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的速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2 道试题

1 . 甲基叔戊基醚(TAME,简写为T)常用作汽油添加剂。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甲醇(简写为M)与2-甲基-2-丁烯(简写为A)的液相反应制得。通过控制条件,体系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B为2-甲基-1-丁烯的简写,不考虑其他副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磷钼酸()可作为制备TAME反应催化剂的浸渍试剂。已知钼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ⅥB族,核外电子排布与Cr相似。基态钼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比较_____(填“>”、“<”或“=”)。
(3)我国学者团队对制备TAME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用不同浓度(1~3%)的磷钼酸浸渍催化剂,浓度越大催化剂催化活性越好。用浓度分别为1%、2%、3%的磷钼酸浸渍催化剂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用3%的磷钼酸浸渍时,在4~6h内,T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随反应进程一直增大
B.平衡后加入惰性溶剂四氢呋喃稀释,减小
C.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D.降低温度,反应ⅰ和ⅱ的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E.达到平衡后,加入M,不变
(4)研究团队继续研究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醇烯比(甲醇M与烯烃A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对平衡的影响,当A起始浓度时,测得平衡时B和T的的变化曲线如图。

时,计算反应i的平衡常数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024-04-28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 化学试题
2 . 在金表面分解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020406080
A.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为
B.100min时消耗完全
C.该反应的速率与的浓度有关
D.该反应的半衰期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满足
3 .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式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
XYPQ
起始0.52.21.0
2min末0.72.71.2
3min末0.8
已知2min内
(1)起始时___________,2min末是否达到平衡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为1min内各物质所表示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___________
a.             b.             c.
(4)用Y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2min末,Q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5)在保持绝热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向容器内加入固体X,会使反应速率明显提高
b.向容器内充入稀有气体Ar(不参与反应),会导致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c.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e.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2024-04-26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4 . 甲醇(化学式:)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转变成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
b.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也一定有能量变化
c.的生成速率与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d.1mol键断裂的同时2mol键断裂,则反应达最大限度
(2)某温度下,将5mol和2mol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经过4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由甲醇、空气(氧气)、KOH(电解质溶液)构成。其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
b.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
c.电池放电时每消耗6.4g转移1.2mol电子
d.电池放电时向a电极移动
(4)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很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加入甲醇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则c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4-04-26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分别在300℃和500℃下生成甲醇的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计算在500℃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B.C.D.
2024-04-26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
6 . 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软化自来水,其原理是。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自来水中加入离子交换树脂(NaR),测得自来水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少量NaCl,离子交换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6 min时的逆反应速率大于4 min时的逆反应速率
C.其他条件不变时,10 min时离子交换反应已停止
D.4~8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mol⋅L⋅min
7 . 丙酮的溴代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k为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为反应级数。某温度时,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初始浓度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HCl
0.800.200.0010200
1.600.200.0010100
0.800.400.0010100
0.800.200.0020400
分析该组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增大,能延长溶液颜色消失的时间
B.实验②和③的平均速率相等
C.实验①在200s内的平均速率
D.反应级数为2
2024-04-01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8 . 为了消除含金硫精矿中硫对氰化浸出产生的不利影响,使被硫化物包裹的金得以解离,获得孔隙率较高的氧化焙烧渣,需对含金硫精矿进行氧化焙烧预处理。已知焙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反应1:   

反应2:   

反应3:      


(1)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焙烧温度和时间对硫的脱除率和金的浸出率的影响如图。

最佳的焙烧温度为___________℃;最佳焙烧时间为2h,理由是___________


(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进行反应,测得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

①X表示的是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下列条件能判断反应1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的生成速率与的消耗速率相等       b.浓度相等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的质量保持不变


(5)T℃下,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5和3.5进行反应,已知起始压强为140,经过10min达到平衡,测得生成的物质的量均为0.2

①0~10min内,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

②T℃下,反应1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列计算式即可)。

2024-04-0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9 . 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之间有以下关系:,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B.C.D.
2024-03-22更新 | 4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10 . A~D是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

(1)A的分子式___________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甲烷和丙烷②③金刚石和石墨④H和D
⑤异戊烷()和新戊烷()⑥
⑦正丁烷和异丁烷⑧
(一)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三)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四)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从开始反应到t2 min,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024-03-09更新 | 6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