄种子(S-47)萌发作用的两重性,理由是______
(2)由表可知,随着GA3浓度的升高,番茄种子(S-47)的发芽率逐渐______,种子萌发的调控过程中,与GA3作用效果相反的植物激素是______
(3)本实验的实验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植物,原因是______
4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促进芽、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B.某些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可能是向光侧生长抑制物质多于背光侧
C.喷施赤霉素后,矮生突变体长高,该突变体矮生原因可能是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
D.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5 .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表述中没有体现反馈机制的是(       
A.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进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B.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与狼的种群数量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波动中
C.进入尿道的尿液可刺激相应感受器,进一步加强脊髓排尿中枢的活动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运输并积累在侧芽,导致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
6 . 气孔的开关决定植物的蒸腾速率,影响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控制气孔开关的保卫细胞非常敏感,受土壤水分、大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以及根系及其合成的物质等的影响,可以作出灵敏而迅捷的反应。研究人员将正常生长的蚕豆幼苗的根切除约0.5cm根尖后,继续在完全营养液中正常培养,定期测定植株的蒸腾速率和水势(指水的流动趋势,是推动水在生物体内移动的势能),根据检测结果绘制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气孔的开关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反应过程,其影响机制是_____
(2)根尖切除后可以再生出不定根,根据图中曲线分析重新生长出不定根的时间大约是在切除根尖后的第_____天(填写时间区间)。根据以上数据,得出关于根尖的切除和再生不定根对蚕豆幼苗蒸腾速率和地上部分水势的影响方面的结论是_____(答出2点即可)。
(3)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乙酰胆碱是动物神经细胞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这两类物质的共同点是_____(答出2点即可)。研究人员将一定浓度的IAA和乙酰胆碱分别加入切除根尖后的幼苗培养液中,二者对幼苗的蒸腾速率产生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7 . 植物形态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具有可塑性,使植物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现有四种不同环境条件:a.土壤施肥;b.顶端损伤;c.遮荫;d.踩踏。下列①~④所对应的植物形态变化简图与四种环境匹配正确的是(       

A.①—a,②—d,③—c,④—b
B.①—a,②—c,③—d,④—b
C.①—b,②—a,③—c,④—d
D.①—b,②—d,③—c,④—a
8 . 某科研团队引入栽种了一片水杉,在园林工人的细心照料下,植株高大,叶色翠绿秀丽。进行了种群密度调查和生长数据监测。下表是按照水杉植株高度(h)划分等级并统计每一级的植株数量,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高度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

30

1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A.如需估算出该水杉林的种群密度,最宜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可设置为100m2
B.该水杉种群中的幼树树冠呈尖塔形,是因为侧芽生长素浓度较低,对侧芽生长无促进作用
C.《中国中药资本志要》记载水杉叶、种子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药用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该水杉林下还有多种矮小的灌木丛和茂盛的草本植物,体现了光照对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影响
9 . 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沾蘸法要求溶液浓度较低,且是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的环境
B.可以参考实验所用植物体内天然生长素的含量,设置合理的浓度梯度
C.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的影响时,处理时间的长短可以不一致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不可能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10 . 埋在土壤中的种子萌发时,幼苗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下胚轴顶部两侧的细胞中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差越大,下胚轴的倾斜角α越大
B.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导致其分布不均匀进而产生“顶端弯钩”
C.“顶端弯钩”的形成减小了子叶在出土过程中的机械伤害
D.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嫩芽中的生长素仅来源于芽的顶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